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名利双收,烧脑的格力电器财报掩藏了什么?丨正经深度现金流知名企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长久以来,格力电器在公众视野中,有两个最具争议的点:

一个是,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却展现出了众多类金融企业的运营模式和财务操作特点,这就令格力电器的财报读起来,显得更为“烧脑”。

不过,正经社分析师细致拆解后,还是发现了一些财报背后的隐忧。

1

财报烧脑

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整体营收达到1474.1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39%。这一数据反映出其营收趋势的新一轮下滑。

自2019年格力电器营收勉强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05.08亿元后,接下来的三年里,连续失守这一关口。直到2023年,格力电器才以2050.18亿元的营收,实现了7.82%的同比增长,重新站上2000亿元营收的门槛。

然而,进入2024年,这一增长势头似乎再次逆转。一季度,格力电器营收为365.96亿元,同比增长2.53%;二季度则增长至1002.87亿元,但同比增速仅为0.50%。到了三季度,整体营收累计达到1474.16亿元,同比出现了5.39%的显著下滑,其中单季营收469.3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5.84%。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鉴于空调业务是格力电器的核心根基主业,且二、三季度覆盖着空调销售的绝对旺季,但营收却未能增长反而显著下滑,其2024年的年度营收或许将再次滑落2000亿元的关口。

但是其在利润方面又出现了另一个反转,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利润是反增的:前三季度整体实现营业利润256.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72亿元,增幅达11.7%;归母净利润219.61亿元,同比增长9.3%。不过,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78.25亿元,同比增长5.47%,单季度利润也有了走弱的趋势。

表面上看,营收下滑但利润反增,这是格力电器的运营有道。然而,这一现象背后的真实情况,仍需深入探究。

根据三季报,格力电器前三季度的营业成本为1023.9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2.83亿元,降幅为6.64%。

在此需要明确指出,营业成本的下降主要是营收减少带来的被动效应。因为营收的降幅(5.39%)与上述营业成本(6.64%)的降幅相差不大,表明营业成本下降对于利润产生的正面效应,很大程度上被营收下滑对利润的负面影响所抵消。

换言之,如果将格力电器前后两年的同期营收拉至等值,同期的营业成本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差距。

以此为前提条件,正经社分析师逐条观察支出项目后发现,利润反增的最大贡献应是销售费用的下降。而通常为支出的财务费用,反而为利润带来了积极影响。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格力电器的销售费用为101.6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1.23亿元,降幅达23.51%。财务费用方面,三季度该项数据为负的23.92亿元,这意味着格力电器获得了利息收入或其它的财务收入(如存款利息、债券投资、汇率变动等收益),起到了对利润的增益作用,而非一般企业的支出项。

粗略计算,这两项的利润增益叠加,理论上足以覆盖并推动其今年以来的利润增长。

正经社分析师还观察到,格力电器过往的多数年份中,财务费用都是作为利润增益项目而存在,尤其在2013年后显著增强,此后的多数年份增益额都处于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

与此同时,销售费用则更像是一个高效的“调节器”:业绩弱势年份就相应的下降,业绩强势年份则大幅上升。比如,2013年净利润激增46.86%,销售费用也随之激增53.89%;2015年净利润下滑11.43%,销售费用同比减少了46.33%;2022年净利润微增0.79%,销售费用同比略减2.56%。

在上市公司,尤其是实体制造业中,财务费用的增益或销售费用大幅波动的情况并不常见。尤其是财务费用的增益,更多出现在金融类公司之中。通常,实体制造业的利润主要源自产品销售,财务费用被视为成本支出项,且销售费用虽有市场波动的影响,但预算相对稳定,不易出现剧烈变动。

2

控现技与控债技

事实上,除了净利润方面上演的“财技秀”之外,格力电器在控制负债率与现金流方面也颇为“丝滑”。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格力电器多年以来,持续进行大规模的应收款项融资及期末终止确认的财务操作。

比如2021年至2023年三个完整年度,其在应收款项融资方面,分别为256.12亿元(同比增加22.12%)、284.27亿元(同比增加10.99%)、101.76亿元(同比减少64.20%);应收款项融资的期末终止确认金额分别为238.17亿元、198.24亿元、304.64亿元。

2024年上半年应收款项融资为114.89亿元,应收款项融资的期末终止确认金额350.82亿元;前三季度的应收款项融资为133.19亿元。

事实上,与众多国内家电企业一样,其多年来也困于外部需求不振的市场环境。而为了寻求更多的增长曲线,格力电器同样寄望于多元化的突围。现在涉足的行业就包括工业装备、芯片、机器人、光伏,甚至还想做汽车等。同时,还异常高调地踏足金融领域,且是相当规模的投入,比如大宗期货交易、外汇交易、基金、债券等。

