新一轮电改具“落地”精神让市场主体获得红利

跨越山重水复、冲破重重藩篱,电力体制改革终于在13年后蹒跚重启。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新一轮电改大幕拉开。

尽管过程曲折,评价莫衷一是,但无论如何,电改终究重新出发了。更重要的是,新方案所蕴含的“落地”精神与全体用户参与的色彩决定了其与以往改革的不同点。从这个意义而言,新电改仍值得期待。

电改在争议中前行

按照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的说法,电改的节点还是落在电网。而围绕电网高度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衍生出是否拆分和是否输配分离两个焦点问题。一度,围绕上述问题的争论甚嚣尘上,亦成为电改艰难步进的缩影。

最终,《若干意见》确定的电改路径是“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放开配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电计划,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加强政府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至于电网拆分和输配分开等破除垄断问题,文件表述为“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事实上回避了这一问题。

一位全程参与讨论的专家告诉上证报记者,南网当时建议将全国电网拆成几大区域电网,增加南方管辖区域,理顺云南和两广送电;国网则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性为由反对拆分和输配分开;发电集团列举了电力宽松的事实,要求调度独立。专家之间分歧也较大,甚至在内部展开了“电力市场属性”的大讨论。

反对者以前电力工业部官员为代表,认为我国还没做好完全市场化的准备,电力是特殊的商品,必须有政府管制和政策性输配电机构即电网的兜底,保证电力运行的安全性,输配分开现阶段也不具有可行性。支持者称“全球电力市场放弃市场化和竞争的例证,不是没有成本、没有弊端,改革是趋利避害,但绝不能放大成本和弊端因噎废食。”

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若干意见》注定充满了妥协的色彩,但并非没有新意。事实上,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等的提出对原本铁板一块的电力市场来说已算不小的突破。

新电改具“落地”精神

“本轮电改的核心在于推动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甚至革命、打通中国能源发展的‘高速公路’。”武建东透露说。

作为电改的重要推动者,武本人亦是《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绿皮书·纲要》一书的主编。该书被视为本轮电改的理论指南。

据他介绍,此次改革方案和以往改革的最大不同点,首先在于强调了“落地”精神,即把各方利益整合起来。其次,这个方案突出了一个“事后监督”的精神,即中央有关部门未来可在一定周期内“算账查账”。由此,改革进入一个既要实事求是、又要阶段性总结攻坚的新层面,具有复杂性、生态化、平台型的特点。

“这次改革的本意是让全体用户参与——这就和2002年的电改有了本质不同——电改不再是电力产业制定的部门改革,而成为一项社会改革。”武建东说。

在他看来,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的三个主要目标包括:解决市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解决价格形成不合理的问题;解决政府监管不合理的问题。而类似当初的农村体制改革,能源体制改革也是为了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厘清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

“之前农村改革是通过对地方政府放权获得改革的纵深发展,而从本轮电改开始,是通过对企业和用户放权,做出重大的改革推进。电改正是在这一大的改革逻辑下展开的。”武建东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改革不彻底颇有微词。业内专家王冬容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电改方案融合了各方思想和诉求,“包括激进的、保守的、改革派和温和派等,导致方案中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算是一种组合疗法,以中医为主,体制上动作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疆则告诉上证报记者,正式方案中由于缺失了“电网企业不再负责电力统购统销”、“实现电网企业输配电业务独立核算”等条款而变得很不彻底。下一步专项改革工作方案的研制、各项电改任务的推进,势必还将经历很多上下、左右、内外的互动与博弈。

构造电力新生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本轮电改的亮点之一在于放开配售电市场,并提出积极发展分布式,因此举将改变未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方向。

王冬容也认为,方案在机制建设和行业管理上着墨较多,最大意义是“新兴生产力”的想象空间。

“如果说上次电改的价值取向旨在通过厂网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剥离关联交易、加快扩大电力供给规模,那么本轮电改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旨在建立一个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和更加安全可靠、实现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电力治理体系,推动我国顺应能源大势的电力生产、消费及技术结构整体转型。”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之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改革细则正在“胎动”。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粒子在回复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发改委很快会下发一系列配套改革文件及落实情况,这有助中国真正建设电力市场。

