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浪奔涌,这些风云人物,从跟随潮流到把握潮流……

(四)花开两朵分化演进成就行业双壁

殊途同归家庭作坊走向国际集团

(五)各领风骚三十年

正泰专业化整合市场&德力西多元化并购

(六)外企入华三巨头占据高端市场

产业升级国产品牌亟待再突破

(七)物联网催生新行业

从MCB到iMCB,智慧微断应运而生

(八)长风破浪会有时

创新探索义无反顾,柳暗花明引领行业

(九)新基建新时代

(一)

神奇密码:1984

在科学史、艺术史和商业史上,当一个流派或国家正处于鼎盛的上升期,便会在某一年份集束式地诞生一批伟大的人物或公司。在中国企业史上,这个伟大的年份便是1984年。——吴晓波

1984年1月24日,王石骑着自行车途经深圳国贸大厦,看到警车正在为邓小平视察而清场。王石感叹:“小平来了,我觉得干大事的机会到了。”

1984,呈现了商业力量的初兴,一切看上去生机勃勃。

1984年,对于中国而言,是骚动而热烈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产生了许多至今依然举足轻重的商界大咖,包括后来赫赫有名的企业家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刘永行、刘永好、南存辉、郑元忠、马胜利、潘宁、李东生、李经纬等等。

1984——

这一年,33岁的王石用自己贩卖玉米赚到的第一桶金在深圳创办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后于1988年更名万科。

这一年,45岁的李经纬创立“东方魔水”健力宝,该品牌一度是体育赛事上最为抢眼的品牌之一,甚至出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

这一年,35岁的张瑞敏上任濒临倒闭的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如今他所带领的海尔已经成了中国家电行业的神话。

这一年,40岁的柳传志从中科院计算所出来代理IBM大型机的中国销售,在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内开启了他的事业。

这一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李东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机仓库开辟了自己的工厂,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这便是TCL的前身。

这一年,张近东刚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南京市鼓楼区工业总公司工作,几年后,他凭借10万元资本创办了苏宁电器;与他同一个夏天走出校门的浙江大学毕业生史玉柱,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不久南下深圳,开始了一段高亢而悲壮的创业生涯。

这一年,胡成中和南存辉共同投入5万元创办乐清县求精开关厂。如今,由求精开关厂发展而来的正泰和德力西已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两家企业。

细究1984年前后的这代企业家,他们都具有不安分的特性和冒险精神,不愿按照既有的轨迹生活,具有敏锐的商人嗅觉,很快从政治大气候中嗅到变革的节奏。

(二)

中国电器之都:柳市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们的勇气与机遇是改革开放赋予的,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也是改革开放赋予的,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如今的正泰。”——南存辉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嗅觉灵敏的温州人率先开始行动。

温州乐清的柳市,领改革风气之先,被誉为“温州-台州”模式的发源地,如今是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中国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小康建设十佳镇。柳市这个小镇,如今已拥有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等知名品牌。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柳市隐藏着上千家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家庭作坊,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低压电器产地之一。

谁也没想到,一个鞋匠和一个裁缝,组合进入这个领域,一路攻城略地,成就了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的王者。

胡成中14岁辍学,“子承父业”跟着父亲学裁缝。1978年,17岁的胡成中加入到了温州“销售大军”中,辗转全国推销电器、开关,而比胡成中小两岁的南存辉也在修鞋之余,和朋友一起合伙租店面卖起了电器。

南存辉回忆,“初二的时候,那时我13岁,离毕业还有15天,父亲因为意外腿部骨折,可能要休息一两年,而母亲身体一向虚弱,作为长子,照顾弟妹、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我的肩上。”辍学后,初中没毕业的南存辉当上了小鞋匠。

80年代,柳市最为有名的是后来以投机倒把罪被处治的“八大王”。

1982年初,“八大王”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

1983年,政策放宽,“八大王”被羁押的人员中有的无罪释放,有的被取保候审。

1984年4月,温州被确定为我国沿海十四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政策进一步放开。

