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每隔15分钟就会产生一个新电价,一天之内将产生96个不同的电价。在这里,电力作为现货商品将随行就市、自由买卖。
今年11月,云南电力现货市场首次开展整月连续结算试运行,交易电量超过2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近80%,平均每天近250家市场主体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申报。这意味着云南充分融入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更高效地实现省际间电力盈缺互补,有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为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注入新活力。
预售变日结电力现货市场加速构建
作为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建立健全电力市场,能够有效推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市场经济中,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只有参与到买卖当中才能体现价值。市场上存在电力中长期交易和电力现货交易两种交易方式,与中长期交易相比,电力现货交易更为机动灵活,能够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推动市场公平高效竞争。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目前以水电为主的绿色电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连续8年保持在90%左右。截至9月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700万千瓦,带动全省发电量增长13%。
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对电力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参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能推动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能源转型,无疑是改革“棋局”中的关键一步。
“云南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九成,天阴下雨、没有风,对清洁能源出力影响比较大,通过省内调节难以缓解,通过南方区域现货交易,可以保障省内电力供应,实现更大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云南电网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刘双全说。
云南电网节约用电服务中心市场交易与分析科经理段沛恒认为,现货市场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可以通过价格信号更加灵敏地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变化,能够体现电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能够在更大范围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促进西电东送和清洁能源消纳的可持续发展。
观望变参与电力交易推动降本增效
在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游产出的铝水、铝锭供给下游企业生产使用,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每年以超过400亿度用电量成为云南第一用电大户。当天发电情况怎么样?如何错峰用电,用更少的电生产更多产品?是该公司慧能售电市场部经理杨艳威每天都在思考的事。
自2023年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试运行以来,杨艳威从电解工变成了一名电力现货交易员。“经过研判,如果当期电力现货价格低于中长期交易价格,我们就会扩大参与现货交易规模,可以省下不少电费成本。”杨艳威说。
在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大屏上可以看到,现货交易体系涵盖发电、用电、售电公司等用户主体,云南电力现货市场已初具规模。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用电大户的态度正从观望变为参与。
“从申报主体上看,发电侧方面共有49家电厂通过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出清,其中既有水电厂、火电厂,也有新能源电厂,有36家水电厂以报量不报价的方式参与出清,123家售电公司和两家电网企业参与现货申报。”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电力交易部经理吴滇宁介绍。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电力现货交易意味着更多的交易机会和竞争压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成本。对于用电企业来说,将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议价能力,将为储能等新型市场主体带来商业机遇。
在电力现货模式下,价格成了最好的用电“指挥棒”,电力交易既能灵敏地反映短时供需变化,也能通过价格信号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总装机831万千瓦,全部是清洁能源。为了抢到电力现货交易的红利,11月以来公司每天都研判次日的报量报价策略。
以前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会遇到市场行情波动、生产计划调整等情况,有时提前购买的电量用不完,有时又不得不高价买电。这是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曾遇到的尴尬局面,这无疑带来了用电成本的大幅增加。
在云南,通过一条条“电力高速公路”,当天交易的电力实现跨区域流动,“闪送”千里当天“收货”,能涨能跌、跨省自由交易的电力现货市场加速构建,独立储能等入市实现零的突破,逐渐打破传统电力市场格局,成为电力改革的新锐力量。一个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记者段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