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裁员家电行业“凛冬将至”?

裁员50%,“优化”大潮席卷至家电行业。

传闻的裁员50%必然不可能,但“有序收缩”证明确实存在裁员动作。

此前,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坦言,“未来三年,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要稳字当头。”

楼市熄火后,家电行业凛冬将至?

10年前,格力曾是国内家电一哥;10年后,美的才是当仁不让的霸主。

同年,方洪波出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创始人何享健退居幕后。

2015年,中国空调市场销量出现下降,高增长步入尾声,格力和美的都意识到,求变刻不容缓。

多年过去,格力把自己折腾残了,美的却稳步增长。

2021年年报显示,美的集年营收达3412.33亿元,同比增长20.06%;净利润285.74亿元,同比增长4.96%。

格力电器年营收达1878.69亿元,同比增长11.69%;净利润230.64亿元,同比增长4.01%。

海尔年营收达2275.56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130.67亿元,同比增长47.1%。

从数据可看出,无论营收规模、净利润,还是市值,美的皆是中国家电行业绝对巨头。

即便如此,今年5月初,美的管理层却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释放悲观预期:“未来三年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目前看是大环境重周期和美的自身发展多重因素叠加所导致,创新和效率要并举以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

美的所说的寒冬,与家电行业所处周期有很大关系。

如今楼市已偃旗息鼓,国内家电行业也进入饱和期。

2021年中国楼市持续遇冷,上半年广州、深圳等地二手房指导价政策发布,下半年信贷收紧,全国市场开始冷清。

全国百强房企2021年销售额,更是出现10年来首次下滑,排名前五房企中,碧桂园、万科、中国恒大全年销售额分别下滑4%、11%、36%。

2022年一季度,即使全国各地掀起救市潮,楼市销售数据依旧萎靡不振。

最强的碧桂园和万科,销售额也同比下降28.9%、41.8%,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显然,房企销售额崩塌不久后必将传导至家电市场,美的称凛冬将至并不为过。

除了大周期不利,美的自身业绩其实早已显露疲态。

2019年—2021年,美的集团营收分别为2793亿元、2857亿元、34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7%、2.2%、20%。

同期,其净利润为分别为242.11亿元,272.22亿元、285.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68%、12.44%、4.96%。

可以看出,近3年来美的集团营收一直向上突破,净利润增速却一直下滑,2021年利润增速更是创出近9年来新低。

一边是营收逼近3500亿元大关,一边是净利润增速新低,美的为何增收不增利?

这与全球大宗商品涨价有关,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央行疯狂放水,高通胀将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推至高位,2022年俄乌冲突更是激化通胀。

家电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铜、钢、铝等大宗商品,数据显示这些商品的价格在2020年开始快速上涨,至今仍在高位运行,这导致家电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滑。

2019年—2021年,美的集团毛利率分别为28.8%、25.1%、22.48%;净利润分别为9%、9.68%、8.5%,利润不断被原材料涨价蚕食。

高通胀时代,上游原材料疯涨,需求端又萎缩,夹在中间的家电制造商很难受。

面对行业寒冬,美的给出的应对策略变革toC业务,重点转型toB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在美的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中,去年智能家居事业群营收2349亿元,同比增长13%;

工业技术事业群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44%;

楼宇科技事业部营收97亿元,同比增长55%;

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23%;

数字化创新业务营收83亿元,同比增长51%。

其实国内家电行业饱和后,直接的办法是高端化和国际化,也就是涨价、出海。

高端品牌方面,美的有COLMO,海尔有卡萨帝。2021年,美的COLMO整体销售为40亿元,海尔卡萨帝销售额为129亿元。

整体而言,美的、海尔的高端家电品牌在总营收占比仍微乎其微,而且COLMO的知名度略逊于卡萨帝。

出海方面,2015年以来美的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截至2020年底海外营收占比已达42.6%。随着疫情弱化,海外市场重启,2021年底美的海外业务占比已回落至40%。

