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京师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云”上举办提升专业能力家校协同互补本报记者杨咏梅

原标题:第三届京师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云”上举办提升专业能力家校协同互补本报记者杨咏梅

陈瑾萱(12岁,江苏省句容市河滨路小学)绘

10月26日,第三届京师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线下线上同期举办。论坛以“协同互补创建家校社和谐关系”为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承办,来自全国家校共育联盟单位的教师、家长7000多人“云”集线上,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家校社共育面临的新挑战。

第二天的论坛有一场华山中学的高中生们围绕“家校密切联系会不会加重学生心理压力”展开的辩论,反方辩手的一句“家长和学校过于密切的合作,不给我们留下成长的空间,居心何在?”成为当天的热议话题。重庆市南岸区教委副主任朱静萍,江西省弋阳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周立军,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俞国娣和华山中学校长邱成国,从不同角度回应了来自孩子的质疑。

“漫长的线上教学带给家校合作极大的压力,我们应付得有点儿手忙脚乱,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朱静萍从观念、角色、关系等几个维度提问——以前家长老师都认为学习最重要,以后我们如何调整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前家校合作的重心在学校,以后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家长要从监督员变成引领者,教师要指导一家几代人的学习和家庭生活,双方的沟通能力是否能胜任?

江西省弋阳县从2013年开始倡导把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志愿者,全县成立了1410个课外互助小组,农忙的时候还把家长会开到田间地头,开到老百姓家里。周立军说:“虽然疫情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是原来打的基础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起到了一个至少过渡和缓冲的作用。”

“线上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练兵机会。”邱成国欣慰地说:“2015年我们专门成立了家校协作中心,这次疫情是对我们一贯提倡的‘玩在华山’理念的检验,今年的中考、高考成绩证明,居家学习需要更强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的学生平时就形成了比较强的自控力,关键时刻经住了检验。”

家校合作也要听一听孩子的声音

对于学生“居心何在”的质问,四位嘉宾都认为并非所有的家校合作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朱静萍感慨地说:“如果家校双方的教育观念相左,孩子就会夹在中间无所适从;但观念一致却用力过猛,织的网太严、态势太高、合力太强,成了‘混合双打’,孩子也受不了。”

朱静萍从中听出了孩子们的期待,“他们呼唤的是有共同目标和方向、有清晰角色定位和功能分割、有分寸很恰切的家校合作”。

对此,邱成国会心一笑:“这次论坛的主题特别好,家校协同互补,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为学生的发展而共同努力,所以我们要听听学生的声音。”邱成国说,高一第一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对孩子们是最难的。都是各个学校来的好学生,考出了差距,会有很大压力,所以学校认真地开了家长会,引导家长用同理心对待孩子,不要只盯着成绩,结果孩子们回去就感觉到爸妈态度变了,这种家校协作就有了实际效果。

当圆桌沙龙主持人问到教师们的家校合作胜任力能打几分时,几位嘉宾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

如果满分是10分,朱静萍给重庆市南岸区的教师“严苛地”打了8分,并且说“得分点”分别是全社会的重视和共识、有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制度设计和长效机制,有经费投入、有项目规划和落地、有大规模的培训,有三级家委会、家长夜校、各类家校沟通平台、各类活动、教师进修学院专门设置家庭教育教研员、教育学会成立家校社研究分会等构成的自运转治理体系。

朱静萍还特别提到南岸家长入校课程,针对从学前段到高中段的起始年级开发系列课程,教师和家长的反响都很好,“将来还会有离校课程”。

周立军打的也是8分,“全体老师常年坚持家访,家长会形式多样,家校社沟通渠道比较畅通。”周立军自豪地说:“我县的万师访万家坚持了8年,家访率在87%左右,排全省第一名。家长会形式多样,有的‘相约星期六’,有的是‘家校夜话’,跨省家长会还开到了家长的务工地点。”

邱成国只打了7.5分,他认为对家长的需求给予专业化指导,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接受一定的专业训练,要有一定的技能,还要愿意去做。“打多少分还取决于家长和学生对老师这种专业指导能力的认可度,可能还不能全由我说了算。”

俞国娣很骄傲地给自己的老师们打了8分,“其实我想打9分,因为民办学校的家长是用脚投票的,我们每个老师都会积极主动地跟家长真诚沟通,不回避矛盾,敢直面问题。”“我们也是全员家访,为了更好地读懂学生、读懂家庭。我们家访要先备课,有家访细则、家访礼仪,事后要整理,要做案例整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举措等。”

俞国娣要求所有老师学会换位思考,不必大事小事都在家长群里说。“家校合作一定要有边界意识,该提醒的时候就提醒,该安静的时候就安静。”俞国娣举例说,“我们不考评家长,不允许把家长委员会当作第二班主任,不允许把家长变成免费劳动力,明确规定家长可以拒绝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签字。”校园里每周六都有家长沙龙,有亲子活动,家长有空了就可以来咨询学习……这些看上去稀稀碎碎的事情,却让家长心里很踏实。

“请家长”考验教师的家校合作专业能力

今年9月,武汉一名14岁的初三学生,因为在课间玩扑克,老师请家长来配合教育,孩子在楼道被家长当着同学的面责打,几分钟后跳楼身亡。这个悲剧是否可以避免?老师该不该请家长、应该怎样请家长?

