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现象在一些行业很严重,作为机械设计工程师,35岁后体力精力等也会明显下降,有人说技术工作可以一直到退休,也有人说做到45岁左右就干不动了,那么45岁以后呢,难道只能等退休?作为机械行业从业者你有没强烈的中年危机感?
01
当机械设计师遇上“中年危机”
纵观市场,可以发现不少80后设计师的现状,大多是默默无闻地忙碌着一天又一天,承接的项目基本是低端项目,还常常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在恶性竞争中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忙碌中,业务依然青黄不接,得到的往往是一年到头只有1-3个项目的结果,逐渐的公司也进入了发展瓶颈阶段,遭遇管理瓶颈或者经营危机,甚至需要裁员才能勉强维持运作。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更多的是,设计师受传统经营模式及观念的影响。
第一点,固化圈层。80后设计师目前所处的基本是初入行时的圈子,彼时专业能力尚有欠缺时,承接低端项目也无可避免,然而时至今日,专业水平经过市场验证,却并未突破圈层壁垒,游走在低端项目的市场。
第二点,价值被低估。由于长期打价格战竞争低端项目,久而久之则会被贴上“做低端项目的设计师”的标签,即使自身专业水平过硬,在圈子内也毫无认知度,更难以承接匹配专业能力的项目。
第三点,缺乏营销思维。80后设计师群体,大多认为设计是一门艺术,只要做好设计自然就会有人知晓,对于带有商业性质的营销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
以上种种挑战,无疑就是造成80后设计师“中年危机”的根本原因,而要迈过这个坎,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危机背后隐藏的转机。
02
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四个方向
机械设计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工程师市场上技术可替代性不一样,这决定了你以后是越老越吃香还是面临中年失业的情况。
其中,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又可以分成四个方向,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事了其中一个方向。
其一,是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
准确来讲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小家电类产品结构设计。这种结构设计通常跟塑料钣金打交道的比较多。
其二,非标机械设计工程师
也是非标方案解决工程师,其实也是属于结构工程师。根据方案将标准化的传动模块模组组装搭接。
其三,高精密通讯电子产品结构设计
这种产品结构基本是CNC加工的铝盒子或者是镁盒子,外壳通常也会用钣金加工的。由于里面装的高精密电子通讯模块,对总体的重量、电磁屏蔽、热变形、防冲击、振动、盐雾、防水、防尘等等方面都有要求,通常需要设计师交付结构件的热仿真有限元分析报告、振动分析有限元报告、流体仿真有限元分析(有些需要考虑散热,散热采用风扇时就需要涉及流体仿真)、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报告。这种结构设计工程师通常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学历背景,懂得材料、加工工艺的前提下,还需要掌握有限元分析软件,诸如ANSYS、ABAQUS、PATRAN等软件。
最后一种结构设计工程师
结构强度刚度在大型结构件的设计上,不仅意味着成本,一分材料一分成本,尽量在满足安全的情况要用最节省成本的结构,对设计者的经验、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通常绝大数人接触不到这类人,所以没有这样的概念。
结构强度刚度在高精密传动产品框架结构设计上,也很重要,影响到结构承载能力和精度,这些参数都需要标在产品技术指标里,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和市场定位甚至销量应用场景。这里对设计者的经验技术水平要求也很高。
以上这几个方向的机械结构设计我都亲身经历过,从技术成长性和可替代性来讲,最后一种机械结构设计的上限要高一点,从事这一行的设计(需要在有新品研发机会的企业,而不是那种世袭改尺寸的企业)通常是越老越吃香,你在这类企业里你会看到很多四五十岁的老设计师,年薪也有四五十万甚至以上。实际上,几十年前在北京上海开机械技术咨询公司对应的机械设计就是最后一种。
你听说过有人花几万找人画小家电吗?一个小家电结构设计,市场上找人做,一抓一大把,几千块砸上去,会有很多人疯抢。你说,这种结构设计你做到三十岁和做到五十岁区别有多大?对于有大规模批量量产的品牌家电企业来讲,可能需要这么几个年龄大一点专家级设计师坐镇。对于更多数人来讲,天花板就在那,不需要到三十五,可能三十岁不到你就需要转行了。
非标行业其实也有细分方向的,做单台非标设备设计还是整条产线的非标设计;做简单动作的自动化替代还是复杂动作的自动化替代。
低端的单台简单动作自动化替代的非标设计,一个单子也就小几万,光材料成本就得大几千,剩下的钱还得几个人分,你不做的话,有的是人做。这种门槛低,上限也低,很多人做几年后要么往复杂的整条产线非标设计转,要么不做非标设计这一行了。
复杂的整条产线非标设计,市场上还是缺人的,这一行做到三十五岁可能才当上总体方案设计,征途才刚刚开始。
高端精密通讯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这类设计其实行业领域比较封闭。技术成长性不高,可能你做两三年的和做三十年的技术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把控没那么好而已。这些工作通常都是在特定的行业领域内,不存在失业的,当然薪资成长性也有限。
当然,身边也有人做了最后一种机械结构设计,不过当年是在世界五百强外企做的设计,到了39岁那年直接拿赔偿后离开了设计岗。
其实身在外企的设计师群体,不少人或多或少都看到或者听说过四十岁以上的设计师很少。那么这些人去哪儿了?有些人去到私企上市公司继续做设计,有些则转行了。
机械设计除了结构设计,还有机构设计。机构设计师,同样也分很多种,有大型工程设备上的传动部件设计,也有小型传动产品设计(如减速箱、直线模组等等),有高精密传动产品设计,也有普罗大众一般精度机械传动产品设计。
传动设计的技术成长性不仅与你在的行业有关,还与你在的企业有关。就拿高精密的关节机器人减速机来讲,国内多数企业都是拿国外图纸直接照尺寸仿制的,你会看到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材料甚至是尺寸都是跟进口产品完全互换的,俗称国产化替代。多数企业没有技术传承和底蕴的,你在里面做的真正设计工作可能也就是稍微改下与机器的接口尺寸。你说,你在里面做到三十五岁会迷茫吗,可能不到三十岁你就会想到提桶跑路了。
从大方向上讲,机械设计又可以分成零部件设计和总体设计。零部件,其实很多产品都是放到一个大设备、大产品上的零部件,减速器其实就是零部件设计;总体,就如飞机、火箭、汽车、火车、轮船、盾构机这类产品的设计。
相比而言,显然总体设计的技术成长性和技术不可替代性更强点。特别是如飞机、火箭、盾构机这种大型产品的设计,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从事这类产品的总体设计都屈指可数。你说他们会担心中年失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