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0时许,伴随着两架直升机的轰鸣声,南昌航空大学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拉开帷幕。历年来,南昌航空大学在航空制造、无损检测、金属污染治理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势,为国家国防事业、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夯基垒台、聚力赋能。
做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生力军”
科技创新突破与发展进程紧密相连。
数据显示,该校先后将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政府奖励23项,航空学会奖、社会力量奖等其他科技成果奖68项收入囊中。其中,2020年获江西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数量居全省第一;2021年获江西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居全省第二。
此外,该校重点技术产品“大功率智能型三相次级整流电阻点焊系统”入选《产业基础领域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
不仅如此,该校先后新增“通航涡轮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项目、“江西省无人飞行器设计与试验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省部级工科科研平台,并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
做服务航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另外,在表面处理、无损检测和先进连接等方向开展了重点研究,形成7项关键共性技术。并与航空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政府建立航空领域创新平台5个。服务国家航空航天航发等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300余项,千万级项目5项,总金额近2亿元。先后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等29个航天集团所属单位和企业科研项目合作89项。
做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根植于红土,服务于红土。
该校抢抓与江西“2+6+N”产业、与航空等六大优势产业、与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与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高度吻合的机遇进行深度融合。与南昌、景德镇等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创新、合作、共建、共享”定期会商机制建设。并先后与17个地方政府、重要企业、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
以技术合作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该校还与洪都集团、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航空工业昌飞集团等航空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2022年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校制定服务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整体实施方案,一支由教授、博士组成的“数字经济报告团”,先后开展宣讲41场,为政府数字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提供学术支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问诊把脉、精准建言。“数字经济论坛”相继举办。专家学者与产业界代表现场“论剑”,盘点数字经济技术、产业、应用、政策,服务“数字经济”向广度和深度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