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道岔的地铁应用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关键词:三开道岔;地铁;结构特征;结构优化
1概述
三开道岔又称复式异侧对称道岔,是复式道岔中较常用的一种形式,相当于两组异侧顺接的单开道岔,但其长度却远比两组单开道岔的长度之和短。因此,常用于铁路轮渡桥头引线、驼峰编组场以及地形狭窄等有特殊需要的地段[1]。三开道岔由一组转辙器、一组中间辙叉、两组后端辙叉、护轨及连接钢轨组成(如图1所示)。随着国内地铁建设的发展,三开道岔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上海是首次把三开道岔应用到地铁领域的城市,天津、哈尔滨地铁工程建设中也采用了三开道岔。地铁一般建设于城市建筑密集、交通拥挤区域,采用三开道岔具有缩短道岔长度,减小车站的开挖规模,缩短车站长度,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车站施工难度等优点[2-4]。采用60kg/m钢轨9号三开道岔,可缩短车站长度约60m(如图2所示),每个工程可节省投资约1500万元[5],尚不包括减少拆迁、管线改移,城市道路路面破除、恢复及疏解等间接费用。三开道岔在地铁特殊地段的应用优势明显,推动了地铁道岔技术的发展,但工程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和优化。以天津地铁6号线三开道岔的应用为例,介绍三开道岔建设及运营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三开道岔结构特征
天津地铁6号线采用60kg/m钢轨9号对称三开道岔[6],主要结构特点如下:(1)转辙器由直向尖轨、侧向尖轨、基本轨(各2根)组成,采用直向尖轨在前、侧向尖轨在后的平面形式,其中直向尖轨与另一侧的侧向尖轨由拉杆连接而成;尖轨采用60AT1钢轨制造,跟端为活接头式。(2)辙叉部分包括1组中间辙叉和2组后端辙叉,中间辙叉为双边曲线辙叉,后端辙叉为直线辙叉。(3)采用H形护轨,中间辙叉的护轨工作边为曲线,两后端辙叉的护轨为直线,均采用50kg/m钢轨制造。(4)采用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钢轨及辙叉下设置10mm厚弹性垫板,铁垫板下设置12mm厚弹性垫板;道岔轨下基础采用短枕式整体道床。
3三开道岔在地铁应用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三开道岔结构优化建议
总结上海、天津等地三开道岔使用经验,给出三开道岔结构设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方便三开道岔制造、铺设和养护维修。(1)尖轨采用直线密贴线形[11]三开道岔结构设计中侧向尖轨与直向尖轨、直向尖轨与曲基本轨采用曲线密贴线形,如图6(a)所示。尖轨密贴由直线密贴段和曲线密贴段组成,对尖轨加工和组装精度要求较高,不利于铺设、调试和养护维修,建议尖轨采用直线密贴线形,如图6(b)。尖轨密贴为一直线段,加工和组装简单,方便现场调试和养护维修,缺点是尖轨冲击角[12]较大。三开道岔只适用于存车线,使用频率较低且通过速度要求不高,轮轨冲击力增大对尖轨磨耗及使用寿命影响不大。(2)缩短尖轨活动段长度尖轨活动段越长、弹性变形越大,其不足位移量也会随之增大,容易导致尖轨最小轮缘槽减小、轨距偏差较大等问题,三开道岔直向尖轨,侧向尖轨活动段长度分别为7254mm、6607mm,比单开道岔活接头尖轨分别长413mm、1060mm。三开道岔尖轨前端强度削弱较大,更不利于最小轮缘槽、轨距等尺寸的保持。建议缩短尖轨活动段长度,以减少弹性变形和位移不足。可以通过前移尖轨跟端接头位置、增大尖轨半切断面的方式来缩短尖轨活动段长度。
5结束语
(1)三开道岔转辙器部分组装和铺设精度要求较高,建议采用厂内组装,以提高现场铺设精度,降低调试难度。(2)建议转辙器部分轨下基础采用钢桁架长岔枕,以提高转辙器整体铺设精度。(3)尖轨最小轮缘槽可以通过调整尖轨动程和间隔铁偏差、尖轨轨底与滑床台间隙值来实现。(4)尖轨采用直线密贴线形,以方便尖轨制造、组装、调试和养护维修;建议缩短尖轨活动段长度,以减少尖轨位移不足对最小轮缘槽和轨距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昕.城市轨道交通用60kg/m钢轨9号对称三开道岔的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3,57(8):42-44
[2]马振海,于春华.城轨交通工程对称三开道岔的研究与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0,27(10):99-100
[3]孟凡铁.天津地铁6号线三开道岔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2,56(11):9-10
[4]李俊玺.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轨道新技术的设计与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17,61(4):7-8
[5]赵源.城市轨道交通三开道岔的应用与完善措施[J].上海建设科技,2012,33(3):6-7
[6]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专线9775-V-10060kg/m钢轨9号对称三开道岔[Z].北京: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06
[7]国家铁路局.TB/T412—2014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8]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2006]146号铁路线路修理规则[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9]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60kg/m钢轨9号对称三开道岔制造、铺设和养护维修技术文件[Z].天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13
[10]国家铁路局.TB/T3307.1—2014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1部分:制造与组装[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11]郝瀛.铁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12]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道岔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