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小家电出海的天堂,还是噩梦?

作者:唐飞,编辑:李小天,题图来自:AI生成

如今,东南亚岛国菲律宾,正处于长达三个月的超长圣诞假期中。节日期间,家庭成员会走亲访友、聚会宴请,而熏肉、烧烤、火鸡等圣诞传统美食便成为觥筹交错间的首选,也让来自中国的烤肉机、烧烤机、绞肉机等厨用电器在菲律宾持续畅销、分外风靡。

事实上,不只是菲律宾,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家电,正在卖爆东南亚。

同时,随着传播形式的丰富,视频种草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方式。在TikTok上,一位达人录制了她制作冰沙饮品的过程。只需将冰块和果汁放入机器,接着轻触开关键,一杯清凉冰沙饮品几分钟就制作完毕。这条视频走红后,累计吸引了656.19万次观看,并直接带动了37.58万元的产品销量。

根据数据分析机构Statista的预测,2024年东南亚地区的家电市场收入将达到503.3亿美元,其中小家电市场的收入预计为168.8亿美元,印尼、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南亚小家电市场主要消费国。

另一方面,全球约70%的小家电产能都集中在中国,所以中国小家电产品出海似乎水到渠成。

那么,中国小家电出海东南亚,应该如何因地制宜、进行本地化改良?又面临着怎样的竞争格局与潜在挑战?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机遇呢?

一、东南亚小家电市场,机遇何在?

曾几何时,东南亚的家电市场主要被日韩等国的品牌占据,当地消费者对于家电的选择相对有限。

小家电品牌olayks立时的事业合伙人陈万里称,整个东南亚哈韩哈日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印尼,他们受韩流、日剧的影响比较大,对日韩的一些文化比较认可。所以很多产品,会用“日本设计”或者“韩国配方”等作为卖点,增加转化率。

身在泰国的“打工人”gogo也告诉我们,曼谷消费者比较喜欢欧美日韩的品牌,对中国品牌接受度也在慢慢提高。在泰国当地消费者心目中,中国品牌的印象还是“便宜”,不过这种性价比标签,反而帮助大家提高了接受度。

根据德勤越南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86%的越南用户倾向于购买日韩品牌大家电,64%的越南用户倾向于购买日韩小家电。

图源:kristina提供

电动牙刷、空气炸锅、筋膜枪、早餐机、电吹风……这些曾经风靡国内的爆款小家电,逐渐在东南亚市场掀起一股消费热潮。小米、美的、九阳等知名品牌,以及众多新兴的品牌,纷纷在东南亚设立分公司或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快速拓展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生活着约6.5亿人,他们的年龄中位数在30岁左右。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崛起、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都为小家电的销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气候方面来看,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高温多雨。炎热潮湿的天气使得空调、风扇等制冷类小家电成为生活必备,消费者对其需求持续稳定。同时,高湿度环境也促使了除湿器等改善空气湿度类小家电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帮助人们缓解因潮湿带来的不适。

饮食文化上,东南亚美食丰富多样且偏爱新鲜食材。果汁机、搅拌机等用于制作鲜榨果汁和加工食材的小家电备受青睐。而且东南亚多国有种植咖啡的历史,消费者普遍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小型咖啡机几乎成了必备。此外,烧烤在当地饮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使得便携式电烤炉等小家电有了用武之地。

东南亚人口密集,居住空间相对紧凑。以印尼为例,2023年居住面积30~69㎡的占比达到56.1%。因此小型化、多功能的小家电更符合当地的居住条件。比如体积小巧的电饭煲、电水壶等,既不占空间又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苏泊尔外销业务增长飞速,同比增加39.29%;新宝股份外销收入同比增长27.05%,外销营收占比70%以上;小熊电器在东南亚市场外销收入同比增长了26.66%。

以厨房小家电这个细分类为例,东南亚的消费主力产品是烹饪锅、搅拌机/食品加工机和炸锅,2023年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4%、20%、14%。

