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副乡长为完任务虚假投保骗赔偿滥用职权被判刑

农业保险是一项惠民保险,保费由各级财政和农户共同负担。然而这项惠民政策成了唐僧肉,保险公司承诺:受灾不受灾都可以理赔,理赔额肯定比保费高,“稳赚不赔”,为此部分村干部与保险公司一拍即合:村干部以农户名义投保骗取赔偿,保险公司套取国家补贴获取非法利益。延津县一副乡长为完任务介入其中,和保险公司一道玩起了花手段,结果构成滥用职权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东方今报记者何中有冯晓玉

惠民农业保险成了唐僧肉

农业保险(简称“农险”)相对于交强险等险种,虽然“知名度”稍低,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惠民险种,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畜牧业等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保费由各级财政和农户共同负担。

根据《河南省2012年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延津县农业种植业保险操作细则》等政策规定,延津县实行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政策:中央财政负担保费的40%,省级财政负担25%,市财政负担5%,县级财政负担10%,农户负担20%。

为了确保工作效果,关于农业保险有着严格的政策要求,比如:农业保险凭证必须到户;保险理赔款必须通过粮食直补专用存折直接兑付给实际受保农户等等。

虽然农业保险有一定的风险,然而因其80%的保费由政府承担,在保险公司眼里,农业保险成了可以获利的“唐僧肉”。

违规承保竟然宣称“稳赚不赔”

2012年春天,延津县召开了投保农业种植保险的宣传会议。会上,副县长作了动员讲话,保险公司经理宣读文件规定及国家惠农政策。会后,各乡镇开始行动。

副乡长张某负责该乡的农业保险工作,该乡的承保单位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延津支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延津支公司)。

会后,该乡村干部在未经农户同意,且农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农户的名义填写农户承保清单,在未公示的情况下进行虚假投保。张某收齐保费后,将钱转到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延津支公司账户中。

依据该乡提供的承保材料,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延津支公司于2012年、2013年共向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套取财政补贴114万余元。

由于这些投保并不是真实的,且许多保费是由村干部自己垫付的,为了兑现在投保时对各村返还保险费并多返款的承诺,张某让各村干部提供原承保清单中一些农户的粮食直补折账号或者提供一个村干部的直补折账号,并制作虚假的定损清单和赔款明细,后又在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延津支公司理赔通知书和赔偿协议上加盖了乡政府及各村的公章。

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延津支公司依据这些虚假材料进行了理赔,把理赔款打到各村干部提供的农户的直补折上,由村干部将打到这些直补折上的钱取出来,在扣除了垫付人垫付的保险费后,余款作为各村村委会的经费予以支出,农户未得到理赔款。

经统计,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延津支公司2012年、2013年共支付理赔款42万余元。

经查明:在实际理赔环节中,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延津支公司的工作人员没查勘现场,或者只是抽查部分现场,就直接认定定损清单及赔款明细表。

副乡长为完任务构成滥用职权罪

虚假投保、套取补贴、骗取补偿的丑闻东窗事发后,延津县人民法院经审理以张某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由于不服一审判决,张某以“其没有侵占国家资产的动机”等理由上诉。其辩护人也认为,“张某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尚未达到适用刑法判处刑罚的地步,并具有坦白情节,可以考虑适用党规行政处分进行警告教育”。

2016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分二次向延津县人民检察院退出涉案款共计92万余元。

2016年8月20日,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作为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在动员、宣传投保农业种植保险活动过程中,违反规定向各村村干部进行投保宣传,进行虚假投保,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共计156万余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滥用职权罪,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THE END
1.花式骗保!七起保险欺诈典型案件曝光2019年至2020年期间,冯某等人以饲养的育肥猪作为标的,向某财险公司投保财政补贴型涉农保险,伙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采用虚报病死猪数量的方式,骗取保险赔偿金近200万元。 案例六:李某等人系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诈骗案 李某等人互为家庭成员、同乡或亲属关系,自2021年至202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c2ODYwNA==&mid=2649104934&idx=4&sn=ef6d29706d0c044258b40559d67a72b1&chksm=86675d9d51ac0e3735b40490fe5418e36d0a8217283338590bb712c0e7da3a0ab6ce419ea962&scene=27
2.虚构交易购买退货运费险,两人8个月骗取100多万理赔保险金【虚构交易购买退货运费险,两人8个月骗取100多万理赔保险金】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的“运费险”权益被平台取消,一些商家也开始关闭这项服务。今年以来,多地公安破获了专门骗取“运费险”赔付款的相关案例。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刘琦接受采访时说,该局破获的一起案例中,两名涉案人员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2/doc-incyasqh5285637.shtml
3.金融监管总局:重点整治财险业虚假承保虚假理赔等突出问题加强数据真实性监管,强化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夯实经营数据基础。完善财险重点领域业务经营规则,强化承保理赔监管,重点整治虚假承保、虚假理赔、虚假退保、虚列费用、虚挂保费以及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坚持严查重处和机构人员双罚,推进行刑衔接。强化公司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内部追责问责。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12063262010921.html
4.有人用运费险骗取100多万利用大件退货运费险新闻频道格隆汇12月3日|据潇湘晨报,近些年,多地公安破获了专门骗取“运费险”赔付款的相关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两名涉案人员,利用“大件退货运费险”在8个月内骗取了100多万理赔金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03/47695672.html
5.多家险企骗取农户补贴和受灾赔款,致国有资金大量损失!近期,记者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虚假投保的方式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造成国有资金大量损失,让农业保险难以起到保障作用。由于农业保险业务区域性垄断严重、投保过程缺乏监督、农民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认识存在误区等原因,相关业内人士建议,要谨防政策性农保资金成保险公司“唐僧肉”,应加强农险监督预防机制、打破垄断形成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31953
6.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怪象和对策议政建言1.虚假投保,骗取财政补贴资金。如农田已被征用、荒芜不耕种了,某些乡镇、村组造假,虚报投保数量,或将农户未投保标的打包投保,骗(套)取财政补贴,通过虚假理赔将资金装进个人的口袋。 2.理赔行为不规范,虚假理赔。承保清单代签名、承保前标的查验不规范、农业保险凭证不发放到户,灾损勘察不及时,导致理赔数据虚假。不https://www.ngd.org.cn/czyz/yzjy/28508.htm
7.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转发)常用话术:“你的医保卡在异地被盗刷”“你的医保卡出现了异常”“你有未领取的补贴”“你涉嫌骗保” 18.网络预测彩票诈骗 常见套路:骗子会开设彩票预测网站或发布广告,声称彩票命中率高达90%以上,抓住彩民一夜暴富的心理,骗取信任。一旦受害人上钩,骗子就会以各种名义向受害人收取会员费、专家预测费、信息费、保证金https://webs.nuist.edu.cn/_s75/2021/0609/c3258a178606/page.psp
8.骗保行为(精选八篇)2013年 2月,驿城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在推行国家农业保险政策过程中,诸市乡 2011年的玉米农业保险和 2012年的小麦农业保险理赔,群众没有得到一分钱,各村委干部存在虚假投保、虚假理赔并骗取国家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的犯罪行为。 农业保险是指保险机构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保险标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n7we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