邱成国说华山中学专门研究过什么时候可以请家长,“我们要求老师先冷静下来,想想请家长来干什么?这个问题他能不能解决?你的无力和无助是不是家长来了就能互补?想清楚后还要跟年级组长商量”。邱成国还强调教师跟家长沟通要做到“两个二”,说说孩子的两个优点,再讲讲两个问题,“把孩子叫到现场来处理问题肯定是不妥的”。

作为名校校长的俞国娣,也有过因为儿子早上5点起来打篮球然后回到宿舍装睡被请家长的经历,“打篮球的一帮孩子的家长都去了,结果我们互相安慰,互相认为这不是问题”。从家长的切身体会,俞国娣认为老师不要轻易请家长,要请就要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发脾气就请家长,只能证明老师无能,没有能力解决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周立军非常赞同邱成国提出的“两个二”,“关键在于请家长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除此以外有没有别的路径”。

讨论中,四位嘉宾都认为家校合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决不能“挟孩子以令父母”。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无缝对接、自如切换正在成为新的常态,家校合作的教育价值、功能和形态需要理性思考、重新定义,既要用好网络资源,又不能让家校沟通的信息泛滥、过载造成干扰和负担,让家庭和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育共同体。

THE END
1.教师教育论坛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教师教育论坛杂志级别为部级期刊, 目前刊期为双月刊。 教师教育论坛杂志简介信息 教师教育论坛杂志,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学术经纬、学习指导、汉语小论文写作谈等。于1987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https://www.youfabiao.com/jsjylt/wenti/05.html
2.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创新四是聚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强化学生关心关爱,密切家校常态沟通,在家校互动上加强协同联合。 五是聚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青少年读书行动,提升科学素质,强化劳动育人,在社教同频上加强协同联合。 六是聚焦守牢校园安全底线,抓好校园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强化风险处置,加强综合治理,在警校同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4b75c5aa0102ytyg.html
3.河南省当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双向奔赴 育梦成光——新野县实验中学举行2024年秋期百名教师大家访活动 2024-12-11 从爱出发 向美而行——洛阳市西苑路实验小学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2024-12-11 信阳市百花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2024-12-11 家校心连心 同行共致远——平顶山市卫东区矿工路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校·区共建家庭教育大http://www.hnsddjtjyyjy.com/html/1/m/59/69/index.html
4.上海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座谈会暨首届家庭教育论坛商议会顺利举行2024年12月9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座谈会暨首届教育系统家庭教育论坛商议会在市教育工会(教育系统妇工委)的精心筹备下顺利举行。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深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特色项目,以促进上海市家庭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会议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育工会主席、市教育系统妇工委主任张艳萍主持,https://www.shsjygh.org.cn/info/1161/543092.htm
5.“家校协同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培训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明)近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家校协同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培训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多位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教育一线工作者围绕家庭教育宏观形势、方针政策、理论建构、体系运行、实践探索等方面开展了讲座与交流。来自中国关心下一代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2/t20241209_2111280866.html
6.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2021年41期《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是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省报刊出版有限公司主办,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共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教学类报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0026,邮发代号:13-8。本刊秉承着“把握重点,紧贴课堂;形式活泼,追求趣味;关注成长,提升素养”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将本报刊打造成为专业,全面的教育教学https://www.fx361.com/bk/jyjtbjslt/202141.html
7.省级教育类学术报刊《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征稿省级、教育类、学术报刊《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征稿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共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教学类报刊,秉承着“把握重点,紧贴课堂;形式活泼,追求趣味;关注成长,提升素养”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将本报刊打造成为专业,全面的教育教学类刊物。主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19319790518301
8.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是正规期刊么问:教师论坛期刊是正规期刊吗 答:是正规期刊。是国家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7年。教师教育论坛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教师教育论坛主要栏目设有:学术经纬、学习指导、汉语小论文写作谈。教师教育论坛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并做桥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86dec08ec654630818727e8b.html
9.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总结优秀22篇此外,校报《银杏树》专门开辟了“家长论坛”栏目,家长主动投稿,将自己家庭教育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班级QQ、微信群搭建家校互动新平台 每个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引领下,建立了班级QQ群。促进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搭建起家校互动的新平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问https://www.shubaoc.com/jiaoshi/zongjie/2977.html
10.教育期刊邮箱52、江苏《家庭教育》jtjybjb@https://www.360docs.net/doc/1e5131902.html, 53、安徽《家庭与家教》jtjjzz@https://www.360docs.net/doc/1e5131902.html, jtjj@https://www.360docs.net/doc/1e5131902.html, 54、《德育报》一版dybzhp@https://www.360docs.net/doc/1e5131902.html, 二版dybjxhttps://www.360docs.net/doc/143ce9e7524de518964b7de9.html
11.《家庭教育报》读后感16篇(全文)《家庭教育报》读后感 第2篇 8.2张琳家长 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家庭教育导报能够让家长获取分析孩子学生时期心里状态和教育孩子方法。通过读了家庭教育导报让我了解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方法需要我们去借鉴 首先: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以前我的孩子也没有读书的习惯,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在书本中找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xlnqz3l.html
12.《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杂志社官网【杂志社】【编辑部】【在线投稿主页】【论文快速发表】-《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http://www.cnkizzs.com/productshelp.asp?id=5354&hid=7
13.少先队特色阵地介绍(精选9篇)同时在此基础上, 结合新的教育理念, 我们还重新设计了一系列体验活动:“三八”节的慰问, 设计了“我为母亲洗洗脚”的亲情体验活动, “教师节”的联欢会师生互动活动, 文明礼貌月里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演出。 篇4:有故事的少先队阵地 通过队员自主建设阵地、管理阵地,赋予少先队阵地丰富的内涵,培养队员自主精神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7678v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