其中,空气炸锅因其“健康”、“便捷”的概念,完美契合了东南亚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高效生活的需求,成为厨房新宠。根据谷歌趋势数据,2022年东南亚地区“空气炸锅”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200%。GfK数据也显示,2023年亚太(不含中国大陆)地区空气炸锅销售额虽然增速放缓,但仍同比增加8%。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东南亚炸锅赛道的主要品牌为飞利浦、Electrolux、Gaabor等,中国品牌表现较好的是小米,在菲律宾占有7%的份额,排名第二。

图源:长江证券

不过,当对外资品牌产品进一步拆分,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品牌(包括个别头部品牌),其空气炸锅均由中国工厂代工。比如飞利浦、Ninja、Newell、RKW、SEB、Asda、Delonghi、PamperedChef等海外知名品牌的空气炸锅产品就是由比依股份代工生产的。InstantPot、Westinghouse、Princess、BlackDecker、RussellHobbs、ALDl、Metro等品牌的空气炸锅产品则为浙江天喜厨电代工,嘉乐智能则为松下、伊菜克斯、EMERIO、Lock&Lock、Mondial等海外品牌代工空气炸锅产品。

数据显示,全球约80%的空气炸锅都在中国生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产品性价比高,创新迭代和优化升级速度快。

凭借这些优势,“中国造”的空气炸锅已经迅速占领了东南亚市场。

家居类和个护类小家电情况也类似,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名列前茅。i-BuzzAsia的调查显示,2022年印尼扫地机品牌声量(指数)排行中小米排在第一,科沃斯排在第四;而在越南,科沃斯和小米分列前两位。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智能吹风机、电动脱毛仪、电动牙刷等品类也具有较高的市占率,其中电动牙刷更是格外“吃香”。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动牙刷产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约60%,也就是说全球每卖出三支电动牙刷,就有一支来自中国。

然而,在创造辉煌的同时,焦虑也在蔓延。

二、卷到极限,焦虑初现

目前,国内小家电供应链的集中度较高,形成了以广东、浙江、山东等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但是,高度集中的产业生态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集聚效应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原料相似、工艺相近,加上产品功能相差不大,小家电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明显。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品牌不惜采取恶性竞争手段,如降低价格、压缩成本等。一位小家电业内人士表示,有句话叫“各领风骚三五年”,但是小家电行业可能只是各领风骚三五月。一款产品火了之后,别人就跟风,跟风了之后就造成这个产品的红利期消失,产品的利润急剧下滑,一下滑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就结束了。

因为小家电本身技术门槛较低,所以也确实比较容易被“复制”。很多企业每天就是不断地开发新品,然后新品被复制,又复制别人的新品,在自己开发和复制别人之间反复横跳,形成一个疲于奔命的恶性循环。

图源:艾瑞咨询

陈万里称,定价策略决定了的成本空间,成本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感和质量。在线上,消费者还可能还会被这种美化过的图片骗到,但整个东南亚的线下消费仍然占80%,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品牌,在印尼线上占比10%不到,大头还是线下。在线下真实触摸了产品后,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差别。所以单纯卷价格其实是没啥意义,只会优胜劣汰,把自己玩死。

图源:香江电器招股书

产品生命周期短还会导致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几乎90%收入都来自外销的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江电器”)就在招股书中明确指出“维持恰当的存货水平对我们业务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招股书显示,今年前六个月香江电器的存货就已经超过了2023全年,总额达到2.55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也从去年底的71天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76天,这一数值已经严重高于2024年H1小家电上市公司存货周转天数的均值56.7天。

以泰国为例,目前Meta的平台转化率最为理想,大概能达到五分之一。与其他数字平台相比,品牌可以在Meta平台上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新买家,今年最低的用户触达成本能做到每位3.9美元(134泰铢)。但是在两年前,这个成本可能用不了0.5美元。思佳举例称。

九阳股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内外销售毛利率差距明显,公司国内市场的毛利率保持在30%左右,而国外市场的毛利率仅有10%左右。