自2013年至今,格力电器整体投资的规模已经达到3629亿元,其中2017年和2023年的投资几乎占当年营收的一半。这也造成其对于资金的强烈渴求,现金流的压力巨大。这或许也解释了,格力电器采取类金融公司操作的原因。

而在现金流的具体表现上,格力电器离理想状态也确实有着较大差距。在过去的11个完整年份中,至少有5个年份出现了现金流是净流出的情况,其中2017年现金流净流出达到了499.62亿元,是现金流赤字最严重的年份。

相比之下,反而是2013年至2015年表现最好,其中2015年的现金流净流入335.59亿元,是净流入最多的年份。除此之外,其他年份的现金流净流入均未超过百亿元,相较于每年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实在是差强人意。

一方面是持续的巨额投资,一方面是现金流的极限承压,如果主营基业不能满足需求,自然就要采取“盘外招”。

这也解释了,格力电器会一直存在巨额应收款项融资及期末终止确认金额的原因。

常年且规模如此巨大的操作,实际上更多见于金融企业,制造业企业则相对少见。

应收款项融资,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以换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收到一笔现金,同时其应收账款的权益也转移给了金融机构或投资者。其本质在于,企业利用这些尚未到期的应收款项,提前获取现金或其他形式的资产,以满足短期的资金需求,改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

而当这笔应收账款到期并被成功回收时,或者当企业与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之间的融资协议到期并终止时,就需要进行终止确认,这意味着这笔应收款项融资的交易已经完成。

需要明确的是,当企业进行应收款项融资并终止确认后,不仅直接影响现金流,还间接对资产负债率产生复杂影响,因而理解起来也更加“烧脑”。

当企业选择将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其现金流入量会随之增加,这部分现金被计入流动资产。期末终止确认作为应收款项融资的关键环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在该期间内通过融资获得的资金规模。随着期末终止确认的进行,企业正式确认不再拥有已转让的应收账款权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收账款所对应的融资所得,即之前已计入流动资产的现金,仍然保留在企业账户中。这一变化促使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进而促使资产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

这一系列操作共同作用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最终影响了企业的负债率。

大致明白其中的操作原理之后,再来看看格力电器的负债率。

数据显示,2022年负债率71.3%,这已经超过了通常认知的财务红线。2023年负债率降到红线以下,为67.22%。如前文所列数据,2023年格力电器的应收款项融资相对于2022年有所减少,同时期末终止确认金额有所增加。应收款项融资的减少可能减少了企业的负债总额,但也可能导致现金净流出的增加,因此我们也看到了格力电器2022年现金净流入18.03亿元,而2023年现金流变化为净流出8.40亿元。

这些变化共同影响了格力电器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或许就会因此产生负债率降低的效应。

当然,这个影响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这里也只是粗略探寻。

总之,应收款项融资及期末终止确认,因为带来了资产和负债结构的改变,必然就会影响负债率的表现。

3

董明珠“盖压”格力

事实上,关于格力电器的“财技”争议,其掌舵人董明珠就曾硬扛。总结一下就是,开展一些金融性的运营手段,既能优化资源配置,又能带来业绩和股东回报的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而“硬扛”就是董明珠的个性化标签之一,比如,最近在与俞敏洪的直播中,当商品链接出现小问题时,董明珠在饭桌上直接催促下属迅速解决,这一行为被部分网友解读为“霸道”管理。

董明珠的回应是:“真是好笑得很,管理者声音大点还没话语权了!”

在董明珠身上,类似的硬扛例子颇多,比如关于离职员工的言论、关于员工跳槽的言论等等。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有意识打造个人IP的企业家,董明珠频繁亮相于公开场合,接受媒体采访等,而舆论也时刻“拿着放大镜”照看着董明珠。

以百度指数为例,2020年至今的搜索指数上(如图一),蓝线代表董明珠,始终盖压着代表格力电器的绿线。整体的搜索日均值上,董明珠达到4827,格力电器几乎只是其一半,为2705。

(图一)

(图二)

尽管董明珠身上不乏争议,但这并未妨碍她名利双收。

2023年度,格力电器实施了其历史上股权登记日最为宽泛的一次股利分配,登记截止日期为2024年8月27日。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8元(含税)。

