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日本家电品牌被收购日本企业巨头真的败了吗?→买购网

当年日本家电品牌的辉煌,依然令人记忆犹新。如今,松下裁员、东芝裁员、日立裁员、三洋转售、夏普变卖……种种关于日企不行了的消息,似乎都在预示着日本家电品牌的集体衰落。日本家电企业真是因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而被揍的满地找牙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日本家电衰落的背后故事,日企真的不行了吗?日本家电高管:“我们最怕的是,消费者对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做家电的时代。”

辉煌往事:

三洋电机于1947年在日本大阪创立,从自行车用照明灯开始,三洋依次进军收音机、洗衣机、电视机等领域。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三洋已确立了其家电巨头的业内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具备了日本电器企业的明显优势——精细的生产质量控制、完备的零配件供应等,三洋开始为其他企业代工生产,这为三洋在短期内创造了巨额利润,与同时期其他日系家电企业的苦苦挣扎相比尤为抢眼。

现状:

辉煌了60年后,三洋终于到了分拆旗下业务的时候。2007年5月,通用电气获得三洋电机信贷公司全部股份;2008年11月,松下宣布收购三洋电机;到了2010年8月,松下获得三洋电机80.77%股份,之后将三洋完全子公司化;2011年3月,拥有57年上市历史的三洋电机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三洋电机最后的股份于2015年3月31日正式转让生效,接手方为一家投资基金。如今,三洋已成历史。

夏普于1912年由创始人早川德次创立于大阪,1912–1917在创业中发挥创意才智,凭借活芯自动铅笔壮大事业。1915年,发明了早川式活芯铅笔,产品紧随当时的流行时尚,事业盛极一时。1924–1949在大阪东山再起,引领日本收音机时代。1950–1958批量生产日本第一台国产电视机。1959–1969推进综合家电制造厂商化。1970–1974向综合电子企业转型。1998–2003在“液晶电视宣言”的指导下,液晶电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拓出新市场,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独一无二企业。

2013年1月出售美国总部大楼(约合7.7亿美元)。2013年2月出售东京品川区NBF大崎大厦(约合12亿美元)。2014年2月出售东京品川区御殿山部分地产,包括旧总部大厦(约合1.47亿美元)。2014年7月出售东京港区总社SonyCity(约合4.9亿美元)。2014年,索尼将个人电脑业务连同“VAIO”品牌一起出售,剥离连续亏损10年的电视业务。2016年4月,索尼发布了一份截止至2016年3月31号的上财年先期报告,索尼在过去的一年中净利润达到1478亿日元(约合13.1亿美元)。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8年,并开始生产灯泡插座以及双灯泡用的旋转式插座。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松下引以为傲的还有其专利数量和强大的自我开发能力,其家电产品的自有元件利用率高达80-90%以上。其未在大陆投放的笔记本ToughBook以及VIREA电视手机在日本声誉在外。松下是首个日本手机厂商销量过1亿台的厂商,P905i、P906i手机红遍了日本本土。

2011、2012年连续巨亏,净亏损达404.8亿元,其中电视连续6年亏损,白电份额也在急剧萎缩。并且,松下先后退出在厨卫电器、燃气台灶、嵌入灶、热水器等领域的中国市场,放弃了等离子电视业务。2012年11月23日,美国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把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日本家电巨头松下公司决定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将半导体部门人员裁减一半,同时出售其海外企业和部分国内工厂。

东芝公司创立于1875年7月,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台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芝从一个以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转变为包括通讯、电子在内的综合电子电器企业。进入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成功从家电行业的巨人转变为IT行业的先锋。

从以上对于日本彩电业的分析和梳理来看,这些昔日的日本巨头们真的败了吗?事实上,在彩电业之外,不少日本企业在近几年正重新调整战略,再次出发,而这可能值得上述“败走麦城”的企业借鉴和学习。

有数据显示,日本彩电品牌2013年的全球份额为23%~24%,2014年只剩下18%;相比之下,中国彩电品牌2014年的全球份额达到25%~26%,比上年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而韩国彩电品牌的全球份额则从2013年的35%,跃升至2014年的37%~38%。在日系彩电逐渐退出市场之际,国产彩电能否抓住机会、瓜分日系留下的市场份额呢?

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日本家电企业真是因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而被揍的满地找牙么

估计事实要令热血沸腾的你失望了。

更接近于真相的事实是:因为家电不赚钱了,所以日本人主动不干了。一如当年IBM把PC制造甩给联想一样,当时我们也有过类似的欢呼——IBM不行了,被中国制造彻底干趴下了。

欢呼犹在耳边,事实却是IBM们依然挺好的,倒是当初的那个胜利者看上去一直陷于多事之秋。事情就是这么残酷。当IBM、松下、东芝们诱人接盘的时候,我们习惯性认为它们是在溃败。

事实上,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索尼、三星、LG、日立、飞利浦就是生产电视、冰箱的厂商。这一根深蒂固的印象影响了我们对于他们转型是否成功的判断。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日系品牌手机虽然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手机摄像头大多产自索尼,风靡全球的iPhone浑身上下有一半的元器件来自日本制造商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日本某家电企业高管曾向外界表示,“我们最怕的是,消费者对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做家电的时代。”

