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营销的作用突显,但我国企业的品牌营销仍处于较低水平。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我国企业品牌经营的现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各行各业的成熟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从整体上讲,本土品牌的综合实力,品牌价值,盈利能力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差距还是很悬殊,多数企业的市场对品牌的认识理解,对品牌的创立传播管理与维护均缺乏力度,在品牌方面和存在诸多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国际化程度低
我国是出口大国,但是每年出口的商品当中,很多都是外商贴牌生产,即使一部分是本土品牌的出口也是多以中低档商品为主,缺乏竞争力。其实对于公司来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加重要,而拥有市场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拥有一个好的品牌,对于这点国外跨国公司一般都是先将其品牌塑造成强势的知名品牌,然后再用其带动一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广,品牌与产品互相借力相得益彰。例如耐克公司,在公司几乎没有一个制鞋工人,主要资源都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与市场网络的推广上。由于其品牌的深入人心,产品的市场销售非常火爆,同时因为廉价的加工费赚取了超额的利润。这种营销方式处于典型的“哑铃式”运作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公司的资金投入,而且能够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这就是品牌的好处。相反本土企业大多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球式运作,在生产和工艺上投入太大,一旦市场转型,往往缺乏余地。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伍德鲁福曾说:“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如果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这正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二、品牌运营意识淡薄
其实在我国很多企业口头都说品牌建设很重要,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考虑品牌建设的问题,并且会随时把这个阶段推迟,无限期推迟。其实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价值不言而喻,但我国企业的品牌经营意识较差,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容乐观。可是虽然很多企业对待品牌经营的必要性好像都明白,但哈哈笑过之后,该怎样还怎样。
三、民族品牌严峻的国际压力
品牌是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它是每一个企业成长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品牌不仅是战略目标,也可以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手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市场竞争更为剧烈,国际上的强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大大减少,民族产业收到国家政策性保护的优势将渐渐丧失,大量外资品牌抢滩中国市场,与中国民族品牌展开争夺战,处于内外夹击的中国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国外品牌通过合资将民族品牌扼杀在摇篮中,虽然有时候民族品牌有偿转让给合资企业,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表面看起来,我们的民族品牌没有流失,但是,由于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一般控制在外方手里,外方必然会利用中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来宣传、推销外方商标,从长远看,必然导致民族品牌“艰难度日”,最后被“打入冷宫”,使原来在中国完全不知名的外方商标宣传成了驰名品牌而我们原本熟悉的民族品牌却变得无人知晓了。
四、企业商标法律意识淡薄
什么是商标呢商标是指由文字、图形或者由文字与图形的组合构成,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区别不同商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一种标记。商标标志的对象是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也就是说企业可以为自己生产的商品注册商标,也可以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注册商标。标志的目的是为了使本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使消费者容易识别。
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其源头是观念的问题。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结束,拥有一个好的品牌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品牌的魅力所在是独有的、不能简单的模仿。真正的品牌就是品质可靠、有文化内涵、体验感好、性价比优的产品和服务,好的品牌是需要一步步经营的,而不是靠吹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