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渠道、平台——零售行业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
品牌公司:品牌公司自建渠道,线下直营店,线上自营店;
渠道公司:超市、连锁家电卖场、百货商场、酒类连锁、汽车4S店、药店等;
平台公司:品牌公司在平台公司上面开设品牌旗舰店,增加自己的销售渠道;
如果品牌公司完全依赖与强势的渠道公司,就相当于相当于把自己的半条命交给了渠道公司,被渠道公司捏住了蛋蛋,掐住了七寸,卡住了脖子;如果品牌公司完全依赖与弱势的渠道公司,则品牌公司更有主动权;
如果品牌公司和平台公司合作,降低了渠道公司的话语权,摆脱了去渠道公司的依赖。平台公司给了品牌公司一把刀,革了渠道公司的命;
如果品牌公司只在平台公司开设品牌旗舰店,销售额占比较大,就会依赖平台公司,相当于把自己的半条命交给了平台公司,被平台公司捏住了蛋蛋,掐住了七寸,卡住了脖子。
渠道公司没落,品牌公司和平台公司崛起,渠道公司投资价值降低,品牌公司和平台公司的投资价值增加。
一个公司到底是品牌公司、渠道公司还是平台公司要具体分析,一个公司在生意上中下游的竞争优势,谁有更强的话语权,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投资伟大的品牌公司和伟大的平台公司。
底层的还是产品、服务、文化。
简单的把品牌公司分为两类;品牌公司可以开设专卖店的,品牌公司不可以开设专卖店的;
第一类:品牌公司可以开设专卖店的,品牌公司拥有自有渠道;
消费者认可品牌公司,在那个渠道买就看消费者认为那个渠道更方便;
服装行业、餐饮行业、文具行业同理。
第二类:品牌公司不可以开设专卖店的,品牌公司不拥有自有渠道;
品牌公司的销售渠道多元化,单个渠道公司对品牌公司没有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品牌公司对渠道公司管控能力强。
以下是巴菲特对该问题的讨论:
BeckyQuick:再追问一句,你觉得人口代际变化是否也对此产生了影响?新一代消费人群不一样了。
巴菲特:人的消费行为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你仔细想想,其实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很难改变很多。你想想食品上那些大的品牌,可能酸奶算一个新的变化,但是大部分品牌没有什么变化。实体的消费量其实没什么变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巴菲特:在这个公司上我们不会,我们一股都没有卖。我现在没有任何意愿卖,也没有任何意愿买。我不愿意买是因为,目前的价格不应该值那么多钱。我不卖,一方面是流动性的问题,我们作为公司长期伙伴,不应该随意买卖。今天我们管理1730亿,如同大象跳舞。
第十个问题:能否告诉我们你对股市真实的看法?现在从很多角度看,股市都很贵了,包括市值,对比GDP,或者GNP。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