作为成熟的国际家电巨头,美的海外业务增长空间已相当有限了。

面对行业饱和、高通胀、新业务发展缓慢等诸多阻碍,即使“家电一哥”美的,也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而资本市场最厌恶不确定性,自2021年2月以来,美的集团股价已下跌46%,市值蒸发3000多亿元。期间美的曾拿出上百亿元回购公司股票,却未能扭转股价下跌趋势。

综合美的给出的行业寒冬理论,以及2022年定的“收入合理,恢复盈利”目标,似乎意味着美的集团业绩很难超越此前。

投资投的是对未来的增长预期,如果没有预期,短期内美的股价或仍将承压。

THE END
1.美的董事长方洪波,靠什么打败了格力董小姐?天下网商“美的在以美妆品牌的思路在做家电。”电商领域分析人士认为,借助天猫直营和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美的改变了重代理、重线下的传统家电行业销售模式,同时通过对客端消费趋势的分析研究,加速了家电产品的“快消化”。 美的所打造的“天猫直营”模式,已下探至最底层的供应链端,从订单到交货,全程订单可视化、产能可视化,最高http://tianxiawangshang.com/articledetail/264964
2.这些家电品牌居然是一家?聊聊品牌的那些八卦房扬州装饰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一念丸子 序 市面上的家电品牌多如牛毛,美的、东芝、博世、美菱、海尔、海信等等,时不时还出个什么旗下品牌、子品牌,高端线、低端线,让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眼花缭乱。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其实认真捋一捋,很多品牌都带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比如美的和东芝听起来https://www.yzzs.cn/zhuangxiu/fang/a/33/58095.html
3.中国家电排名100强,中国家电前100强有哪些很急谢谢要看你想购买什么电器才能确定哪个品牌的电器是最好的!!每一个品牌都有其明星产品,海尔就是洗衣机、热水器、空调等!格力就基本上只是空调!美的主要是小家电为主!各有专攻!各有不同的!!谢谢!!!望采纳!!! 你需要什么样的电器,每一类都有国产品牌,海尔洗衣机,热水器,格力空调。正泰、人民、、、等,各有所长http://www.jiebohui.com/znjd/jdjy/183011.html
4.格力与美的历史估值复盘:孰强,孰弱?2)公司治理的对格力的估值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认为,掣肘格力估值最重要的公司治理问题,如果能够得到改善,格力的估值有望向美的集团靠近。 本文作者:蔡雯娟、罗岸阳、马王杰,来源:天风家电团队,原文标题:《天风家电 | 各有千秋,难分伯仲:格力与美的历史估值复盘》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16825
5.美的收购东芝日本“白电三巨头”一天内两家易主中企买来值不值?数据显示,2015年,通用家电业务收入63亿美元,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代价是54亿美元。 鸿海增持夏普股份的代价是224人民币(约合34.5亿美元),增资后拥有夏普66%的股权。 东芝对于美的的价值是什么? 刘步尘认为,最大价值在于为美的赢得了日本市场。日本至今为止仍然是全球门槛最高的市场,尤其是家电产品,在2005年之前的三十年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6_03_31_355655.shtml
6.美的中央空调美的智能家居,作为智慧家电、智慧家居及周边相关产业和生态链的经营主体,承担面向C端用户的智能化场景搭建,用户运营和数据价值发掘,致力于成为为C端用户提供最佳体验的全屋智能家居及服务的高科技公司。 了解更多 + 工业技术 美的工业技术,以科技驱动万物为愿景,聚合“绿色能源”与“工业核心部件”领域核心科技力量,为https://www.midea.com/
7.微博换新服务并非厂商或京东自营提供,十年后原机型都停产了换什么新?买之前上网搜搜京东换新的顾客评价就知道真相了 士骑容愁1069: 9 阿蒙h 我用过的电视里面,长虹最沉,送货的都说“这电视好”,结果呢,就数它最垃圾,用了七八年就坏了。我觉得博主是个女强人,但是对家电几乎完全不懂,有你后悔的 https://m.weibo.cn/status/NkJZIiu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