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行业被紧急按下暂停键,全国各地纷纷进入宅模式。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补充,电商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疫情防控期间担负起保证社会基本生活用品的供应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使命。
9日,记者从饿了么官方平台了解到,临沂市场3月的外卖零售额,整体比2月增长3倍,订单总量恢复到全年年底的7成。其中,商超零售3月环比增长5倍,各大小型超市便利店采取“线上”+“线下”销售,为市民打造购物“一站式移动商城”。
九州商业大厦超市:
疫情期间一天最多接100余笔订单
“超市开门3个小时,线上订单已有10单了。”九州商业大厦超市经理张峰告诉记者,而昨天线上订单43单,预约订单4单,一共有47单。从蔬菜、水果到牛奶、饮料,从牙膏牙刷到锅碗瓢盆,线上订单的商品越来越丰富。
九州商业大厦正准备给线上下单的顾客送货。
兴蕾便利店:
线上订单从5笔/月,发展到90笔/天
兴蕾便利店的老板魏小蕾正在整理货架。
“一年房租5万元,每个月营业额在5000元左右。”9日,魏小蕾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忙着照看店里的生意。当时店里有2人上班,每个月的净利润在3万元,这对于刚开始创业的魏小蕾来说,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与其他传统便利店不同,魏小蕾经营的这家店,从进货到店面物品摆设,很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从一开始开店,我就把目标群体锁定在年轻人。”魏小蕾告诉记者,便利店里除了日常零食、餐点以外,还加入了蔬菜、水果、生鲜、熟食等家常必备消费品。
“那时候也和外卖平台合作,一个月订单最多5笔。”对于两年前店里的外卖情况,魏小蕾笑着说,她那时候将主要精力放在线下销售,线上销售几乎不在意。
随后,魏小蕾在饿了么平台,将店铺的主页面全部换成了食品,进行了复工开业满39元减10元的优惠活动。“我就一个想法,让我的顾客花最少的钱,买最超值的东西。”魏小蕾的这一经营思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营业第一天的线上订单就有90笔,营业额在4000元左右。”魏小蕾说,开业第一天,线下店里的营业额不到1000元。她还积极开拓盛世春晖小区业主线上业务量,收到该小区业主订单,她就自己接单送货。2月份,魏小蕾的便利店线上销售份额中,30%来自盛世春晖小区,70%来自饿了么平台。
截至4月8日,魏小蕾的便利店,每天来自饿了么平台的外卖订单有30笔,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线下实体店的销售额,每天在6000元左右。对于未来,魏小蕾表示,外卖业务将会一直做下去,并且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做。“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保证了店里水果蔬菜的销售量,也让我们进的货越来越新鲜。”魏小蕾说道。
九州集团:
抢占新零售电商先机,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模式
“线上下单,实体店拣货配送,顾客通过小程序下单后,根据定位附近门店进行配送。”窦楠告诉记者,线上线下一体化,传统实体店销售进入新零售电商时代。疫情期间封闭管理,倒逼和加速了实体店抢占线上销售这块蛋糕。
窦楠称,疫情期间,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线上销售都也特别忙,据统计,线上销售额是往年线上销售额的四五倍。这让他们看到线上销售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新零售电商时代的到来,该集团更加重视线上销售模式的探索。窦楠称,虽然线上销售只占到了实体店销售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随着顾客思想意思的转变和重视,将来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助推实体店销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