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速度最快的墨江路站,申通地铁集团称,已正式开工建设。另外4个站点龙吴路站、澄江路站、吴泾北站、放鹤路站及澄江路车辆段的腾地交付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5个站点率先完成腾地交付
串联闵行开发区、紫竹高新区、徐汇滨江地区等重要区域的轨交23号线一期共有22个站点,其中在吴泾镇设有9个站(沪金高速站、紫竹高新区站、江川东路站、紫龙路站、放鹤路站、吴泾北站、墨江路站、澄江路站、龙吴路站)和1个车辆基地(澄江路车辆段)。
9个站点涉及吴泾镇,也是吴泾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示意范围仅供参考
2021年9月吴泾镇启动对沿线各规划站点上方建筑的拆除腾地工作,这9个站点和1个车辆段涉及50多户非居住户征收及借地工作,至2023年2月28日,已签约25户非居、7户居住户,签约量过半。江川东路站、沪金高速站、紫竹高新区站、紫龙路站,墨江路站5个站点腾地交付,意味着这些站点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为轨交23号线的加速建设打好了根基,而吴泾段的5个站点在全线所有站点中也率先完成腾地交付。
记者日前探访了几个站点
一波现场图
墨江路站:神速的腾地交接拆除开工
几天前记者到达时,这里还在进行最后拆除,马路边正在搭脚手架;往里走,高压水枪正在喷射一排矮平房,一堆砖块上几个工人正在清理建筑垃圾……几天后就传来了墨江路站开工的好消息!这个站点共124幅地下连续墙,两台成槽机,作业施工24小时不间断。
签约后腾地交付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江川东路站:全线最先交付的站点
2021年11月完成借地签约并交地,作为首个站点完成交付。12月正式进场开展协议搬迁签约。2022年9月19日全线首幅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入槽,标志着轨交2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正式开启。2023年是其关键年,进入全面施工阶段,2月10日拉开地下连续墙施工序幕。
江川东路站全线最先腾地交付
二阶段交通顺利翻交完成,地下连续墙火热施工中
沪金高速站:吴泾江川均为受益者
淡水河上正在搭钢便桥,为东川路翻交做准备
紫竹高新区站:闵行南部的TOD
2022年10月,紫竹高新区站完成交付用地。场地已被绿色围墙围起。旁边紫竹高新信息数码港初见雏形,两侧造型飘逸的建筑体轮廓可见,预计2023年底竣工。23号线紫竹高新区站跟15号线在地下换乘,届时这个站点将会是闵行南部的一个TOD(轨交上盖综合体项目)。
信息数码港隐约可见,你找到没?
紫龙路站:镶嵌在多个住宅区
嘉怡水岸、万科青藤、招商象屿、紫晶南苑等社区均在此
另外4个站点,部分已达到交地标准
另外4个站点,龙吴路站、澄江路站、吴泾北站、放鹤路站及澄江路车辆段的腾地交付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这些站点的部分范围已达交地标准。
龙吴路站靠近双柏路,共3个出入口。西侧两个,部分绿化带已拆除。4191号钢铁门牌号显示工业文明的痕迹。红色厂房要拆掉三分之一,会根据承重、用途等情况决定。旁边70米高的大烟囱也要拆掉。马路对面透过铁栅栏,一块平整的水泥地,是该站点另一个出口所在位置。
位于双柏路口的龙吴路站,绿化正在搬迁中
70米高的大烟囱,拆起来要用巨型剪刀剪
驶过澄江路站,远远就看到绿色的围墙,围墙内部分绿地已清除,土地待平整;这块地下还有个澄江路车辆段,600亩大小,届时将承担23号线和19号线车辆的维护保养等功能。
澄江路站,土地已平整
放鹤路站涉及非居所有站点最多,也最复杂,既有市属国企、区属国企,又有私企、改制企业、村属企业,还有学校、宗教场所需借地,土地性质涉及国有商业、工业土地、集体土地用地。有整体动迁又涉及局部动迁,部分保留需做好善后工作。签约后的拆房工作因毗邻居民区,拆除难度也最大,安全、噪声、粉尘等方方面面情况都要考虑。
吴泾北站涉及央企、学校、国企、私企,国有土地上民房,截至目前,除电力和建工学校外全部交地,下阶段将进一步沟通并尽快完成签约。
动拆迁:有难度、求速度、要温度
轨交23号线一期,从批复到开工似乎等了很久,能不能建得快一点?
吴泾镇动拆迁管理办公室原负责人陈玉龙解释,站点建设时需要有个临时施工场地或通道,开工前先要动迁腾地。涉及到动拆迁的主体成分复杂多样,不同类型主体诉求不同,有的房屋本身闲置,拆迁影响不大,签约速度就快些;有的主体,园区跟租户间还有产权纠纷;有的企业认为拆除门口建筑会对后续经营造成巨大影响;有的正好拆掉厂房的一部分,是全拆还是保留部分,要根据多种因素来判断……千头万绪,都要理顺协调。
23号线很多站点旁边就是公交车站,换乘方便
另外,即便已签约,腾地中也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比如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不能被打乱,放鹤路站由于学校的特殊性,拆房工作及后续管线恢复,场地清理、围墙砌造、技防加装、墙面修缮等都需在寒假进行,对整个工期压缩到最低,拆房人员、管线恢复修缮工人都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抢在开学前完工,确保学生能按时、安全、安心地回到校园。
拆迁进度挂图作战,每个站点涉及的主体了然于胸
“总体上,在各市属国企的支持下,绝大部分地块均已陆续签约并提前交出场地,华谊、久事、临港、上港、地产、电气、东浩兰生等主动配合23号线加快腾地搬迁,有的还没拿到补偿款就开始搬迁;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建工学校、吴泾中学等也全力配合。”镇动迁办负责企业动拆迁的王俊伟表示,企业对市级重大工程积极配合,镇里也充分考虑到了营商环境的打造,“动迁意味部分企业流失,为了稳商留商,镇里对年税收达到一定指标的企业,除了按规定进行货币补偿,还努力帮着物色新的厂房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