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有哪些?满足等保2.0三级要求有哪些?
2022-12-0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RightScale2021云状态报告》中指出92%的大型企业采用混合云战略。Gartner也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90%中大型企业将利用混合云架构管理基础设施。
1.动力系统监控
动力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全部电源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UPS、直流电源系统等。
供配电:监测一级、二级交流配电柜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监视各级开关的开关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2.环境系统监控
环境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空调设备(精密空调或舒适性空调)、泄漏(漏水或漏油)监控、温湿度监控等。
精密空调:根据精密空调供应商提供的通讯协议,实时监测精密空调的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冷冻水进出温度、流量、冷却水进出温度及冷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工作电流等参数;监测工作状态包括压缩机状态、风机状态、加热器状态、抽湿器状态(水冷式空调还可监测到冷却水塔的补水池液面状态、冷却水塔风扇状态、冷却水阀门状态等)等各种工作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和报警处理。控制空调的启停、调节温度和湿度。
温湿度:通过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所监测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以直观的画面实时记录和显示机房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及变化曲线,以及越界报警信息处理。
新风机:监测新风机的工作状态以及启停控制和报警信息记录和处理。
3.监控系统
保安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门禁系统、CCTV图像监控系统及其它防盗系统,可直接融入大楼的保安系统。
图像监控系统:KH2000-V6.0的图像监控系统超越硬盘录像技术,采用视频组态的概念,将各通道的图像以控件组态的方式随意插入某个界面,对于大型的监控系统而言,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来集中管理各个场地的数据和图像的界面,十分方便。
动力环境监控和闭路监控合二为一,因而可以随意实现动力环境与图像的联动控制,一旦有异常事件发生,监控系统自动弹出现场图像画面,即时录像并作报警提示和处理。
红外探头监测:通过采集红外探头的报警信号实时监测红外布防状态,当有人入侵,监视系统以直观的画面显示报警信息并作报警通知,采取控制措施如联动摄像机,启动录像等。
4.系统结构要求
1、为方便使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应基于TCP/IP,网络功能强大,需要完全实现机房的集中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内网、外网进行监控或管理;使用IE浏览时应无需安装任何软件。
2、系统整体设计需采用分布式结构,以提高系统整体工作效率,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3、系统软、硬件均需采用模块化结构,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4、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某一子系统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相应模块,无需停止系统运行,对其它子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
5.系统性能要求
1、监控服务器通过国家3C认证,高稳定性、具备本地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以保证机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网络出现问题时不受影响。
2、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将来的系统需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方便维护和扩展,并保证某一机房设备出现故障时其它机房不受影响。
3、系统需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种标准化协议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监控对象集成到系统中。
4、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有效的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5、在排除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的故障时,系统的误报率要求小于0.1%。
6.系统功能要求
1、平台软件:需要全中文界面,必须支持中文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支持MySQL标准数据库。
2、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3、系统界面:参数实时动态显示,界面完全汉化,支持电子地图;支持树形结构、场地布局,设备照片或图片直接显示屏幕上,场景逼真,鼠标控制,操作简单,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意定制主界面和各个子系统的界面。SERVER、CLIENT及IE均采用模块结构,当用到何种设备时,才装载此设备所需的模块,未用到的模块不用装载。
6、联动功能:支持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联动内容可自定义,过程无需编程,采用策略组态模式,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更改逻辑关系。
7、在线扩容:系统可在不停止监控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监控对象的增加和监控点的增加,避免出现升级时的监控盲点。
8、系统日志: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生成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9、系统所有的数据应可以保存一年以上(不含视频监控图像数据)。
10、扩展性:系统支持客户根据未来管理需求升级扩展为DCIM系统平台,提高机房可用性,并提供成熟的DCIM系统界面。
11、稳定性:在中国机房产品市场占有率中机房环境监控都排名前三名,并提供原厂盖章的国内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机房用户的调查报告。
7.监控平台软件
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呈现全中文界面,图形化设计功能。界面的结构、层次应清晰明了,能够实时直观地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
系统的报警级别按重要性设为1-10级,级别越高的报警,表示重要性和危害性越大。系统应具有并行处理报警的能力,对报警事件按优先级的高低进行处理,关通过改变颜色进行识别。
8.弱电防雷与接地系统
明确地讲,所说的共用接地系统是将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做在一个接地装置上(通常是大楼基础地),接地电阻值取其中的最低值。完全的共地系统不仅采用公共的接地装置,而且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统,共地使电子设备无法受到地电位反击。
8.1.弱电井设备接地
弱电井设备接地主要是指弱电设备的接地,主要措施是设备部分通过其供电插座内的PE线直接接地,机柜部分引出接地线到弱电接地干线上,各弱电井配置接地端子箱。
8.2.重要终端设备接地
重要终端设备主要指计算机终端设备、弱电主机等设备,其接地主要通过供电插座的PE线接地就近连接到相应的连接端子上接入机房的接地网,防雷部分由相应的设备避雷器实现。
8.3.弱电系统接地体
大多数建筑物采用联合接地系统,采用共地不共线原则,其弱电系统接地体就是大楼的基础接地体,根据实际,方案中设计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市电保护接地,弱电系统接地与建筑物的等电位体相接。逻辑地网与大楼方提供的独立单独接地极连接。
9、B级标准看如何建设符合等保2.0三级要求
《RightScale2021云状态报告》中指出92%的大型企业采用混合云战略。Gartner也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90%中大型企业将利用混合云架构管理基础设施。
多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落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帮助自己快速完成业务数字化转型,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进而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基于降低技术开发和运维成本、享受随时随地的即时服务等原因,选择将自己的业务部署在云端;
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数据主权和安全隐私方面的考虑,会选择在自己内部数据中心环境中搭建自己的专有云平台;对于公共云和专有云都有需求的企业用户会选择搭建混合云架构。
搭建混合云架构时必然面临机房建设问题,我们从《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B级标准看如何建设符合等保2.0三级要求的机房。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B级机房标准要求如下:
机房位置选择:
距离停车场的距离
不宜小于10米
距离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
不宜小于100米
距离飞机场
不宜小于1600米
距离化学工厂中的危险区域、垃圾填埋场
不应小于400米
距离军火库
不应小于1600米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
不应设置机房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域
高犯罪率的地区
不宜设置机房
环境目标:
建筑与结构:
消防:
从等保2.0三级的机房建设要求来看,机房B级标准符合等保2.0三级对机房的要求。(电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