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的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生活》的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性质又叫国体,它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决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分了和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是: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我国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2)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能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民主选举的方式有:

直接选举(优点:它能直接反映选民意愿,有助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缺点:在选民人数众多时,选举的成本比较高。)、间接选举(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等额选举(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10、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专家咨询制度(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12、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意义:

(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议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加强村务监督。

14、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此外,还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15、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如何: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敢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关系。

17、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公民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3)增强公民参与感、责任感,提高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素养。

18、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卫国家、保护公民安全和合法权益与财产、保障民主、协调矛盾、打击犯罪)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科学理论,提高素质;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设施建设、民生、人口、环保)。政府承担重要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19、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

20、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民主的含义?特点?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阶级性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7.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

义务的内容:

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要求: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

(3)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经济制度、选民的文化素养和物质生活条件。因此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11.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

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不大,且选举成本较低。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通过演讲、答辩等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选举成本较高。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如果对候选人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适用范围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等额选举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选民要珍惜手中的选举权。选民要增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

选民要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

15.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意义)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政治责任感。

16.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民主决策的方式内容具体方式

依据意义

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公示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1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17.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

(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4)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9、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见上面表)

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内容

具体方式

意义

信访举报制度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使公民监督权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舆论监督制度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20.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1、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公民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2.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途径?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6.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7.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重要性:①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8.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基本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9.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0、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

(1)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政府内部的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11、如何接受人民监督?(理解)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阳光工程”。

12、“阳光工程”意义

(1)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加强。

(3)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4)利于群众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5)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13.政府权威

含义:执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的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政府权威的体现:有权威的政府必定①是依法行政的政府,他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未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他在广大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③山谷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他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④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都会有促进作用。

有无权威政府的区别: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的认可和服从。

如何树立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5.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6.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7.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政体由国体决定,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重大作用。,政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18.民主集中制体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和基本内容:

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择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意义:1)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含义:依法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关系: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工作。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6.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精髓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本质

含义:(1)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8.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9.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2)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0.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性?

(1)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3)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4)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34.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35.三原则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机关。

3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民族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行使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3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必要性:(1)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

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1)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39.我国的宗教政策有哪些?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有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2、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国际组织类型:政府间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

4.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6.国际关系的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7.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3)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

影响因素:国家力量

8.为何要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际礼仪,并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9.影响和平问题的因素

(1)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2)西方国家对这些纠纷插手和利用(3)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11.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1)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2)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12.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3.世界为何会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4.中国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我们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利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15.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6.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7.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一、国家(政府)活动体现原理:

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本质:人民民主专政

3、政府性质: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4、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5、宗旨:为人民服务

6、原则:对人民负责

二、党的活动体现原理:

1、党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三个代表::

(1)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全国人大,政协活动(两会)体现原理:

1、全国人大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职能: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政协性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四、如何巩固发展民族自治区: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改革开放。

