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者游丹尼:清洁家电5年内还会有两轮爆发

清洁电器是家电行业技术变革的先驱,根据游丹尼的判断,未来五年,行业依然会出现两轮爆发式增长。

作者|青翎

编辑|杜仲

过去几年,以洗地机、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清洁家电成为家电行业备受追捧的新星,然而到了2023年,清洁电器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在清洁家电行业专家游丹尼看来,今年对很多清洁家电的从业人员来说会是难熬的一年。

“2020-2021年有100多亿资金涌入行业,2022年出产品,2023年出销售业绩,如果业绩不理想,之前投入的资金可能不会复投,有些品牌就会面临解散。”

但作为扎根行业长达20年的资深从业者,游丹尼依然看好清洁家电的长远发展,毕竟清洁电器是家电行业技术变革的先驱,根据游丹尼的判断,未来五年,行业依然会出现两轮爆发式增长。

不止如此,伴随AI时代的到来,过往因为团队实力差异导致的算法实力差距将被抹平,头部企业的算法领先优势将失效,所有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

6月28日,清洁家电行业资深专家游丹尼做客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直播间,聚焦清洁家电当下的困境与转型,探索AI时代的清洁家电新变局。

观潮新消费:请您回顾一下近年来清洁家电赛道的发展历程。

游丹尼:清洁家电在2023年开年还算不错,但5月份后整体下滑严重,核心原因是市场消费意愿不强,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市场,消费低迷始终存在。

我们预判到2023年年尾,行业基本下探到底部,到了明年大概能恢复到疫情前80%-90%的状态。

今年对很多清洁家电的从业人员来说会是难熬的一年,因为今年是兑现期,2020-2021年有100多亿的资金涌入行业,2022年出产品,2023年出销售业绩,如果业绩不理想,之前投入的资金可能不会复投,有些品牌就会面临解散。

而且这两年集中爆发的产品是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这两款爆品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海外没有爆发,这就导致品牌投入的资金难以转化成销售。

但这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被消化之后,才会有更加长线的成长。

观潮新消费:您对清洁家电行业未来市场行情的研判是怎样的?

游丹尼:2005年时,本土企业基本都在给海外公司做贴牌,国内品牌再强在海外都没人买,那时候我们的技术、概念、经验都是外国的品牌方输入的。

但这几年,中国制造的能力已经不止于生产,我们的设计、研发乃至销售和品牌实力都变得更强。所以中国市场上排名靠前的都是本土企业,海外市场未来3-5年也会被我们占领。

我个人比较看好清洁电器的长远发展,它是整个家电行业里技术变革的先驱,在我的判断里,五年之内还会有两次爆发期,这个爆发规模和2020年应该差不多。

其中有几个因素值得注意。

其一是锂电池的使用。虽然眼下锂电池的使用份额在提升,但还不够高,比如中东、欧洲等市场仍有大量的替换需求,三年之内会出现一波较大的更替潮,客单价会提升,因此整体的销售金额会翻倍。

其二是带水的清洁家电,比如洗地机、扫地机器人会迎来上升期。但眼下这些产品客单价过高,如果未来能降本,这些品类在全球市场将很有前景。

目前洗地机的市场增速已经远超所有的清洁家电类目,它对标的不是扫地机或者吸尘器,而是家用拖把。如果洗地机的价格能降到三四百块,品类的普及率会显著提升。

有券商曾预测中国清洁电器的市场规模大概是4000万台,和冰箱、洗衣机的体量差不多。达到这个规模预计需要5-8年,如果单从供应链端来考量,估计2-3年就能实现。

观潮新消费:清洁电器是否能成为像冰箱、空调、洗衣机一样的国民品类?

