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爆裂、空调漏水、墙壁开裂……夏季,居民家庭遇到各式各样“状况”,小区物业公司接到的报修也大幅增加。许多居民抱怨,物业维修质量差强人意,有的维修人员一上门就“豁翎子”,希望不开单据而把维修费交给他,还有的报修后等许久才有人上门,维修服务也不够专业。
老小区居民陆阿婆还反映,物业维修人员上门修空调管道,连钳子、手电筒等基本工具都不准备,要求保修居民帮他找工具,没有的话就到附近五金店去买。想不到刚买齐工具,维修人员又说缺少零件。“这样的专业素质真让人吃不消”。
采访中,杨浦区一家物业公司维修人员张师傅说:“我们物业维修这一行,不但辛苦,收入也很低,不得已才接私活赚些外快。”连续两个月来,张师傅每天都要做十二三张单子,每小时都要跑三四户人家,有时想回办公室喝口水,门都没进就又被派出去,每天早晨一上班就有厚厚一叠维修单等着他。
维修工收入太低,是导致维修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一些物业公司负责人坦言,他们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也开始寻求解决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早在几个月前,杨浦区应急维修中心为了应对夏季高峰,对外招聘维修人员,但许多应聘者一听每月收入只有2000元就没了兴趣。其他一些物业公司负责人也说,2000元收入水平在业内还算高,更多维修工只拿最低工资。而收入提不高的原因,在于整个物业维修行业至今仍在执行十年前的收费标准,“提高物业费必须征得业主同意,不是一件容易事”。
对此,许多市民提出,根据今年4月1日新出台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质价相符的原则,由物业公司和业主双方协商确定。业委会可以与物业公司重新磋商定价,业主也并非不能接受提高收费标准,关键在于费用应“花得其所”。建议房地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对物业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组建志愿者队伍进行“第三方”监督,对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物业公司赏罚分明,并向社会公布监督结果,以此激励物业公司提供优质服务。
“房地部门曾经组织过的‘专家会诊’方式值得推广。”一些市人大代表提出,对于物业维修方面遇到的难题,有关部门曾组织全国劳模徐虎等物业服务能手进行会诊,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并加以推广,还组织服务能手为一线维修人员授课,提高服务质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