最后,各电商平台高涨的佣金比例,给卖家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

Shopee马来西亚佣金上涨。图源:Shopee卖家中心

8月1日,Shopee率先行动,提高了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站点的佣金费率,其中马来西亚站点的卖家佣金费率更是涨至15.12%。Lazada紧随其后,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交易费用,特别是数码产品类目的佣金费率高达20.5%。TikTokShop也于9月份提高马来西亚站点多个产品类别的佣金费率。

一系列举措直接加剧了小家电跨境卖家的成本负担,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

从市场竞争来看,东南亚市场已不再是蓝海。中国小家电品牌既要应对国际知名品牌在技术和品牌声誉上的优势压力,又要和当地品牌在价格和本土渠道关系上进行角逐,在这场混战中,谁将胜出一时难以下定论。

三、破局之路与未来展望

如gogo所言,很多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印象仍停留在“便宜”这一关键词上,大部分出海小家电也徘徊在“有品无牌”的窘境中。

去年年底,海外媒体MarketplacePulse发布的《2023年美国电商市场年度回顾》将中国商品出海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madeinChina”,产品虽在中国制造,但消费者并不关心其产地;第二阶段是“soldbyChina”,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这些产品通过中国商家之手销往全球;第三阶段则是“marketedbyChina”,即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同时,把自身品牌也带到消费者面前。

图源:MarketplacePulse

在这个趋势下,随着品牌意识增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孵化自己的品牌。以代工为主的香江电器孵化出了自有品牌Weighmax(威麦丝)、Accuteck、Aigoli(艾格丽)等,新宝股份运作的自主品牌包括MorphyRichards(摩飞)、Donlim(东菱)、GEVILAN(歌岚)等;北鼎股份也有自主品牌北鼎(BUYDEEM)。

另一方面,各品牌也在尝试将产能布局到全球更多地区。去年新宝股份在印尼建立的首个海外工厂;今年8月,海尔智家在泰国的工厂举行奠基仪式;莱克电气、富佳股份等一批吸尘器企业也在越南设厂,还间接推动了当地马达、纸箱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这种布局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家电业内人士表示,产能外溢的另一个表达方式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多国布局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风险,同时也能帮助品牌快速融入一个新的市场。

并且,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北美市场的关税等贸易壁垒会进一步增加。在东南亚设厂,是绕开加征关税、持续触达北美市场的关键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多国实际上已经不再具备什么成本优势了。

以越南为例,目前越南工人每月薪酬约3000元人民币,而“小家电产业集中地”浙江慈溪一带的工人每月薪酬约6000元人民币,人工成本可以节约一半。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越南的土地成本与物流成本正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越南工厂每平方米的月租金已经攀升至4美元,换算后约为28~29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浙江慈溪一带的厂房每平方米月租金仅约15~16元,越南厂房租金近乎是国内的两倍。航运费用也大幅提高,从宁波到越南的集装箱标箱的海运价格,已经从原来的每柜300美元飙升至1000美元。

面对诸多问题,业内的共识是向“创新”要增长。《基业长青》一书中,作者詹姆斯·柯林斯(JamesC.Collins)也写道:“远见,是成功企业的前提;创新,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

这种创新体现在两方面,一类是技术创新。以空气炸锅为例,在全球范围内,因为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及文化的差异性。在基础功能性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基于“精准温控”(影响食材兼容性、加工口感)、“加热效率”(影响使用寿命、加工口感)等核心功能的升级是各家品牌方的努力方向。

除了产品功能上的创新,还有一类情绪价值上的创新。比如做成各种可爱样式的充电小夜灯,在提供照明功能的同时,还承担这一部分装饰摆件的功能;而设计成鸭子和大象形状的自动洗手液机,也是通过在外形上的革新带来更多有趣的体验。

陈万里预测,未来3~5年内东南亚小家电市场依然是百花齐放的状态,品牌会有自己的市场份额,白牌也会有白牌的渗透空间。

家电出海是大势所趋,家电板块与人口红利/地产政策挂钩紧密,东南亚地区人口、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营商政策相对友善,给予家电市场良好发展空间。

