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两会报道规范用语常见差错提示手册来啦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报道两会,有哪些规范用语?又该防范哪些差错?

《传媒茶话会》汇总、整理了这份资料,供媒体参考。

一、

2022年全国两会规范表述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不能写为全国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不能写为十三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

代表、委员履职规范表述

1.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会议,不能写为列席

2.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人大开幕式,不能写为出席

3.全国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不能写为参政议政

4.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不能写为履行职责

5.代表、委员并用时,应写为参政议政

6.人大代表提的“议案”,不能写为人大代表提的“提案”

7.政协委员提的“提案”,不能写为政协委员提的“议案”

8.人大代表的权利,不能写为人大代表的职权

9.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不能写为人大代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10.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不能写为政协委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职务、机构、参会人员、会议规范表述

1.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不能写为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2.审计署审计长,不能写为审计署署长

3.列席人员,不能写为列席代表

4.非中共人士、党外人士,不能写为非党人士

5.人大召开各类会,简称“大会”,不能写为“会议”

6.政协召开各类会,简称“会议”,不能写为“大会”

7.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不能简写为“人代会”

8.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常委会”,不能简写为“人大常委”

9.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简称“人大代表”,不能写为“人民代表”

10.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能写为常委会委员、人大常委

11.人大常委会会议,不能写为常委会议

12.人大常委会机关,不能简写为人大机关

最易出错的字

1.精简机构,不能写为精减机构

2.共商国是,不能写为共商国事

3.疫情暴发,不能写为疫情爆发

4.疫情防控阻击战,不能写为疫情防控狙击战

5.擘画蓝图,不能写为擎画蓝图

6.收入翻一番,不能写为收入翻一翻

7.监察机关,不能写为监查机关

8.检察机关,不能写为检查机关

9.人大代表行使权力,不能写为人大代表行使权利

10.公民享有权利,不能写为公民享有权力

11.工商联界别委员,不能写作工商联届别委员

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能写作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3.铆足干劲,不能写作卯足干劲

14.环保督察,不能写作环保督查

15.再接再厉,不能写为再接再励

16.经济换挡提速,不能写作经济换档提速

17.山清水秀,不能写作山青水秀

18.易地扶贫搬迁,不能写作异地扶贫搬迁

19.防患于未然,不能写作防范于未然

20.敲黑板,划重点中的“划重点”,不能写作“画重点”

党和政府机构、群团组织等全称、简称准确用法

1.涉及党中央,以下机构简称前可只加“中央”

图源:中国政协网

4.国务院直属机构及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名称中含有“国家”的,简称时不能省略,含有“中国”的,不能改为“国家”

5.国务院这些机构用固定称呼

6.其他机构固定简称

不能加字、减字、颠倒顺序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写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名词的提法不可添字、漏字

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能写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3.国家机关行使权力,不能写为行使国家机关权力

4.党史学习教育,不写作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注意:不加“活动”二字)

5.突破10亿元大关,不能写为突破10亿大关,计量单位不能掉

6.零的突破,不能写为零突破(零的突破是指从无到有,零突破的意思是没有突破)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不要简写为《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8.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写作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1.两会一词因被大家熟知,目前一般不用双引号,不写作“两会”

2.《政府工作报告》表述需加书名号,不写作“政府工作报告”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写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4.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要写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逗号一般应改为顿号

5.“三农”须加引号。如:“三农”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

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不加双引号

7.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表述,不需要加双引号或书名号等标点符号

8.十四五应加双引号,写作“十四五”

9.“3.15”消费者权益日应为“315”消费者权益日

10.制定黄河保护法而非制定《黄河保护法》,未正式颁布的法律不加书名号

其他不规范、错误表述

1.“新冠肺炎疫情”,写作“新冠疫情”表述不规范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写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四个全面”的最新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一带一路”倡议,不能写为“一带一路”战略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注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要写作“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和”不能写作“与”

5.《反分裂国家法》全称仅有6个字,不写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6.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写为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英文简称为“GDP”,后者为“GNP”

7.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写作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不要写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9.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般不写作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常见职务名称表述

1.党政职务表述的三个原则

一是新闻报道中职务名称一般采用“单位+姓名”的表述方式,注意正确使用职务名称,具体以任命通知为准。涉及原任职务时,“原”字的用法需特别注意。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表达原任职务时,“原”字通常加在单位和职务之间

如:汉东省公安厅原厅长

②.因撤销、合并等原因已经不存在或更名的单位,“原”字应加在原单位名称(简称)之前

如:原文化部部长

③.对于单位总体未更名但下属单位(含内设机构、派出机构等)已经不存在或更名的情形,“原”字加在该下属单位之前。

如:汉东省检察院原反贪局局长

二是同时担任多个职务时,职务级别高的在前、职务级别低的在后,“先高后低”;职务级别相同时,一般将党内职务放在行政职务之前。同时担任多个职务时,“兼”字不可随意使用,具体以任命通知为准。

