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回收无需多讲,如果各位有搬家的经历,应该都不会对传统的废旧电器回收感到陌生。毕竟小家电的价格一降再降,废旧家电的残值往往连回收运输的费用都不够。但家电的维修服务就不一样了。
出于对时效性的考虑,线上预约的家电维修服务往往不会是大家维修家电时的首要选项。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那些开在身边的家电维修“小作坊”才是家中电器故障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选项。
不过在2018年京东推出了“京东服务+”服务后,互联网巨头还是将互联网服务伸向了传统的家电服务领域。除了京东服务+之外,像啄木鸟家电服务等老牌家电服务平台也都纷纷加入到“互联网家电维修”的领域。那么这些拥抱互联网思维的家电服务真的能够对传统的“小作坊”带来“降维打击”吗?
从小雷的体验来看,至少在当前的运行模式下,这些“互联网”服务还难以对传统家电服务造成威胁。
服务体验大同小异
之所以会有这个二次沟通的环节,小雷对此有两个不同的猜测:
1.维修人员认真细心、与客户二次确认后才上门服务;
2.维修人员其实只是当地外包的维修服务商,品牌只起到派单和收费的作用。
除了预约流程外,两个品牌的服务流程都大同小异:两个平台都派出了两名维修人员上门,且上门服务的维修人员也都身着带有明确品牌标识的维修工作服并带有鞋套。此外在维修服务开始之前,两个平台也都有现场确认家电的工作情况,从而规避之后可能引发的售后矛盾。
至于清洁所使用的设备,两个平台的维修人员都选择了蒸汽清洗机,经查询设备在电商平台价格约在1700元左右。这种设备其实在家电清洁行业已经普及,只是由于价格原因无法面向消费者推广而已。
此外,服务过程中两个平台的维修人员也都为清洁过程的污水做了准备:清洁空调时,维修人员准备了防水布和污水管防止污水流到地面。由于冰箱较小,在清洁时更是直接将其抬到了浴室内处理。
不过在细节上,两个平台都还有改进的地方:两队维修人员都准备了鞋套,但都没有携带矮梯、水桶、抹布等工具用品,且在前期沟通的过程中没有提到,需要到场后临时准备。
加盟服务难以保证
换句话说,即使互联网元素的出现让家电服务的流程看起来正规化了,但由于平台无法对一线维修人员进行实时有效地监管,在家电维修的核心环节,维修人员走的依旧是维修个体户时代的流程,服务质量也无法真正得到保障。
即使在不幸遇到售后纠纷时消费者可以申请平台介入作为“兜底”,但平台能给到的帮助不外乎重新派维修人员上门服务,和传统家电维修服务没什么区别。
除了服务质量依旧没有保障之外,家电维修被广为诟病的收费乱象在互联网家电维修平台中依旧存在,甚至更为严重。某家电维修平台在宣传页面上多次强调“透明报价”,但光从价格来看,该平台收费比起线下维修只高不低。
以耗材近乎为零的电脑维修为例,该平台系统安装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所谓的“原版系统家庭版Win7/Win10”更是标价499元每台。而在绝大多数电脑维修实体店中,安装系统普遍只收80元。单单是更换硬盘,不含材料的报价都来到了168元/台。尽管这个平台的报价透明,但他的定价却和所谓的“电脑城奸商”如出一辙。
而在需要耗材的家电维修领域,乱收费的情况则更加严重。在黑猫投诉中搜索同一个维修服务平台,仅在30天内就收到了133个投诉案例。而其中的投诉普遍为高价出售低价耗材、不事先沟通价格、虚报耗材用量。可以说线下维修的猫腻,这些线上平台一个都不会少。
总结
线上平台存在线下乱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线上平台经营方式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线上平台采用的都是所谓“众包”的经营方式,在平台上提供服务的,其实也还是线下服务那些人。
虽然服务还是一样的服务,但由于线上平台需要抽成,因此消费者最终所支付的价格并不见得会比线下收费低。而维修人员为了维持自己的利润,也难免会在耗材上动手脚。想要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平台直营会是唯一的答案。
但对平台来说,直营方案根本不具有现实意义。直营意味着所有维修人员直接与平台签约,将对平台带来更高的用人和管理成本,但能起到的监管效果同样微乎其微:即使维修人员接到投诉,平台能做的最严厉惩罚也就只是开除和永不录用。而对于家电维修这样的“手艺”来说,不依附于平台往往挣得更多。
面对这种“死局”,消费者和平台能做的都不多。归根结底,平台和消费者都站到了维修人员的对立面。而由于家电维修存在门槛,可以预见的是,像家电维修这种“知识付费”的不对等市场未来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而我们身为消费者,能做的也只有“用脚投票”,优先选择来自品牌原厂的第一方售后服务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