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飞利浦代工企业再闯IPO,自主品牌仍“不成器”?

公开资料显示,香江电器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电动类小家电产品、电热类小家电产品、电子类产品和日常家居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以代工模式营运,客户有沃尔玛、SEB、Sensio、亚马逊、飞利浦等。天眼查显示,除了创始人潘允,蕲春华钰科技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蕲春恒兴科技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也是其股东,而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也是潘允。

据悉,成立次年,香江电器就在筹备上市。2017年,香江电器与东莞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上市计划。只是,香江电器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与东莞证券合作期间,始终未递交招股书,2021年更换成兴业证券后,还是没能更进一步。2022年,与国金证券合作后,香江电器终于递交了招股书。然而,今年,香江电器和国金证券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香江电器仍没能如愿。

对于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香江电器并未对外公布。不过,这次香江电器转战港交所表明,其始终未放弃上市计划。那么香江电器这次能成功上市吗?

2.香江电器上市遇“拦路虎”?

香江电器撤回上市申请后,外界认为,撤回原因或许与其营收下滑、过于依赖代加工业务和海外市场等原因有关。而此次转向港交所,香江电器仍面临这些挑战。

招股书显示,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香江电器的收益分别为14.8亿元、10.97亿元、11.88亿元、6.14亿元。可以看到,香江电器的收益不仅没能实现稳步提升,总体还在下滑。同时,2021年到2023年,香江电器的期内溢利都在逐年增加,但2024年上半年,其期内溢利却从2023上半年的0.69亿元下降到了0.61亿元。

收益总体下降的同时,香江电器也未能摆脱对代加工业务的依赖。招股书显示,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香江电器来自ODE/OEM的收益在总收益中的占比分别为93.7%、94.4%、95.8%、96.3%,而来自OBM的收益在总收益中的占比在不断下降,2024年上半年仅有3.7%。

此外,香江电器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也比较高。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香江电器的收益基本来自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不包括中国内地)、南美洲、非洲市场,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在总收益中的占比逐年减少,分别为1.0%、0.7%、0.5%、0.4%。而海外市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或将给香江电器的业务带来一定风险。

3.小家电代工企业之“困”

事实上,近几年,谋求上市的小家电代工企业不仅有香江电器。为飞利浦、华帝、小米代工的、聚焦家居清洁和个护清洁的小家电企业德尔玛,2021年就已向深交所创业板递表,期间,经过几轮问询和审核中止,去年5月,德尔玛终于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是,德尔玛上市首日破发,截至9月30日收盘,股价为10.68元/股,总市值为49.29亿元,较上市首日蒸发约17亿元。另外,财报显示,2023年,德尔玛的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和净利润率都有所下滑。

为飞利浦、博世等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务的博菱电器,2021年计划在创业板上市,但今年2月,博菱电器发布公告表示,考虑到公司发展战略、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和政策等诸多因素,公司决定终止申请创业板上市计划。不过,博菱电器并未放弃上市,有消息称,博菱电器计划转向北交所。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博菱电器因存在多项违规,收到了来自浙江省宁波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行为可能会让公众和监管机构质疑其披露数据的真实性。

对于小家电代工企业来说,过于依赖代加工业务意味着公司利润空间有限,不仅可能影响企业上市,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企业发展,这是多家企业需要直面的挑战。基于此,已经上市的北鼎股份、新宝股份等也还在大力开拓自主品牌业务。但也有观点认为,若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不上市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未来的路如何走,香江电器已经做出了选择。其这次能否圆“上市梦”,我们拭目以待。