学衔表述中,博士可以单独使用、不衔接职务,如:钱学森博士、钱三强博士。硕士及以下学衔不可以单独使用,需与其他职务搭配。军衔表述遵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的规定。

党政职务名称使用:关于省长、省委书记的规范表述为:××省省长、××省委书记。

“江苏省省长”全称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该职务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三部分组成,“江苏省”“省长”不能简写,“人民政府”可简称为“政府”,简称连起来即为“江苏省政府省长”,通常可继续简化为“江苏省省长”。

“湖北省委书记”全称为“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该职务名称由“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四部分组成,“中国共产党”简称为“中共”,“湖北省”无法更简,“委员会”简称为“委”,“书记”无法再简,连起来简称即为“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通常可继续简化为“湖北省委书记”。当地省委机关或当地媒体在表述时,一般直接写作“省委书记”。

表述党委工作部门时不能省略“委”字:

规范表述为:××区委政法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划重点:省委、市(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委、地委、州委、盟委、县委、旗委、区(市辖区)委都是规范简称,单独使用时通常不写为“省党委”“市党委”“县党委”等。

多个职务的表述方法:并列出现的职务单位不同,单位名不可省略。规范表述案例:××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

省委常委是党内职务,副省长是省政府的行政职务,两个职务单位不同,正式场合“省政府”不能省略,一般场合不建议省略。

并列职务,单位相同,单位名称第二次出现时可以省略。规范表述案例:××市委常委、秘书长。在不造成误解的前提下,表达应尽量简洁,故推荐写为“××市委常委、秘书长”。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室党组书记写法同上。

乡(镇)党委和单字县名的用法:

乡(镇)党委是党的基层委员会,不同于省市县等党的地方委员会,不能简称为“乡(镇)委”,规范用法是:乡(镇)党委书记。

如果县名为一个字,例如“中县”,通常写为中县县委,不写为“中县委”(注意:县政府、县纪委等仍写为中县政府、中县纪委)。如果县名为两个字以上时,写为××县委。

注意各类党委(党组)有关名称:

党的地方委员会(如省委、市委、县委)是独立单位。但是,机关、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党组、党委(党组性质的党委),以及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党委(党的基层委员会)、党总支、党支部一般不视为独立单位。故通常写为某单位原党组书记、某单位原党委书记。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职务规范写法,部分职务和单位不得省略和简写:

THE END
1.党政机关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党政机关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标点符号用法 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 写 作 服 务 帮助作者收集整理素材、模板、范文。 希望能够做到全面、有效、实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https://www.360doc.cn/article/8871625_1141770005.html
2.《人民日报》:最新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人民日报》:最新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docx 10页内容提供方:eyf3984 大小:35.96 KB 字数:约3.38千字 发布时间:2021-04-16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599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人民日报》:最新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docx 关闭预览 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14/8024125126003074.shtm
3.2011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符合性考察及修改建议【摘要】:2011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以及《<标点符号用法>解读》已于2011年12月发布,2012年6月正式实行。新标准的颁布,不仅弥补了原标准在标点符号用法上“失之于宽”的不足,更加全面而详尽地描述了标点符号的种类、形式、用法,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并且第一次从语言学的视角来描述各标点符号的功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4-1015323164.htm
4.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手机阅读人文社科内容简介:标点符号是高考作文中的一个得分点,广大考生应该积极的预防在这个上面失去分数。上班人员经常写文件,恰当准确运用标点符号,既有助于增加文章的品质,又能体现个人价值,本书能够给予你一定的帮助! 已读您还没有开始阅读哦 最新第二章 具体用法已完结加入https://m.idejian.com/book/11342493/
5.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用法 附件: 标点符号用法.pdf 扫一扫分享本页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1001/t20100115_75611.html
6.正版GB/T15834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正版 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 中国标准出版社 国家行业标准》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68464401485.html
7.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GB)《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可参考使用。 状态:作废http://www.csres.com/detail/55652.html
8.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首页 政策法规 规范标准 通知公告 推普宣传 语文知识 国学课堂 图片新闻 新闻动态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发布人: 徐良 发布时间: 2020-09-03 浏览次数: 2373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pdf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https://www.qhjyedu.com/language/0d/3e/c363a3390/page.htm
9.标点符号用法(中国国家标准)技点事件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是2012年6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代替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归口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标准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该标准适用https://www.jidianwang.com/events/14289786.html
10.Office文档文本排版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我在做一个和Office差很多的文本排版软件,而文本排版软件里面的是有国家标准的,如果不符合标准那么这个排版软件是不专业的,或者说这个软件只是一个纯文本软件,而不是一个能做文档的软件 核心规则如下 其中标点符号规则相对复杂,规范如下 详细请看 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https://blog.csdn.net/lindexi_gd/article/details/11053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