按照2024年半年报的持股数计算,董明珠在此次的股利分配中将获得约1.85亿元,比2023年多获得了约5492万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THE END
1.格力电器的SWOT解析1 格力电器在国内家电界大名鼎鼎,市场份额高。 2 拥有尖端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上乘。 3 研发能力强,新品频出。 4 国内销售渠道庞大,网络健全。 劣势: 1 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有待提升。 2 品牌价值与定位与国际大牌有差距。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255924172961506727
2.逆向思维:格力电器的缺点作为格力电器的股东,长期陪伴公司的缺点主作为格力电器的股东,需要面对的主要缺点包括公司增长停滞、分红缩水、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核心业务增长停滞、原材料价格上涨与芯片紧缺以及公司治理待优化等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会影响股东的投资回报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格力电器近年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数据是多少? https://xueqiu.com/5891570433/288620379
3.格力电器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docx格力电器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格力电器进行全面的SWOT分析,即对其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这一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格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9229269.html
4.格力公司swot分析6篇(全文)格力空调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80.41亿元,净利润12.70亿元,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y6cgk72.html
5.格力电器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doc本文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行业危机期间的销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格力电器在行业危机中展现出来的优势、暴露出的劣势、行业巨变带来的机会以及威胁四个方面分析其所处的竞争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一、格力电器SWOT分析(一)内部优势(S) 1、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具有社会影响力。格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9/7151131004004121.shtm
6.格力电器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面对家电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与市场对空调需求逐渐下滑的情况,本文从格力电器财务状况出发,采用SWOT分析工具对该公司当前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深入剖析,为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1 文献综述 对于家电企业的相关研究,随着家电的发展在逐渐广泛和细化。例如,熊波(2001)通过对格力电器技术创新的https://m.fx361.com/news/2021/1224/9200252.html
7.格力企业swot分析(精选6篇)格力空调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80.41亿元,净利润12.70亿元,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0mk5699.html
8.格力电器战略分析格力电器战略分析 【摘要】家电业在中国已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到目前为止也是最为成熟的行业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了一批优秀品牌的空调企业,如格力、海尔、美的等在这些知名品牌当中,其中市场领导者是格力,其市场占有率8年稳居市场第一。成功的品牌背后有许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东西,故对格力空调核心竞https://doc.mbalib.com/view/585968e14c84f65205599ab541f24fcd.html
9.2024年家电市场前景分析预测2024一、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况分析 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3、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4、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5、企业品牌及消费群分析 6、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概况分析 2、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3、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4、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5、企业https://www.cir.cn/5/08/JiaDianShiChangQianJingFenXiYuCe.html
10.朗迪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器(石家庄)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 司和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等。 包括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 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 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邯郸美的制冷 美的、美的集团 指 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佛山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6040100006367
11.格力电器公司现状:格力电器是一个电器企业,现在没有实际控制人而 2018 年空调线上 CR3 仅为 56.9%,线下 CR3 为 72.6%。2018 至 2021 年空调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行业内企业主要为格力,美的。格力电器2018年空调达到历史最高值为1556亿元,之后两年持续下滑,2021收入有所回升到达1317亿。但是美的空调icon业务近年就是持续增长,所以格力电器相比较美的还是具有某些劣势。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20628071800627223840
12.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增发 A 股申报文件 证券简称:格力电器 招股意向书 证券代码:00065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于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增发 A 股招股意向书 (封卷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深圳市 福田区 益田路 江苏大厦 38-45 楼 公告日期:2007 年 12 月 6 日 1-2-1 格力电器增发 A 股申报文件 声明 https://www.szse.cn/api/disc/info/download?id=11bf2797-169d-434a-beff-73951f115fce
13.中国家用中央空调行业发展动态解析及规划趋向预测报告2022(5)企业发展家用中央空调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7.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整体经营效益 (3)企业整体业务架构及销售网络 (4)企业家用中央空调业务布局 (5)企业发展家用中央空调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7.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ttps://blog.csdn.net/Q_1106715599/article/details/123044540
14.这一次董明珠会和张磊闹翻吗?格力电器(SZ000651)股吧机构统计的数据表明,格力空调国内市占率常年保持在38%以上,高出第二名大约10个百分点。格力空调可以在单机均价高出美的约600元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依然领先美的一大截,可见其品牌溢价之高。但是,格力的优势在于其空调业务,劣势则在于其只有空调业务。根据格力电器2018年年报披露的信息,空调业务营收占全部营收的比例为http://guba.sina.cn/view_712_659210.html
15.格力电器公司空调产品竞争战略研究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格力电器空调产品所处行业的行业环境,并且对格力电器空调产品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基于以上内外部环境分析应用SWOT工具分析定位出格力电器空调产品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认为格力电器空调产品应充分利用产品研发及盈利能力优势来加强核心技术,生产差异化产品,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及产品竞争力,继而避免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643007.html
16.珠海格力电器2021届春季校园招聘岗位职责1、负责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等产品的结构设计、结构优化或仿真模拟工作; 2、负责参与新产品项目研发,老产品结构优化和产品成本控制工作; 3、负责产品试制、实验测试及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 制冷技术岗位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制冷类、暖通类、压缩机类等相关专业; https://jobs.ynu.edu.cn/job/view/id/85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