THE END
1.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问答集锦多元化、全球化、智能化、消费分化为 发展趋势。一、全球化: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家电品牌加速出海 1.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3713203475260
2.cechinaifa全球活动广州国际电子消费品及家电品牌展Tiengruoi TV trc tiê?p bo?ng ?a? h?m nay - Link xem bo?ng ?a? trc tuyê?n online miê?n phi? - Tiengruoitv pha?t so?ng ha?u hê?t ca?c gia?i ?a?u ln nho?.http://www.cechina-ifa.com/
3.全球家电公司2024中报排名财富号2024H1家电企业全部数据 (此表已更新) 二、国际家电巨头简介 (1)开利全球 开利,空调的发明者,全球空调霸主。空调是电器中最赚钱的版块。 但是开利的业务很多,供暖、通风、空调、制冷、消防和信息安全产品。 但是从报表来看,主要贡献还是暖通空调(HVAC)。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0909201836144816100
4.国际小家电巨头JS环球生活,能继续“两开花”吗?“两开花”小家电巨头 如果说JS环球生活的名字对于很多人说上去有点云里雾里的话,将公司名称“JS”分拆后,公司经营状况及业务范围或更明了——JS环球生活英文名为JS Global Lifestyle,于2018年在开满群岛注册成立,在今年3月24日之前,公司名字其实一直称为JY-Shark Company Limited。 https://m.gelonghui.com/p/331655
5.家电巨头美的淘金印度拓展国际市场家电巨头美的淘金印度拓展国际市场 美的电器于1月6日晚发布公告,美的拟投资和拓展印度空调市场,并已与开利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在印度家用空调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及美的部分轻型商用空调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将全部整合成一家公司。据美的方面透露,新整合的公司投资额约3300万美元,其中美的投资约2000万美元,控股60%;开利投资https://g.pconline.com.cn/x/242/2680472.html
6.美的国际总裁付鉴会晤美家电分销巨头Almo来自家电圈V美的国际总裁付鉴会晤美家电分销巨头Almo 美的国际总裁兼美洲区域总裁付鉴,接待了到访的美国家电分销巨头Almo Corporation高级副总裁Jack Halperin等团队一行。过去3年来,美的集团与Almo完成全品类的家电产品https://weibo.com/1653387812/OCTSwieGg
7.2024年家电连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一、国际家电连锁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家电连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家电连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产业发展格局分析 一、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产业发展分析 二、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兼并重组分析 三、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产业发展特点 第四节 2023-2024年主要国家地区家电连锁产业发展分析https://www.cir.cn/3/80/JiaDianLianSuoWeiLaiFaZhanQuShiY.html
8.家电三巨头的危与机在如此强劲有力的宏观面数据支撑之下,2021年的中国家电行业迎来新动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提升生活质量的高端家电产品极具发展潜能。 但来到2022年,市场变化、国际形势等内外部因素,也让整个行业陷入新的困境之中。 近期,中国家电三大巨头:美的、海尔、格力,分别向各自的投资者交出了他们2021年的年度报告、2022年一季度https://www.huxiu.com/article/557246.html
9.海尔宣布入局分布式:家电四巨头齐聚光伏,跨界光伏真的能赚钱吗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家电巨头正加速向光伏领域挺近,目前除海尔以外,格力、TCL、创维、康佳等企业已先后宣布切入光伏赛道。 作为较早进入光伏领域的品牌,格力选择的路径是“光伏+家电”,并于2012年启动“光伏空调”项目,开始研发基于清洁能源的颠覆式零碳空调系统技术。2013年,格力电器自主研发了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10000.html
10.财经猎豹丨巨头鏖战全屋智能,科技派和家电派谁能胜出?此前,华为和小米早已在智能家居生态方面持续布局,而从苹果、亚马逊这样的国际巨头到国内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无不将智能家居作为发力重点。IDC 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约 1 亿台,同比增长 13.7%;全年出货量预计达到 2.3 亿台,同比增长 14.6%。https://www.xdkb.net/p1/js/20211031/226757.html
11.欧洲知名家电巨头施耐德宣布破产,暂停支付所有款项据壹航运最新获悉:法国当地时间7月4日,有着30年历史的欧洲知名家电品牌商--施耐德(SCHNEIDER CONSUMER GROUP)向所有供应商发出通知:由于经济危机导致资金紧张,无法继续支付货款,宣布进入破产保护。 官方资料显示,施耐德(SCHNEIDER CONSUMER GROUP)成立于1994年,是法国知名家用电器的品牌商,销售遍布欧洲和亚洲。其产品涵盖https://www.oneshipping.info/newsinfo/7398563.html
12.“家电三巨头”业绩企稳营收7794亿增2.5%美的市占率第一格力成百三巨头净利合计688亿增6.27% 2022年疫情之下,我国家电行业的外销和内销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2022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为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 由于家电出口受到全球通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额有所下降。2022年https://zlsq.hvacr.cn/Pages/ArticleDetail.aspx?aid=26594
13.美的国际化路径分析案例分析部分国际经济学专业.docx(3)并购或合资方式,全球化进程加速美的通过早期贴牌加工的方式实现了一定的资本与技术经验积累,进而通过海外投资建厂的方式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向国外消费者输出自身品牌。但是,美的不论在企业管理水平上,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与品牌全球知名度方面,都与国际家电巨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了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8/5344233244003320.shtm
14.美的国际化路径分析案例分析部分国际经济学专业(3)并购或合资方式,全球化进程加速美的通过早期贴牌加工的方式实现了一定的资本与技术经验积累,进而通过海外投资建厂的方式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向国外消费者输出自身品牌。但是,美的不论在企业管理水平上,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与品牌全球知名度方面,都与国际家电巨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了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2610569.html
15.美的收购东芝日本“白电三巨头”一天内两家易主中企买来值不值?继鸿海精密工业3月3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斥资3890亿日元收购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权后,当日晚间,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经交易双方协商一致,美的拟以自有资金约 537 亿日元(约合 4.73 亿美元)收购东芝所持白色家电业务80.1%股权。至此,日本“白电三巨头”中的两家在一天之内易主。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6_03_31_3556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