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代工厂”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尔玛”,301332.SZ)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德尔玛此次IPO募资净额为12.31亿元,开盘价为14.81元/股,与发行价持平;盘中一度破发。截至5月18日收盘,德尔玛报收14.34元/股,对应市值66.19亿元,较发行价下跌3.17%。
德尔玛是一家集自主研发、原创设计、自有生产、自营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家电品牌企业。德尔玛旗下品牌包括“德尔玛”、“飞利浦”等,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家居环境类、水健康类、个护健康类以及生活卫浴类。
德尔玛上市之路并不那么顺畅,此前,2021年6月首次交表后,截至目前已经历三轮问询,招股书两次更新。
「不二研究」据其新版招股书发现:2022年,德尔玛营收为33.07亿元,同比增加8.85%;同期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加12.35%。
去年9月的一篇旧文中,我们聚焦于德尔玛一波三折上市路,其毛利率逐年走低,且净利增速断崖下跌。
时至今日,头顶“代工厂”标签的德尔玛盈利能力仍待解、自主创新能力存疑,上市后能否摆脱代工贴牌“依赖症”?
后疫情时代,小家电爆红后逐渐退火,但去年疫情再次抬头,宅家经济再次翻红,赛道越发拥挤。
1、毛利率逐年走低,净利增速断崖下跌
2011年,蔡铁强在佛山顺德创立了小家电自主品牌德尔玛,主营产品包括环境加湿、吸尘清洁、生活小家电、厨房小家电等。
在经历了10年的发展后,德尔玛在2021年6月与创业板交表,开始走上IPO之路。
据德尔玛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其分别取得营收15.17亿、22.28亿、30.38亿和33.07亿;分别同比增长56.91%、46.89%、53.27%和8.85%。
从营收看,德尔玛的增长已明显放缓,其归母净利润增速也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据其招股书显示,德尔玛2019-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1.73亿、1.70亿和1.9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