THE END
1.料理器哪个牌子好?2024料理器十大品牌排行榜旗下生产的炊具及生活家电产品销往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压力锅、炒锅、煎锅、蒸锅连续多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电水壶市场占有率也跃居行业第二的领先地位。 5小熊(Bear) / 中国官方旗舰店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小家电行业著名品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最具创新力网商之一,国内创意小https://www.10pinping.com/rank/liaoliqi/
2.新宝股份:西式小家电代工龙头,代工基本盘稳固自主品牌多点开花新宝股份(002705.SZ)是全球西式小家电代工龙头,客户涵盖飞利浦、伊莱克斯、西门子、松下、Kenwood、Morphy、Sunbeam等全球知名企业,可满足国际知名品牌商/零售商“一站式”采购。近年公司在国内开展多项自主品牌布局,并借力新兴电商渠道打造出爆款品牌“摩飞”。 https://www.yicai.com/news/101270479.html
3.小家电的美好,既是生活,亦是『印钞机』时至2020,站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借助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掀起小家电产业新浪潮的新时代小巨人,正跃跃欲试地加速渗透,冲击世界小家电品牌第一阵营。 从吸尘器代工,一路转型升级成为中国扫地机器人龙头,科沃斯宛如为小家电产业开启了一扇第二曲线再次腾飞的成功范本。 https://36kr.com/p/1019797939012354
4.新宝股份:牵手互联网品牌,发挥制造的价值假设3:在消费升级作用下,小家电整体市场增速保持为约12%。 对于新宝来说: 假设4:新宝为小米、网易严选等新型中低端代工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0%; 假设5:新宝代工产品出厂均价250元。 因此,根据上述假设测算,即使小米、网易严选这一自有品牌小众细分市场整体规模并非市场主流,但若在细分市场快速崛起过程中,新宝ODM代工https://www.gelonghui.com/p/226190
5.“摩飞”背后年营收上百亿的“新宝”,如何打造下一个小家电爆款?2021年初,新宝开启新一轮募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新建智能物流仓库。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新宝将建成一座超过一万平方米的立体智能仓库,对内销品牌产品进行智能管理,减少库存积压。 拥抱新消费,掀起创新小家电风潮 作为“代工大王”的新宝,订单已经源源不断。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99535810&efid=0rOPY3DsKaolaIWVDyqvfQ
6.中国小家产业电江湖风云录这场战争在中国乃至世界产业界绝无仅有,空前绝后。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美的、格兰仕牢固地占据着全球微波炉市场90%以上的份额,可谓两强并峙、超级垄断。LG、三星、惠而浦、三洋等外资品牌,在微波炉产业一败涂地,退出战斗。中国家电产业在一个单品上,第一次打败了外资品牌,并且形成了垄断。 https://www.jianshu.com/p/5f9ce7005ee6
7.新宝电器:小家电“代工之王”如何蝶变商通世界贸促未来收购老牌英国家电品牌摩飞,是新宝电器走上品牌化道路的重要一步,更是其多年来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征战全球小家电江湖的关键一跃。 靠出口起家、外销比重超70%的“小家电代工之王”新宝,产品早已叩开了欧美市场的大门,一度占据全球小家电市场10%的份额。更重要的是,代工磨炼出了新宝纯熟的技术与创新,让其逐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12/c8496945.html
8.电水壶十大品牌电热水壶品牌排行榜2024年电水壶十大品牌最新发布,电水壶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有美的、苏泊尔、九阳、飞利浦家电、荣事达、虎牌、象印、金灶、北鼎、米家。电水壶10大品牌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电水壶哪个牌子好。https://www.maigoo.com/maigoo/182shyp_index.html
9.从“小家电代工之王”到自主研发设计的“中国智造”新宝股份成小作为中国小家电行业的出口龙头企业,新宝股份一度被誉为“小家电代工之王”。但近年来,新宝股份试图改变这一形象,从纯代工向自主研发转型。 “在国际小家电市场,通过产业链重新分工,把研发设计做深做透,牢牢抓在自己手上。”新宝股份海外营销模块副总监张以飞说,尽管小家电行业的技术壁垒并不是很高,但毕竟还是有http://gxt.hebei.gov.cn/sme/gl/zzyy/896710/
10.上海企业家的困惑:为日企代工电饭煲成功,自主品牌为何遇冷?长期身处这种环境,国人对国产品牌小家电的信任度也就降低了,宁愿到日本带回其实是中国企业代工的产品。为此,他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市场抽查力度,并联合行业协会填补一些卫生标准空白,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方面。 何吉民表示,松心电器采用松下管理模式,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所以得到了松下等日企的认可。目前,国内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2381
11.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中国企业走上品牌建设之路贴牌出口,曾是格兰仕迅速做大的法宝,世界各大品牌微波炉大半都是格兰仕贴牌生产的。从最初的微波炉外贸开始,格兰仕已实现微波炉、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和小家电在欧洲市场的全面供应。过去20年里,格兰仕出口欧洲各国的家电总量接近2亿台。 格兰仕做的不是简单的代工,而是注重技术研发和海外市场。格兰仕每与一个https://news.cctv.com/2019/02/15/ARTI5vgSE7TPKNVhLJD6jerH190215.shtml
12.一家传统代工企业的转型故事中国有许多为国外客户做代工的制造型企业,这些企业如何转型是当前中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商业评论》编辑近期奔赴浙江和广东等地的制造型企业考察,发现那些有着敏锐市场嗅觉的企业家,早已在市场一线的摸爬滚打中探索出一些经验,开始了各自的转型之路。 https://www.158jixie.com/news-detail/252/25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