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上取得的瞩目成就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伴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国的厨房电器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厨房电器行业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中国的厨房电器行业又是在什么时候繁荣发展的?有哪些因素时刻促进着中国厨房电器市场的发展?一个厨房电器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应该做到哪几点呢?
历经30年市场洗礼、深谙企业健康之道的厨房电器领先者——老板厨房电器用自己的“健康成就长寿”见证了中国厨房电器行业的发展及变化。
第一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中国处于短缺经济时代,随着计划控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短缺经济时期所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致使整个80年代一直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厨房电器基本上处在萌芽阶段,厂商鲜有。虽然,对于彩电、洗衣机来说,这一阶段是一个产量由百台上升到百万台的繁荣阶段,但是,对于“厨房电器”这个极其细分的家电领域来说,这一阶段其销量却并不理想,因为当时中国基本上没有专门生产厨房电器的生产厂家。而仅有的几个国有电器厂家也是以生产各种各样电器“为生”的综合性电器厂家。
正如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所说:“没有销量是因为没有需求!”当时,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心智”早已经被彩电、洗衣机等物品所吸引,即使手中有了多余的钱也会将之抛向熊猫、牡丹等品牌,而不会选择在当时看来“多此一举”的厨房电器物品。
虽然厨房电器的整体形势并不乐观,但是有一些“市场嗅觉”较为敏感的企业已经投身其中。
老板厨房电器的“前期试水”就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据老板厨房电器董事长任建华讲,19世纪80年代中期,老板厨房电器的前身企业——余杭县红星五金厂开始与上海无线电厂合作,为其做吸油烟机产品的贴牌。为了补偿过大的早期投入,合同规定,红星五金厂可以在完成舒乐牌油烟机生产任务之余,生产少量自己品牌的油烟机。
就这样,有了些资金和技术积累的红星五金厂开始走上了自主品牌的道路,并给自己第一代吸油烟机产品起了一个响亮的品牌名称“红星”。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全国各地有几十种商品都叫红星,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也非常有限,因此,“红星”牌吸油烟机根本卖不出去。
像老板厨房电器一样,中国其他寥寥无几的厨房电器生产企业也都在挫折中发展着、等待着,因为它们深知,中国厨房电器的黎明正在渐渐向他们靠近!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创新为基厨房电器行业实现初步跨越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是我国厨房电器市场的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严重地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
这个阶段是我国的厨房电器行业初步发展阶段,我国厨房电器市场之所以在这时开始发展是有一定原因的:此时,我国东南部的电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这为随后这些企业成功转型成为专业的厨房电器生产企业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础。
这些企业在厨房电器行业最初的发展源于他们中的一些企业在给名牌吸油烟机企业配套中发现了商机,于是自己开始生产吸油烟机等厨房电器产品。由于厨房电器产业前景较好,许多企业也正是看到了产业利润丰厚的因素,于是纷纷投身其中,厨房电器产品线秋风扫落叶般“嗖嗖上马”。虽然这是这个阶段整个厨房电器行业的大体特征,但是一直奉行健康理念的老板厨房电器在此时却已经走过初期发展阶段,而现在这个健康的企业已经先人一步地提早进入了品牌的初期经营阶段。
1988年,处在发展初期的老板厨房电器迈出了企业里程碑的一步——经历了颇多周折后,“老板”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同意下注册。
有媒体采访任建华时,他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做企业的决心:“只要我在,‘老板’就在;‘老板’与我是一体的。”
1990年代,老板厨房电器在自己的品牌概念中引入了企业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凤凰涅槃专注如一再上征途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下降等现象,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日益加深的通货紧缩趋势,中国从那时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启动国内需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是厨房电器企业大变革、跨越式发展的繁荣阶段,各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烈!2000年前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利润逐渐摊薄,市场逐步细分且洗牌进程加快,老百姓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仅仅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已经无法使一个优秀的企业长兴不衰。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社会价值观的转移,消费者对产品核心技术提升所带来的使用享受,以及产品设计风格所带来的视觉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一些厨房电器企业在设计、营销以及理念上却表现出了与时代的不协调性;没有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的渠道变革;企业的经济体制制约企业发展。作为最具行业特点的老板厨房电器在此时的经历无疑和这个阶段所有企业的经历基本相同。
1999年底,老板厨房电器进入了她最严峻的时刻,这家国内惟一幸存的最早的油烟机生产企业在经历了早期的起步、发展,1994~1996连续三年绝对销量冠军的辉煌以及1997、1998年的疯狂产业扩张之后,现在已经明显地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不但新进入的产业无一建功,就连曾经一路凯歌高奏而显得霸气十足的主业油烟机也在迅速萎缩:市场占有率跌出行业前十名;市场销售从最高峰的4亿多元大幅下滑到8000万元(这只是一个相当于老板创业初期的数字),库存大量增加,旧款产品从各地纷纷退回……。
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后,任建华认识到企业是时代的产物,品牌内涵当然更加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品牌的建设需要吻合时代价值潮流。于是,从1998年开始,任建华对“老板”品牌进行了持续、系统的整合提升。
一种产品的热销必须建立在品牌及渠道“平衡发力”的基础上,那么老板厨房电器在建设企业渠道上面又做了哪些努力来应对这一系列的危机呢?