小家电板块则更加考验企业运营的能力,受益线上渠道红利,叠加产品创新力带动品类渗透率提升。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产品创新、营销渠道拓展、品牌建设和服务优化,中国小家电企业在东南亚市场逐步站稳脚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为全球小家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这条破局之路将继续延伸拓展,向着更广阔的市场迈进。

参考资料:

[1]《全球视野看家电之东南亚:冉冉升起的新星》,长江证券

[2]《2024年海外小家电市场研究报告》,艾瑞咨询

[3]《2024全球小家电市场洞察报告》,大数跨境

[4]《2023小家电出海趋势洞察白皮书》,BeyondClick

[5]《直击广交会:慈溪小家电企业纷设东南亚工厂,中国制造仍难替代》,第一财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长虹美菱:家电行业将由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金融界7月12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长虹美菱提问:请问如何看待家电行业出海代替出口? 公司回答表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家电出海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寻求增长、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随着产品力提升与全球化产能布局,未来中国家电行业在出海形式上将由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TNCPU20519QIKK.html
2.家电外销景气度提升小家电“出海”成绩亮眼消费日报除了传统的白电、黑电外,小家电企业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新品类来满足市场需求,如清洗机、割草机、厨余机、智能垃圾桶、投影仪等,这些新品类为企业在海外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借助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这类企业在推进品牌全球化战略方面进展迅速,并通过提升产品力和本土化策略,增强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http://dzb.xfrb.com.cn/mobile/Qnews.php?id=60576
3.小家电“出海”记:打造产品力扬帆拓市场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国证券报》4日刊发文章《小家电“出海”记:打造产品力 扬帆拓市场》。文章称,“我们从一开始就是‘两条腿’走路——2016年,公司成立;2017年,产品研制成功,同步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基本算得上是国内第一批‘出海’的扫地机器人品牌。”石头科技高级副总裁程飞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143332937886111&wfr=spider&for=pc
4.小家电品牌出海正当时:解读小家电创意广告素材差异化攻略全球小家电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欧美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小家电品牌出海提供着丰富的机遇和挑战,品牌专业化成为产品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DTC模式为品牌数字化提效并帮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有效沟通,正成为出海品牌的新增长点。结合以上背景,飞书深诺专业创意团队CreativeWoo将以小家电品牌出海为切入点,讲解DTC模式下品https://www.meetsocial.com/knowledge-detail/45.html
5.小家电品牌通过网红营销成功出海,背后的营销“套路”是什么海外市场的小家电订单正源源不断涌来中国,许多国产家电制造品牌都背靠供应链,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流程,产品物美价廉。随着“宅经济”的兴盛和对于时尚生活日益增多的需求,小家电类出海DTC潮牌将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陌生品牌进入海外市场,品牌如何在线上展露头角,成为DTC新锐? https://blog.csdn.net/shenlikun002/article/details/122594924
6.家电界网红空气炸锅出海,能否复制大品牌创造的神话目前,小家电品牌出海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通过收购,或者与国外企业合作打开渠道。比如利仁,就与澳大利亚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疫情带来的红利短时间内推动了小家电市场的高速增长,但目前来看,我国小家电行业依然存在着产品质量参差、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在研发、品牌、新模式等方面继续加码,在学习国外https://www.amz123.com/thread-904241.htm