五、我国对外政策体现原理: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共同利益——合作,利益摩擦——冲突。我国对外活动目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反映我国对外政策(名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立场:独立自主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发展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和平发展主题及多极化趋势,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THE END
1.家居电器种类繁多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视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家庭娱乐设备,对于家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它曾经是全家的聚焦点,无论是在看新闻还是观看电影时,全家的成员都会围坐在一起。而现在,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兴媒体出现,人们开始更加分散地消费内容,但电视仍然保持其核心的地位,是很多人选择放松和学习知识的手段之一。 https://www.dzvj5vem.cn/re-dian-zi-xun/358106.html
2.家居电器有哪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居电器越来越多样化,各具特色。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厨房电器 冰箱: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冷藏保鲜设备,不仅可以保存食物,还能提供清凉环境。 洗衣机:自动清洗衣物,无需手动浸泡、搓洗和揉捏,是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种便利工具。 https://www.u1er0tq4.cn/wei-bo-lu/451965.html
3.2024年家电选购终极指南,全屋家电优选型号推荐,全屋家电选购避坑+头号京贴+隐藏优惠券(请私信)+家电选购指南会一直更新。建议(点赞+收藏+关注@智尊宝)以免错过重大优惠! 下面集合了,我花2年多时间总结各类家电选购指南,各品牌,各型号,优选对比,各筛选出约十款甚至几十款适配型号。 涵盖家电品类包含:冰箱、洗衣机(洗+烘)、空调、电视、油烟机、洗碗机、净水器、空气炸锅、破壁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rt/267399739
4.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知识点归纳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知识点归纳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6052041
5.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查看全部5条评论回答 写回答 cnqruojdxn 我空间有一部分,我还有打印的就是没办法给你看 有用(0) 回复 举报 相关问题 家电 1.3万 浏览 1044 回答 手机性能天梯榜讨论 4352 浏览 615 回答 显卡 2.1万 浏览 614 回答 硬盘 1.5万 浏览 601 回答 显示器 8956 浏览 587 回答 https://wap.zol.com.cn/ask/details_26862832_5146863_3.html
6.真没想到(智能家居知识点总结)智能家居知识点汇总,智能家居从入门智能家居的基础知识、智能家居如何布局、智能家居如何全自动化操作、认清智能家庭联网之后跟普通家电有什么不同之处、普通家电如何智能化,如何做好智能家居资金预算等多个知识点 为了优化你的阅读体验,我把目录整理好。 如果你不喜欢某一部分,或者你已经入坑,不需要从头了解,可以直接跳转下一部分一、【入门篇】什么是https://www.qyezw.cn/?p=17247
7.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总结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总结(十一篇)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总结 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总结篇三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http://cooco.net.cn/zuowen/1130642.html
8.计算机网络复习(自顶向下)知识点总结(一天一夜超8000字,详细知识点总结重点讲解了时延、丢包和吞吐量的概念,以及应用层的HTTP协议和FTP、SMTP。深入探讨了传输层的UDP和TCP协议,特别是TCP的可靠传输机制和拥塞控制。网络层的重点在于IP协议、路由选择和路由选择算法,以及链路层的差错检测技术。总结了链路层的MAC地址、ARP协议和交换局域网的功能。https://blog.csdn.net/caqjeryy/article/details/122324147
9.AWE2020的三个重要知识点关于AWE2020的来自电器杂志【AWE2020的三个重要知识点】关于AWE2020的变化,今天课代表总结出三大知识点来帮你提前脑补,概括来说,这三个知识点就是:“无悬念”、“更精彩”、“更国际”。O网页链接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https://weibo.com/1401409384/I3omku2fx
10.什么是CAFCAF是怎么形成的CAF的知识点总结什么是CAF CAF是怎么形成的CAF的知识点总结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项目,临近发板了,项目经理突然说这个板子是要出孟加拉的,瞬间泪奔了,因为针对这些高温、高湿地方都是需要注意符合CAF的要求,在layout设计中,在避免CAF问题其主要是需要控制不同网络的孔与孔,孔与线的间距。于是乎总结了下有关CAF的知识点https://www.elecfans.com/d/821066.html
11.AT89C系列单片机知识点总结AT89C 系列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导读]AT89C系列与MCS 51系列单片机相比有两大优势:第一,片内程序存储器采用闪速存储器,使程序的写入更加方便;第二,提供了更小尺寸的芯片(AT89C2051/1051),使整个硬件电路的体积更小。 AT89C系列单片机是Atmel公司于1993年开始研制生产的,优越的性能价格比使其成为颇受欢迎的8位https://www.21ic.com/a/950044.html
12.心得体会论文格式模板精选10篇当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首先要了解这些有机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然后在结合课本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加深记忆,在寻找这些有机物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出现的现象和需要的条件,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1.2对于相关概念和知识点进行推理总结 有机部分的化学知识由于出现的有机物比较多,记忆起来也就非常困难,这些https://www.liuxue86.com/a/4782637.html
13.20232024国家电网招聘之财务会计类知识点总结(超D.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答案】 A 2023-2024 国家电网招聘之财务会计类知识点总结(超全)4、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63467&ordertype=2
14.物联网工程知识点51CTO博客如图3-4所示,多个ZigBee设备构成一个无线自组网络,该网络可以通过ZigBee无线网关控制每个家电设备。一般而言,ZigBee无线网关具有一个以太网接口标准,可以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 蓝牙无线网关:蓝牙无线网关可以支持多个蓝牙设备快速进行网络连接并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图3-6是一个无线蓝牙网关的结构示意图,这个蓝牙https://blog.51cto.com/wjw1014/5412265
15.安徽铜陵技师学院铜陵理工学校教材教案学生活动:学生可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总结直流电流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知识点: 万用表测直流电压的操作步骤:①选择挡位与量程。转换开关应旋至直流电压测量区,量程的选择一般为被测电压的1.5~2倍,若事先无法确定被测值的大小,量程的选择一般应从大到小,直到合适为止。②与被测电压并联。红表http://tljsxy.cn/contents/460/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