胡、南二人同时萌生了自己做电器的想法。

(三)

大浪淘沙吹尽狂沙始到金

1984年,23岁的胡成中与21岁的南存辉正式注册成立“求精开关厂”。

取名“求精”,因为那时市面上电器产品质量太差,他们要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二人各展所长,胡成中有客户资源,主抓对外销售,南存辉有些技术功底,负责研发和生产。

胡成中和南存辉是同窗同学。早年他俩在柳市小学读书时,南存辉是班长,胡成中是体育委员。

求精开关厂最早时股东有三人:胡成中、南存辉、还有胡成中弟弟胡成国。

“刚开始办厂其实很难,因为自己什么都不懂。技术不懂、质量不懂,市场在哪里又不知道。没有设备、没有技术、没有人、没有资金,万事开头难,让人伤透脑筋。”南存辉回忆说。

南存辉从上海人民电器厂挖来退休工程师王中江等人,并利用民间借款办起了当时国内民营企业第一家热继电器检测室,并拿到温州第一张由当时的机械工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1989年,质量低劣的柳市低压电器遭全国抵制。1990年,国家七部局联合省、市、县组成工作组来柳市蹲点打假,历时5个月,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被勒令关闭,1544个家庭工业户歇业,359个旧货经营执照被吊销。

而求精开关厂经过审查一切合格,工作组眼前一亮。温州、乐清两级政府也给予求精厂支持和重视。

在优胜劣汰大潮中,质量得到保障的求精开关厂,迅速发展壮大。

(四)

花开两朵分化演进成就行业双壁

“成长路上布满一个接一个的分岔路口,考验当事人的智慧、性情、价值观,看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同的叉路通向不同的未来分岔集合,当然不能说永远没有殊途同归的可能,不过更多的情形,是把企业家人生和公司的命运,岔到天南地北,让人感叹造化弄人。”——南存辉《步履正泰:南存辉亲述创业史》

1990年,“求精开关厂”分为两个车间,总资产200万左右,产值做到1000多万。双方也各有亲戚、朋友进入管理层。南存辉与胡成中在一些经营决策问题上偶有争议。于是就分家了。

胡成中喜欢热闹,一看到机会就上,南存辉则个性沉稳,做事好专一。

柳市另一家品牌巨头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对胡、南二人有过评价:“南存辉大气,胡成中聪明”。

1991年,南存辉创办“正泰”,取意“正气泰然”、“三阳开泰”。而胡成中这边,创办了德力西电器,立志赶超德国西门子。

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正泰营收805亿元,排名256位;德力西营收598亿元,排名327位。

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南存辉上榜身家16亿美元,胡成中以11亿美元财富上榜。

(五)

各领风骚三十年

正泰专业化整合&德力西多元化并购

正泰——

1991年9月,南存辉与自己在美国的妻兄黄李益合资,后者融资15万美元,成立了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

此后,南存辉又把自己的弟弟南存飞、外甥朱信敏和妹夫吴炳池以及另一位亲戚林黎明揽入正泰成为股东,完成了正泰的基础构建。此时南存辉个人股份从100%稀释为60%,其他几位家族成员占40%。黄李益所融资金名为投资实为借款。

1993年,正泰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多万元。

南存辉在摸索中发现,家族企业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无法更多更好地吸纳和利用优秀外来人才。

1994年2月,正泰集团组建,成为温州地区同行业的第一家企业集团。正泰的股东增加到40名,而南存辉个人的股份下降到40%左右。

在当时这种颇不被人理解的做法带来的结果是,正泰整合大量的社会资源,净资产从400万飙升至5000万元,南存辉个人财富在3年间增加20倍。

1996年开始,南存辉数次在集团内进行股权结构改制,将自己的股份一再稀释。

1998年,南存辉突破阻力,决定弱化南氏家族的股权绝对数,对家族控制的集团公司核心层(即低压电器主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最优良的资本配送给企业最为优秀的人才。正泰的股东增加到100多个。

至此,正泰集团初步形成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等支柱产业,资产规模达到8亿元。南存辉个人资产超2亿元。