7.国内小家电风靡全球,跨境电商助力国产品牌占领海外市场国产小家电的出海之路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外贸政策的放开,彼时的小家电企业开始试水外贸业务,国产小家电自此走出国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小家电的外销采取的是 OEM 模式,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直到千禧年后,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小家电产业带送去两次重要转变。第一次是 2000 年左右,阿里巴巴国际站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6147.html
8.出海力量博菱电器:“小家电”出海“大市场”甬商网出海力量|博菱电器:“小家电”出海“大市场” 乘势“破海” 博菱电器在厨房电器领域深耕多年,它是多个欧美一线大牌,以及多家国内跨境电商大卖的供应商。其中,博菱电器的第一大客户是Capital Brands,旗下小家电品牌产品包括Magic Bullett等,在BestSeller榜单长期霸榜。同时为飞利浦、博世等国际知名小家电品牌商提供研发、http://www.chinayongshang.com/newsd-gid-4-nid-1357.html
9.中国小家产业电江湖风云录2002年到2013,小家电行业的黄金十年发展期。通过10年发展,中国小家电企业形成了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在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构筑了核心竞争力。欧美日韩著名小家电品牌,退居一隅;中国小家电品牌欣欣而向荣,如启明之星,星光熠熠。 2、 “灶台产品”机会,造就小家电产业级大单品。 https://www.jianshu.com/p/5f9ce7005ee6
10.从出口格局变化看行业投资机会家电:2023年以来,随着海外通胀改善+库存走低+需求回暖,家电出口金额连续13个月保持正增长。中长期来看,家电品牌+供应链出海,有望构筑长期竞争优势。 纺织服装:需求端,美国服装需求稳健、库存良性,国际品牌终端销售稳健&去库顺利。供给端,纺织品及服装出口稳健,头部制造企业接单稳中向好。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6709
11.东南亚小家电市场发展迅猛,中国龙头卖家纷纷“入局”小熊电器成立于2006年3月,产品包括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及其他小家电,海外业务包含三个板块,ODM 传统代工业务、自有品牌出海和跨境电商;小熊电器在东南亚主要为自有品牌出海,业务占比逐步在提升,主要以经销模式切入。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海外业务营收为1.8亿人民币、占总营收的4.36%,线下渠道营收占比为14.6%。202https://www.chuhai-club.com/article/72596.html
12.霸榜海外,狂销上亿!2023年这些出海品牌火了更多详情请查看《亚马逊VC大卖做到百亿市值!小家电出海有多挣钱?》。 四、美妆个护 1、Colorkey 品牌方舟了解到,Colorkey成立于2018年,聚焦Z世代,并定位于潮酷彩妆品牌,主张“Dare to be different ”的品牌理念。 Colorkey出海初期,也沿用了国内的极致单品策略,围绕唇釉这一品类,重点打造爆款,将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复https://www.brandark.com/t/xOuYZIAq
13.疫情第三年,品牌出海东南亚的时机越来越成熟Shopee虾皮电商平台与很多品牌一样,本地化服务体验也是石头科技看重的。大概在2020年,石头科技根据东南亚不同市场适配了多个语音包。产品开机时不仅能听到英语指令,还能听到菲律宾语、越南语、泰语等本地化语言。另外,相比其他小家电品牌,石头科技还会给本地消费者提供2-3年的质保,后期还有以旧换新的服务。 https://shopee.cn/news/7/1194
14.家电行业出海专题分析报告:产销一体,品牌.pdf产销一体,品牌崛起 家电行业出海专题报告 |2021.7.15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从本土出发的中国家电龙头企业,其综合竞争力优势冠于全球,在2020 年以 来的全球疫情冲击下愈发凸显。中国家电企业具备供应链、研发投入、企业管 理等优势,现已完成全球产能和渠道布局,料将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得益于业 务与投资者的国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15/8065123123003121.shtm
15.推荐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美的集团等品牌出海的白电龙头股投资在库存稳定后,家电出口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投资建议方面,推荐品牌出海较好的白电与清洁电器龙头海尔智家(A/H)、海信家电(A/H)、美的集团、石头科技、科沃斯,以及外销占比较高,受益于出口恢复的小家电龙头新宝股份、苏泊尔、比依股份。风险提示包括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海运费大幅波动和海外需求持续恶化等。https://stock.hexun.com/2023-11-13/211103591.html
16.盘点出海的20家智能家居品牌家庭清洁类小家电成为重要增长引擎,是第四个趋势。由于清洁频次的增加,能够解放双手的家庭清洁类产品需求旺盛,例如扫地机器人等,也是可供重点布局的品类之一。 最后一个趋势是中国出海品牌已经从贴牌生产逐渐走向自主品牌,并通过数字化营销实现差异化的品牌表达。除了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投入,企业还需要洞察海外消费者的https://cn.equalocean.com/analysis/202307141040164/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