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联禁止成员机构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务专家支招保护持卡人资金安全
银联支付安全大调查数据显示,尽管金融安全消费知识普及与全国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在持续深入,消费者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但电信诈骗发案数量仍居高位,新型移动及网络支付欺诈活动保持活跃,套路贷、校园贷欺诈时有发生。
银联:遵循四方模式坚决打击非法交易
不法套路贷平台的违规操作,导致用户资金安全受到损害。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法分子或犯罪团伙利用网上被泄露的个人信息诱骗用户贷款,同时个别收单机构在商户准入和交易环节管理不严,未对商户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借贷业务资质进行调查,给了不法套路贷平台可乘之机。
作为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中国银联始终坚持银行卡产业“四方模式”,在承担银行卡跨行交易转接及资金清算职能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支付业务管理与风险防控规则制度,督促并约束各业务参与机构依法合规开展支付业务。同时,中国银联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加强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交易识别能力和拦截能力,维护持卡人资金和信息安全。
专家:持卡人严防信息泄露警惕诱惑陷阱
为保护广大持卡人资金安全,中国银联风险安全专家特此提示,提高风险意识,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四是防范伪卡交易风险。建议将手中的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因芯片卡可以进行动态运算加密,实现芯片卡与终端双向动态认证,较磁条卡静态信息验证方式更为安全。
五是防范网络赌博风险。严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严禁买卖银行卡,不为赌博、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洗钱便利,以免自己的信用记录因他人违法行为而受损,成为他人犯罪活动的“替罪羊”。
持续保驾复工安全云闪付APP上线多地“健康码”
近日,企业复工使各地迎来新一轮的人员流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各地政府纷纷推出“健康码”,运用防疫大数据信息为百姓“亮码通行”。中国银联迅速响应需求,在云闪付APP上线了多地的“健康码”展示功能,助力政府持续优化防控措施、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海南健康码、重庆渝康码、陕西西安一码通、内蒙古呼和浩特青城健康码、河南健康证明、西藏健康登记等应用已正式入驻云闪付APP。用户从云闪付APP首页相应入口进入,完成个人健康信息的填报后,即可快速获得“健康码”或“个人电子识别码”,用作个人复工复产、健康出行的电子凭证。除“健康码”服务外,中国银联正在推进与各地大数据局、卫健委、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门的深入合作,依托银联支付服务、信息认证、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创新服务,助力抗疫期间政务与民生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银联继续践行急民所需、为民所用理念,汇聚多方优质资源,在云闪付APP上线了“中国战‘疫’云闪付助力守护健康”服务专区,为用户提供在线学习、在线问诊、爱心捐赠、免费健康险、园区出入登记和出行信息查询等众多防疫服务内容,全面提升疫情期间云闪付APP的便民服务体验。
近年来,中国银联始终坚持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宗旨,积极参与各地数字政府和“一网通办”建设,在此防疫攻坚时期,中国银联将坚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好银行卡组织开放平台优势,联合各家成员机构积极做好防疫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