南存辉通过对自我股权的不断稀释,使得正泰的总资产由创业时的200万元变成了31亿元。正泰集团拥有八家核心子公司和50多家分公司。只占20%多股权的南存辉的个人资产也膨胀了无数倍。

80年代末、90年代初,柳市镇的低压电器是通过数万名直销商在全国进行销售的。这些直销商采用“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将产品直销给全国各地电器用户及零售商店。

经过几年的市场磨练,数万名直销商中成长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经销商。正泰采用合股、加盟等多种方式将这些游商变成坐商,逐步形成2000多家正泰专营店。

这些专营店遍布全国各地,深入每个县城。

通过这些专营店,正泰销售额迅速增长,2004年达到119亿元。

2006年,正泰进入光伏产业。

2010年1月,正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低压电器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

2012年,正泰收购上海新华控制集团。

2015年,正泰发起成立温州民商银行、浙民投。

2017年,正泰建立集团研究院。

德力西——

1991年6月,胡成中以股份合作形式和7位亲戚朋友一起组建了温州徳力西电器实业公司,设立了董事会,主要生产各类型的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

1992年,胡成中与台商董国武共同投资兴办温州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1万美元。该公司引进国外生产线,投产新产品,马上进入赢利状态。

随后,胡成中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加快投资、合资、兼并的扩张步伐。德力西股份集团发展为典型的家族式民营企业。

1996年以前,德力西一直走在正泰的前头,是乐清当地“招牌企业”。到1999年,正泰销售额反超德力西。

超过正泰一直是胡成中的心结。

德力西从1998年开始走上多元化道路,在再生资源领域、房地产和并购国内企业上多有动作。但多元化没有实现德力西赶超正泰的夙愿。

2000年,德力西挺进新疆,整体兼并收购了多家国有企业。

2003年,德力西涉足地产物流产业。

2004年,德力西和北京物美集团、安徽南翔集团和河北新奥集团联手,成立“德美奥翔投资有限公司”,打算投资500亿元到600亿元,在全国兴建20多个综合物流园区。

而后,物美董事长张文中遭调查,胡成中的物流园区梦想搁浅。

2005年,德力西进入环保工程领域,在台州、温州等地建设环保项目。

2006年12月,德力西和全球500强企业法国施耐德电气成立了合资公司。

此前,施耐德一直想和正泰合作,因为南存辉始终坚持品牌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两家企业谈了十多年都未谈成。

2009年1月,德力西成立控股集团公司,将集团名下的私募基金,部分全资、控股、参股的股权类资产和其他形式资产转入控股集团公司,在民营企业中率先成为一个集资本营运、品牌营运、产业营运为一体的大型集团。

2011年,德力西集团以4.22亿元入主上市公司广东甘化。同年,德力西即成立广东德力光电,进军LED产业。德力光电2012年—2017年累计亏损5.31亿,最终卖身母公司德力西集团,从上市公司剥离。

2016年,广东甘化又试图通过收购智同生物51%股权进军大健康行业,但该交易最终流产。

2018年,广东甘化先后收购沈阳含能金属材料和升华电源两家军工企业。

(六)

外企入华三巨头占据高端市场

电气三巨头西门子、施耐德、ABB分别于1872年、1987年、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的地。那时的正泰和德力西,一个忙于发展加盟商,一个忙于多元化扩张,还来不及警惕新的市场变化。

施耐德——

施耐德进入中国市场后,通过对客户需求和自身优势的分析,成功将产品定位在高档楼宇、关键基础设施等高端细分市场。

施耐德在高端市场的份额远超同期进入中国市场的ABB、西门子等竞争对手。

随着正泰、德力西、人民等众多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崛起,2006年,施耐德通过与德力西集团各出资50%成立德力西电气,将产品线延伸至国内的中低端市场,实际上在国内形成了双品牌运营的格局。德力西电气的成立,使得施耐德在中端市场拥有了下沉的销售渠道以及较低运营成本的工厂。