游丹尼:其实清洁电器在海外的渗透率很高,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但中国人接受它还需要一个过程。

我从事清洁电器行业快20年,以前我家里是不用吸尘器的,因为有线吸尘器需要插电源,整个清理过程需要3-5分钟,但用扫把30秒就能搞定。

但是到了无线吸尘器时代,吸尘器的使用更方便了,随时随地都能使用,所以无线吸尘器普及率更高。

当然这也需要考虑到中国人的清洁习惯。比如中国人喜欢拖地,所以洗地机增长迅速。如果洗地机价格能大幅度下降,普及率会更高,以后可能会像欧洲的吸尘器市场一样,每家配备2-3台。

观潮新消费:两代家用电器,在市场打法上有什么区别?

游丹尼:它们在打法上的区别与时代有关。吸尘器是跟着淘宝、京东成长的,洗地机更多是依靠小红书、抖音起盘的。

观潮新消费:目前苏州清洁家电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游丹尼:苏州是全球清洁家电的生产中心,全球有60%-70%的吸尘器都是在苏州生产的,头部品牌的代工厂基本也都坐落于苏州。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苏州的产品设计能力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海外品牌如果想做清洁电器,必然要到苏州找供应链生产。

尤其是近几年跨境电商兴起,它们也与苏州加强了合作,平台上产品的售价基本能做到品牌价的2/3。

观潮新消费:苏州家电产业带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游丹尼:20多年前苏州供应链企业基本以合资为主,由外资企业输出技术,所有的环节都是手把手教学。

经过多年合作,苏州的代工厂在2010年左右已经能独立为中小品牌赋能,甚至为国外品牌做原创设计。

到了2020年前后,中国开始向国外输出新技术以及新的销售方式,比如电商平台以及直播带货等等,从而在更多方面领先国外。

有了成熟的供应体系做基础,今天在亚马逊乃至海外本地的电商平台上,中国清洁家电品牌已经能占据前列,尤其是在洗地机等新产品线上,中国品牌更有优势。

聚焦当下,每天都在变化的市场已经对科研投入、精细化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出海品牌在方方面面都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取得更大优势。如果只有成本优势,很快就会被替代。

观潮新消费:如何看待清洁家电的产业转移?

游丹尼:如果不涉及关税等外部因素,今天在中国找供应链的成本依然是最低的。即便是越南,综合成本也要比中国高10%。可以说,单看供应链竞争,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在十年以内都无法与中国抗衡。

另外,中国产业链发展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镇为单位,一个镇就是全球产业链的中心。这些产业链中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根基深厚且涉及的类别多种多样,因此短期内很难被取代。

但未来几年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未来可能需要去墨西哥建厂,从而打通美国市场。

观潮新消费:从代工厂转向品牌,成功的概率如何?

游丹尼:B转C这个问题最早出现在2008年,也就是金融危机前后,不少外贸企业开始转做内需,但多年来鲜有成功案例,根源在于TOB和TOC的产品制造和品牌运营是两套逻辑。

做代工其实很简单,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因此产品制造是整条产业链中的利润洼地。而成为品牌则需要做设计研发、品控、供应链管理,以及更前端的市场调研、宣传推广、售后等,对企业的能力边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观潮新消费:您如何看待行业目前出现的专利纠纷问题?

游丹尼:专利纠纷是行业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年我们做代工时多是客户教我们技术,但这几年国产企业已经能自主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因此在技术专利上必然存在竞争。

不光是本土品牌内部存在专利纠纷,海外品牌与中国品牌之间也存在专利纠纷,这在过去很少见,其本质还是因为国产品牌崛起影响到了海外品牌的核心利益。

一定程度来说,越是纠纷越是能证明企业实力。

观潮新消费:未来几年,清洁家电领域中哪些品牌更有机会胜出?