电改重新出发,如何避免重蹈2002年电改执行情况的覆辙,关键还在落实。一位发改委专家认为,新电改路径首先要准确界定电力行业各环节的性质;实现网运分开、管好中间;最终才是搭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逐步放开全部竞争性环节价格。

“电改不会很快到第四步,前三步要扎实,才能为第四步做准备。前一轮电改止步于厂网分开恰因急于进行第四步。”他说。

曾鸣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如何构建售电侧电力市场是决定此次电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最为严峻的挑战,否则“只管住了中间,而两头放开将迟迟实现不了。12年前厂网分开一夜之间实现,竞价上网等了12年还没有到来的情况将再次重演。”

THE END
1.售电最新政策解读,日常温馨变革之道业务领域最新售电政策摘要:最新售电政策旨在推动电力市场的竞争与发展。政策强调市场化交易,鼓励多元化售电主体参与,提升电力服务质量。政策实施后,日常售电将更加灵活便捷,电价更加透明合理。政策也注重保障用户权益,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新政策为电力市场注入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摘要字数在100-200字之间。 http://qizhenglvsuo.com/post/31080.html
2.电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基于系统最高负荷情况合理确定尖峰时段,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进一步加价20%,以更好地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减少对电网的压力。 引导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改 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限:明确高耗能企业的市场交易电价可以突破常规的上浮限制,以此来充分传导发电成本上升压力,抑制不合理电力需求,改善电力https://blog.csdn.net/sean9169/article/details/144386131
3.国家电网公司:让电改释放“真红利”取消电铁还贷电价让利52亿元; 改革后的输配电价为用户节省年电费支出超过178亿元; 年度直接交易电量规模扩大,预计降低用户用能成本180亿元以上; 取消电价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年降低工商业用户电费280亿元; …… 相较于一般国企,国家电网公司除了积极施行国资国企改革,还肩负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任。党的十八大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0913/t20170913_523946640.shtml
4.重启电力改革:国家电网有望一拆为五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在今年的政协提案中指出,虽然发电市场实现市场化,但购售电仍单一垄断,电厂卖电、用户买电都还没有选择权和议价权。如能逐步放开,则更加有利于广大电力消费者和生产者自主调节、节能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更加有利于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生产力的成长。 http://m.cabhr.com/news/hangye/95676.html
5.国网电力可以卖电给售电公司吗?国网电力可以卖电给售电公司吗? 电改之后,电价的定价权由国家电网变为售电公司,电网企业只负责输配/运维/收缴电费等工作。同时国家电网等发电企业也会成立售电公司,即掌握发电资源的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和独立经营的售电公司。售电公司直接从发电企业拿电,替用户去跟发电https://wenda.so.com/q/1679889083212940
6.国家电网拆分之难:五大区域电网已被空壳化十年电改 在2012年五号文件出炉之后,2003年走出第一步,通过对国家电力公司分拆重组,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中电投、华能等五大发电公司。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应运而生。 上述华电电监会人士表示,成立华东等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就是待南方电网发展成功之后,借鉴其模式,将五大区域电网公司拆分出来。 https://www.yicai.com/news/2566646.html
7.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回顾和反思(精选6篇)作为单一购电方向发电厂买电,作为单一卖电方向终端用户售电。电网拥网自重,有恃无恐,一直在抗衡国家电改,制衡国家的新能源政策。在近十年的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电网曾经三次公然开倒车,和政府决策背道而驰: 1)电改在2003年完成“厂网分离”后,即进入“主辅分离”阶段。目标是剥离电站设计建设、电力装备制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wuygmg2.html
8.如何评价此次新电改?三、别人家的孩子,还需要羡慕吗?有的时候,我们远眺一下别的国家的电改情况,或许也能获得一点启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98233/answer/3032330769?utm_id=0
9.营收超万亿,专利数全球第三,国家电网到底有多强大?在国内,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业务领域上,国家电网拥有四大业务:电网业务、一带一路、产业服务、金融。其中在电网业务中,2017年,公司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5.0万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8.3亿千瓦,装机13.8亿千瓦。此外,国家电网还加强了智能电网、清https://www.esmchina.com/news/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