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丨特斯拉首批获得汽车隐私保护标识
2.船舶丨新船东再下单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太平船务有限公司(PacificInternationalLines(Private)Ltd.)在上海签订5艘9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是继今年8月16日太平船务首次与沪东中华签订5艘13000TEU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新船建造合同,在不到3个月里,双方再次握手,达成新的合作。
点评:机构指出,此次5艘9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的落地,不仅使沪东中华的集装船型谱更为丰富,实现了“全系列”“全覆盖”,也使得该公司仅今年就承接了大型集装箱船订单达到26艘,总金额近300亿元人民币,为企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美股方面,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59%,标普500指数涨0.38%,纳指涨0.09%,本周分别累涨4.61%、4.66%、5.74%,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创2023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纳指创2个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特斯拉涨超8%,本周累涨超29%,创2023年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总市值重返1万亿美元,马斯克身家重新超过3000亿美元,为2022年以来首次。谷歌跌超1%,英特尔、英伟达、苹果、微软、奈飞、亚马逊、Meta小幅下跌。随着特斯拉再站上1万亿美元,美股总市值超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达到8家。其中,这8家公司的总市值达到18万亿美元,仅英伟达、苹果、微软三家公司总市值就达到10.2万亿美元。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4.74%,本周累计下跌0.55%。
港股方面,恒指、国指分别下跌1.07%及1.13%,恒生科技指数跌0.2%。大型科技股多数走低,中资券商股、内房股跌幅居前,大消费回撤,建材水泥股、家电股等房地产产业链齐跌,汽车、半导体、航空股表现活跃。
今日无新股申购。
今日1只新股上市。
聚星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电接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触头和电接触元件、以及电接触材料。2021至2023年公司核心产品铆钉型电触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均排名第一。公司现阶段已与春禄寿公司、宏发股份、公牛集团、三友联众等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软件信号:大盘高开低走,主力净买额小幅流出,成交量维持高位,短线有望维持强势;平均股价反弹0.71%,近200个股涨停,市场人气依然旺盛。
盘面回顾:上周五两市高开低走,指数小幅调整,板块个股走势分化,国产软件、芯片半导体等科技方向走势较强,地产、白酒等板块走势较弱,市场成交量继续放大,总成交金额近2.7万亿。
中国10月CPI同比0.3%,预期0.4%,前值0.4%。环比下降0.3%,环比降幅较前值稍有扩大,预期-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1.2%,低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是影响CPI环比下降的主要因素。中国10月PPI同比-2.9%,预期-2.5%,前值-2.8%。环比下降0.1%,较前值-0.6%明显收窄。
贵州茅台公告,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929.04亿元。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公司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3.88元。以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12.56亿股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00.01亿元。本次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上海市商务委等12部门印发《本市关于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作用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6年底,上海市商务、文旅、体育、教育、民政等领域推出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高品质、多元化、融合性的消费新场景。扩大汽车消费,推动汽车换“能”,打好“政府补贴+厂商优惠+金融机构购车礼”组合拳。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2024年10月平均为127.4点,较9月修订后的水平上涨2%,创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除肉类外,指数中所有商品的报价均出现上涨,其中植物油涨幅最大,达7.3%。与历史水平相比,10月食品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5.5%,但仍比2022年3月160.2点的历史峰值低20.5%。
2024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于11月10日鸣枪开跑。此次“亦庄半马”深度融入科技元素,不仅有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天工”化身马拉松“加油官”,还有自动驾驶车辆、跑者个性化AI短视频等为所有选手带来更加科技、便捷、有趣的技术服务与亮点呈现。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改进Optimus机器人的设计,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瓶颈问题。马斯克此前预言,Optimus机器人将凭借其卓越性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创新产品之一。他还透露Optimus的预估价格区间在2万-3万美元。
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家电生产、流通企业抢抓“金九银十”“双十一”“精品消费月”等重要节点,叠加优惠让利,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1月8日24时,2025.7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045.8万台,带动销售137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