游丹尼:我个人认为今年行业已经进入低谷,往后会逐渐走高,但是速度不会太快,因为消费端目前不算理想,如果今年经济环境不断优化,明年会迎来爆发点。

目前行业里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策略还是比较一致,也就是尽量控制成本,保证生存,至少要活到明年。未来5-10年国内经济环境会有明显提升,但品牌首先要保证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

过去几年私域、团购、直播带货等渠道红利非常明显,不少品牌因为抓住红利赚到了钱,但现在渠道红利消退,甚至有些已经变成了“绞肉机”。

目前来看行业格局已经稳定了,没有十个亿的投入基本跑不出来,光是前期的产品研发和人员薪资都要花去大几千万,产品之后还有品牌投放、宣发等费用。

当然,“钞能力”只是一方面,它只能给你胜出的机会,除此之外,团队协作能力、产品的研发能力等也必不可少。目前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几家公司,在未来两三年内依然会占据头部位置。

观潮新消费:但论“钞能力”,新锐品牌又不如超级大厂。

游丹尼:研究公司时不能只看公司框架,比如有的公司按规模的确是行业巨头,有几千亿的产值或销售额,但某一个事业部或某一个具体项目上,它的预算是有限的,获得资源也不容易。

此外,很多上市公司有业绩压力,相比之下,新锐企业更亏得起,前面几年可以通过战略性亏损拿下更多市场份额,以便撬动更多的融资。

而国民品牌在前期可能看不上,也跟不上新赛道发展,导致决策流程慢,但它们更容易在市场平稳期凭借品牌、资金、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拿下部分市场份额。

所以对新品牌而言,如果有机会能在两三年内冲到行业头部,基本就很难跌下来,因为它的渠道、品牌已经建立起来了,消费心智更加成熟,不惧与国民品牌竞争。

观潮新消费:AI时代对清洁家电有何影响?

游丹尼:影响会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是将AI应用于产品端,大幅度提升效率。

第二个影响体现在扫地机器人这一类产品上,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不太一样,后者更像家电,但扫地机器人偏向脑力劳动,更加智能化,对团队的算法实力要求较高,比如头部的科沃斯、石头科技等品牌,它们的科研能力要更强。

但AI算法时代到来后,这种因为团队配制导致的算法实力差距可能会被抹平。

目前扫地机器人仍然不够智能,家里许多物体难以识别,甚至被称为“人工智障”,原因在于芯片的算力太低。

未来2-3年或许会出现有实力的第三方公司提供超越传统的算法能力,这样一来,原来头部公司在算法上的领先优势就被抹平了,大家会重新进入同一起跑线,到时候就会拼成本。

而且这个技术的实现难度也不高。现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人做了简单改装,即接入ChatGPT的API接口,让扫地机器人能对不同的衣服进行分类归置,成本也很低。