2000年之后,当大型家电连锁卖场迅速发展的时候,老板厨房电器在行业内首先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在依靠大型家电卖场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二、三级市场的营销渠道——在全国建立近50家分公司、办事处,这些机构按照管理条例,运营完成各项指标。
这一创新的营销模式,配合老板厨房电器对品牌形象的重塑,使得老板厨房电器在经历危机之后再次崛起,从而促成了老板近10年的快速增长。
第四阶段(21世纪初~今天):健康为要厨电领袖引导行业发起“狙击令”
从21世纪初~今天是我国“入世”后全球化进程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对外开放全面提速,货物商品、服务贸易流量和贸易盈余规模急剧扩大,在资本流出逐年递增的同时,资本净流入持续增长,经济的国际化水平迅速提高。
随着我国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厨房电器企业认识到品牌对厨房电器行业标准的重要性,而“只有掌握了品牌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掌握产品的定价权”亦成了许多厨房电器生产商管理层的座右铭。
在市场竞争方面,随着我国“入世”,越来越多的国外厨房电器巨头涌入中国,这些国外厨房电器巨头凭借着自己充足的资本、丰富的产品设计能力以及他们多年来积累的品牌营销经验一次又一次地对中国本土厨房电器品牌进行“狙击”。其次,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行业的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有些本来并非厨房电器行业的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利润纷纷加入到厨房电器制造的行列中来。
在消费者层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消费者不仅对产品的功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产品的设计和美观也有较大要求,大家都希望产品的设计能更加人性化。正是感受到了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许多厨房电器生产厂商纷纷扩大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团队,而且随后用一种近乎完美的营销手法将厨房电器系列产品推销给消费者。
在这个阶段,许多厨房电器企业为了捕获消费者的“芳心”纷纷使用各种营销手段:今天大呼这个理念,明天宣扬那个理念。但是,30年来,老板厨房电器却一直坚持着一个理念——健康理念!在老板厨房电器看来,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不是片面的追求做大,而是如何做健康,因为只有健康的企业才能长久。这是老板厨房电器30年来经验的精华,也是这家企业几经商海沉浮后最深刻的总结。
那么如何定位健康企业呢?健康企业的基因又是什么呢?据任建华讲,在健康企业行列中,“大”、“强”企业并不是指企业销售、产值做得多大,而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获得的市场注意力、竞争力、技术水平、盈利水平、经济效益等指标在行业中是不是大,是不是强!
在任建华看来,一个企业要想成为健康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企业每年都要有经济效益,至少是较好的经济效益,因为如果没有经济效益,企业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第二、丰富的品牌资源。企业在运营中可能会遇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率下调等问题,如果你的品牌底蕴足够深厚,产品涨价就会被消费者接受。
第三、企业文化方面,对外要做负责任的企业,对内要能够凝聚员工。一个企业有好的企业文化,那么,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在公众层面长期保持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在企业碰到困难时,员工就会团结在一起,共同度过难关,而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文化凝聚力,那么企业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得到员工团结一致地帮助。
第四、营销网络。在产品销售方面,企业除了依靠代理商的渠道外,还应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销售渠道宽广、多元化,才能分散更多的风险。
老板厨房电器的市场占有率之所以连续5年第一,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电器具有了健康企业的这四大基因:较好经济效益、自主品牌、企业文化、营销网络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