施耐德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合资工厂,投放微型断路器产品;第二阶段,设立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公司,大规模投资建厂;第三阶段,以并购及合资方式,填补尚未覆盖的空白市场;第四阶段,专注能效管理和数字化转型。

2010年前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能开发和应用市场,中国电气市场也成为全球电气技术供应商进行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的最大目标地。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方针明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现代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其中的重点就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年2月,国家电网提出未来5-10年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ABB、GE、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巨头与纷纷与中国企业合作抢滩中国智能电网市场。

在一众外企的市场围剿下,国产品牌亟待产业升级和市场突破。

(七)

物联网催生新行业

“我们有信心做出一个对行业,对历史有交代的,更高品质、更好安全保障的智慧数字终端电气产品。”——刘魁

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企业和企业家。创新的年轮尚在滚动,只是舞台上的主角已变。

传统企业有传统企业的发展路径。新时代新技术的变革,必将催生新的产品、新的行业。

站在1984年,创立求精开关厂的南存辉和胡成中,当然想象不到30年后,开关(断路器)这一产品会被做成“物联网开关”、“智慧开关”。

1960s年代,传感网就已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80年代,数据通信网络快速发展,局域网和广域网迅速普及,并催生全球互联网。

1996年,Wi-Fi问世。1998年,蓝牙技术出现。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Kevin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

2003年,主流媒体开始用“物联网”的叫法取代“传感网”。

2007—2010年,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

2013年以后,4G全国覆盖。

这些技术上的变革,被一群电子电气、计算机、材料专业的工程师敏锐地捕捉到。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于能源电力行业提出了更多样的信息需求。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随时查询用电量、电价、能耗等基础数据,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时控制电路系统,已经成了为新一代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传统空气开关在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线路配能等功能方面存在诸多不完善,电气火灾、触电伤亡、能源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

而倘若研发植入了传感器的智能空气开关,通过谐波分析与经验数据库,将有望实现基本杜绝人触电风险,大幅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率,提供节能管理服务,并通过物联网模块将大量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

2013年9月,15位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工程师在深圳发起成立了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智慧微型断路器(iMCB)的公司——曼顿科技。公司CEO、主发起人是在高科技和新材料领域担任多年企业高管的刘魁。

另一联合创始人李晓涛,是原华为高级副总裁、中央研发总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追随任正非身边十九年,思想深刻,经验极其丰富。

曼顿的研发、制造与运营管理团队,大多数三十多岁,年富力强,而且基本都是曼顿的合伙人。其中有原新三板上市公司总经理、智慧用电开创者,有大数据专家、长江学者、前美国罗克韦尔高管,有原中联重科电气专家、顺丰、中移动云平台技术总监,以及海格电气供应链高级经理、ABB低压电器品质控制经理等。

(八)

长风破浪会有时

强大的创始团队,让曼顿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用户侧建设当之无愧的先行者。但其创业过程却并非坦途。

刘魁高中时即已入党,并以高考冠军考入中南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大学期间,刘魁曾担任班长、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实习生荣誉。

毕业后,刘魁在达实智能做Honeywell工厂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推广,担任工程师、部门经理。25岁任事业部总经理。

刘魁26岁出任华润智能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是当时华润集团最年轻的利润中心总经理。

工作期间,刘魁读了在职MBA。

面对频频的人触电与电火灾伤害事件,电气专业出身的刘魁经常充满焦虑。刘魁和另外14名发起人带着这种使命感和专业技术基因,闯入了物联网空气开关产品技术创新的无人区。

在完全创新摸索的道路上,曼顿的产品设计团队经常脑洞大开,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大量的失败。技术突破步履艰难,上千次失败的实验,每一次的结构尝试、传感器定制、连接构思,强弱电共生的挑战,芯片算力甚至芯片bug,都带着不确定的结果。

聚焦细分市场能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产品上,注重研发,持续改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技术痛点不断突破,曼顿物联网空开顺利通过了中国国家3C认证和欧盟CE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认证。