THE END
1.美国百年卫浴品牌加大在华投资,被仿制品困扰时,上海基层这项服务源自美国的卫浴品牌美标诞生于1875年,已由日本骊住集团收购。作为改革开放早期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美标在中国建厂始于1985年,目前在国内已设有6家工厂和1个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在全国有近600个经销商门店和家装展厅,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地标性公建项目建设。 https://www.jfdaily.com.cn/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6776&sid=300
2.给国际大牌代工的国产品牌有哪些?·第一个浮生记,位于山东青岛,是·第一个浮生记,位于山东青岛,是宜家在国内当中最重要的合作厂商。他们的小家具很有设计、有颜值,而且价格还比宜家便宜不少。 ·第二个奥马,是全球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之一,是很多外资冰箱品牌的代加工厂,价格亲民,技术质量也不错。 ·第三个孚日,全球最大的毛巾生产霸主,爱马仕、香奈儿、奥无印良品等等代工厂都https://www.360doc.cn/article/35924208_1085555321.html
3.北美市场或生变,电视代工厂如何对冲“风险”?对比来看,一些在海外没有完备产能布局的电视代工厂商则面临较大的影响。据奥维睿沃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TV代工市场中26%订单来自北美市场。然而,在一些国内代工企业缺乏足够海外产能的情况下,不少订单或转移到其他代工企业。 从主要TV代工厂北美出货量来看,2024年1-3季度,MTC(兆驰)排名第一,出货量为650万台;MO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3598126788690466/
4.新宝股份:牵手互联网品牌,发挥制造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细分市场的不断出现,国外家电企业在发展历程中纷纷通过多品牌的方式去满足不同细分领域需求,尤其是在功能多样性更为明显的小家电领域。 从目前小家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的角度看,目前以美的、苏泊尔、九阳为代表的主流小家电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接近8成的份额,剩下20%市场则由较多数量的品牌瓜分。 https://www.gelonghui.com/p/226190
5.国产电器为哪些品牌代工生产电器代工厂家怎么选 空调的品牌 在空调品牌的选择上,[_a_]应该遵循大品牌、好口碑的原则。因为大品牌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在售后服务上都有保证。 四个大牌家电的国货代工厂 首先,让我们瞩目的是小米科技。作为一家国内知名的科技公司,小米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和卓越的技术实力,成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http://fqushui.scandiatrailers.com/post/19013.html
6.打造世界发热小家电研发中心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家用电器的外商独资企业,现如今,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专业的多士炉智能电子水煲及其他小家电产品的生产厂家和研发基地之一。 推动企业从代工厂向高科技技术品牌企业转变 和众多至今仍然固守着代工生产模式的沿海企业一样,晶辉科技业曾经也是一家代工厂,从专门从事代工的生产型企业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6/19/content_3284771.htm
7.新消费品牌“百斯腾”:来自中国家电之都的“超品”顺德被称为“中国家电之都”。数据显示,家电是顺德第一支柱产业,当地拥有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3000多家,产值约占全国家电产业规模的15%。近年来,一些长期主做出口生意的制造工厂,开始同步瞄准广阔的国内市场,打造创新品牌,满足新消费需求。 爱禾科技是顺德一家主生产家用取暖设备和风扇的企业,旗下生产的取暖器和风扇长https://www.niuxuan.cn/redian/62254.html
8.十大电子代工企业有哪些电子代工厂有哪些2024年代工企业十大排行榜最新发布,十大代工企业排行榜前十名有富士康、和硕、纬创、捷普、伟创力、比亚迪、立讯、环旭、广达、新金宝。代工企业10大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电子代工厂有哪些。https://www.maigoo.com/maigoo/8198dgqy_index.html
9.公司简介全球燃气具领导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万和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543,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已发展成为国内热水器、厨房电器、热水系统专业制造先进企业,在全球拥有七大生产制造基地,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年产能超过1500万台。据世界权威独立调研机构英国建筑服务研究与信息协会(BSRIA)发布的调研结果,万和是国内仅有https://www.vanward.com/jianjie.html
10.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海尔(精选6篇)二是互联工厂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在效率上,互联工厂整体提升2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在效益上,互联工厂运营成本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升5%,厂内库存天数下降5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10天。 三、实施智能制造的经验 海尔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将为家电业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加快向数字化、网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7o93.html
11.“贴牌”ODM模式大行其道的当下,自有工厂需要何等勇气因为ODM模式大大减轻了初创品牌的品牌负重,品牌只需负责广告营销和产品销售,而设计、研发、生产则交给专业的代工厂负责,所以这种模式在产品迭代更快的3C数码、IT家电、美妆护肤等新消费品牌中特别流行。 但随着市面上代加工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美妆行业,良莠不齐的美妆产品也让ODM模式充满争议性。目前国内美妆代https://www.rbc.cn/shangxun/2022-09/09/cms1330704article.shtml
12.2022年家电行业美诺发展现状及产品力分析Miele大宗原材料采购中工厂分布:公司 70%销售在德国之外,但 70%以上产品在德国制造,保证 产品质量。截止 2020 年,Miele 共有 14 家工厂,分布在 13 个地点,其中 8 家在德国本土,其他 5 家分别在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和中国, 国外生产地类型基本为欧洲(德国周边)+家电制造能力现金的世界工厂 (中国)。 https://m.vzkoo.com/read/20220608f27e2e0ea21c8d4534d98b2e.html
13.广东昌盛电器有限公司破壁机代加工厂煮汤机代加工厂广东昌盛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家电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中国家电之都——顺德。 公司拥有5万平方米的厂房、600多名员工、具备的生产设备、精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雄厚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以及的管理团队。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将国内外先进https://www.cs1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