中国品牌第一次突出国际电气巨头,率先推出智慧式微型断路器。

曼顿本着“让人类用电更安全、更智慧、更节能”的追求,基于数字驱动、AI融合、物联网与大数据赋能传统终端电气设备与系统。

曼顿也成为国家能源局RC-MCB能源国标的主要起草人,深圳物联网断路器标准编制人,华为OpenLife系统唯一指定智能空开产品,阿里与住建部住宅安全白皮书联合发布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

2017年中,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智慧式微型断路器中国能源行业标准,从国家能源政策和行业标准层面推动用户侧智慧用电建设。曼顿科技与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知名电气企业一起成为标准的编制单位。

2017-2018年,曼顿完成天使轮和A轮融资。2018年开始,曼顿的产能与收入实现季度翻番增长。

2018年4月,曼顿深汕特别合作区瑞琪科技产业园曼顿科技制造基地产线建设启动,曼顿科技深圳高新园运行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大楼六楼启用。同年12月,曼顿科技深圳石岩研发制造基地启用。

2019年,曼顿完成5亿元B轮融资。

2021年,曼顿科技与华为、大疆、大族激光等共同登榜“深圳企业创新(国际)纪录”,在多项技术创新应用上突出世界同行。

(九)

新基建新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技术创新从未止步,时代变革一直在发生。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5G应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电子电气、智慧数字电气领域将在新基建的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基建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产业新需求,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驱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将加快数字电气向中高端转型,以满足制造业升级的需求变化。

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型,以华为、大疆、曼顿科技、大族激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正开展多项前瞻性、突破性深入研究,依托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行业智慧升级,推动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风起云涌的舞台上,识时务者为俊杰。先行者们已然功成名就、屹立潮头。

他们曾经紧跟潮流,以合乎时宜的创新产品成就了中国广袤的市场,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今,他们将引领潮流,开创下一个伟大时代。

THE END
1.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问答集锦多元化、全球化、智能化、消费分化为 发展趋势。一、全球化: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家电品牌加速出海 1.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3713203475260
2.cechinaifa全球活动广州国际电子消费品及家电品牌展Tiengruoi TV trc tiê?p bo?ng ?a? h?m nay - Link xem bo?ng ?a? trc tuyê?n online miê?n phi? - Tiengruoitv pha?t so?ng ha?u hê?t ca?c gia?i ?a?u ln nho?.http://www.cechina-ifa.com/
3.全球家电公司2024中报排名财富号2024H1家电企业全部数据 (此表已更新) 二、国际家电巨头简介 (1)开利全球 开利,空调的发明者,全球空调霸主。空调是电器中最赚钱的版块。 但是开利的业务很多,供暖、通风、空调、制冷、消防和信息安全产品。 但是从报表来看,主要贡献还是暖通空调(HVAC)。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0909201836144816100
4.国际小家电巨头JS环球生活,能继续“两开花”吗?“两开花”小家电巨头 如果说JS环球生活的名字对于很多人说上去有点云里雾里的话,将公司名称“JS”分拆后,公司经营状况及业务范围或更明了——JS环球生活英文名为JS Global Lifestyle,于2018年在开满群岛注册成立,在今年3月24日之前,公司名字其实一直称为JY-Shark Company Limited。 https://m.gelonghui.com/p/331655
5.家电巨头美的淘金印度拓展国际市场家电巨头美的淘金印度拓展国际市场 美的电器于1月6日晚发布公告,美的拟投资和拓展印度空调市场,并已与开利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在印度家用空调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及美的部分轻型商用空调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将全部整合成一家公司。据美的方面透露,新整合的公司投资额约3300万美元,其中美的投资约2000万美元,控股60%;开利投资https://g.pconline.com.cn/x/242/2680472.html
6.美的国际总裁付鉴会晤美家电分销巨头Almo来自家电圈V美的国际总裁付鉴会晤美家电分销巨头Almo 美的国际总裁兼美洲区域总裁付鉴,接待了到访的美国家电分销巨头Almo Corporation高级副总裁Jack Halperin等团队一行。过去3年来,美的集团与Almo完成全品类的家电产品https://weibo.com/1653387812/OCTSwieGg
7.2024年家电连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一、国际家电连锁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家电连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家电连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产业发展格局分析 一、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产业发展分析 二、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兼并重组分析 三、2024年世界家电连锁产业发展特点 第四节 2023-2024年主要国家地区家电连锁产业发展分析https://www.cir.cn/3/80/JiaDianLianSuoWeiLaiFaZhanQuShiY.html
8.家电三巨头的危与机在如此强劲有力的宏观面数据支撑之下,2021年的中国家电行业迎来新动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提升生活质量的高端家电产品极具发展潜能。 但来到2022年,市场变化、国际形势等内外部因素,也让整个行业陷入新的困境之中。 近期,中国家电三大巨头:美的、海尔、格力,分别向各自的投资者交出了他们2021年的年度报告、2022年一季度https://www.huxiu.com/article/557246.html
9.海尔宣布入局分布式:家电四巨头齐聚光伏,跨界光伏真的能赚钱吗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家电巨头正加速向光伏领域挺近,目前除海尔以外,格力、TCL、创维、康佳等企业已先后宣布切入光伏赛道。 作为较早进入光伏领域的品牌,格力选择的路径是“光伏+家电”,并于2012年启动“光伏空调”项目,开始研发基于清洁能源的颠覆式零碳空调系统技术。2013年,格力电器自主研发了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10000.html
10.财经猎豹丨巨头鏖战全屋智能,科技派和家电派谁能胜出?此前,华为和小米早已在智能家居生态方面持续布局,而从苹果、亚马逊这样的国际巨头到国内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无不将智能家居作为发力重点。IDC 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约 1 亿台,同比增长 13.7%;全年出货量预计达到 2.3 亿台,同比增长 14.6%。https://www.xdkb.net/p1/js/20211031/226757.html
11.欧洲知名家电巨头施耐德宣布破产,暂停支付所有款项据壹航运最新获悉:法国当地时间7月4日,有着30年历史的欧洲知名家电品牌商--施耐德(SCHNEIDER CONSUMER GROUP)向所有供应商发出通知:由于经济危机导致资金紧张,无法继续支付货款,宣布进入破产保护。 官方资料显示,施耐德(SCHNEIDER CONSUMER GROUP)成立于1994年,是法国知名家用电器的品牌商,销售遍布欧洲和亚洲。其产品涵盖https://www.oneshipping.info/newsinfo/7398563.html
12.“家电三巨头”业绩企稳营收7794亿增2.5%美的市占率第一格力成百三巨头净利合计688亿增6.27% 2022年疫情之下,我国家电行业的外销和内销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2022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为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 由于家电出口受到全球通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额有所下降。2022年https://zlsq.hvacr.cn/Pages/ArticleDetail.aspx?aid=26594
13.美的国际化路径分析案例分析部分国际经济学专业.docx(3)并购或合资方式,全球化进程加速美的通过早期贴牌加工的方式实现了一定的资本与技术经验积累,进而通过海外投资建厂的方式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向国外消费者输出自身品牌。但是,美的不论在企业管理水平上,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与品牌全球知名度方面,都与国际家电巨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了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8/5344233244003320.shtm
14.美的国际化路径分析案例分析部分国际经济学专业(3)并购或合资方式,全球化进程加速美的通过早期贴牌加工的方式实现了一定的资本与技术经验积累,进而通过海外投资建厂的方式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向国外消费者输出自身品牌。但是,美的不论在企业管理水平上,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与品牌全球知名度方面,都与国际家电巨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了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2610569.html
15.美的收购东芝日本“白电三巨头”一天内两家易主中企买来值不值?继鸿海精密工业3月3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斥资3890亿日元收购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权后,当日晚间,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经交易双方协商一致,美的拟以自有资金约 537 亿日元(约合 4.73 亿美元)收购东芝所持白色家电业务80.1%股权。至此,日本“白电三巨头”中的两家在一天之内易主。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6_03_31_3556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