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拿出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运营
5月17日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将拿出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运营。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自1月27日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北京全市682家养老服务机构、4.8万名老年人未发生一起新冠肺炎感染事件。同时,各养老服务机构受疫情影响,在收入降低15%至20%的同时,日常支出也上升了15%左右。为帮助养老服务机构共渡难关、稳定发展,北京市将通过提高补贴标准、减免房租等方式,减轻疫情对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的影响。
对于城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农村幸福晚年驿站,运营补贴主要用于支持人力成本、能耗成本,减少疫情影响带来的损失。已收住临时托养老年人且按照政府要求实行封闭管理的城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在参照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给予每名老人每月500元补贴的基础上,再分别按照每月2万元和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以上来自新华社记者邰思聪)
北京养老机构5月18日起家属可预约探访但这八类人员不能进
明确了养老机构继续坚持封闭式管理、规范家属探视程序、规范春节回家老人返院程序、规范外出就医老人返院程序、有条件恢复新入住老人入院、规范员工通勤返岗管理、适度恢复驿站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7项措施。
“手消毒、戴口罩、示绿码”“脚套手套隔离衣”“限时限地限路线”“进入探访三不沾”,发布会上,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教给大家几句简单好记的探视“口诀”。
养老机构仍封闭式管理“七进八不进”
探视家属、春节回家老年人、外出就医老年人、新入住老年人、返岗员工、新入职员工,以及检查、维修、医护等必要的机构运行保障服务人员。
“八不进”,有以下八类情形的人员,不得进入养老机构:
(1)15天内接触入境回国人员;
(2)与已确诊或疑似病例有接触;
(3)有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可疑症状;
(4)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者接触过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
(5)家中有正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
(6)15天内曾经到过北京以外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外省市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7)15天内参加过聚会或未进行自我防护情况下去过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
(8)北京健康宝认证为“异常”状态的。
“四手续”,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必须填报申报承诺表,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落实手消毒、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对于进入老年人生活区的,实行从严防护措施,须全程穿戴隔离衣、脚套。
除特殊情况外每次探视不超两人每月不超两次
按照“非必要不探视、探视必须预约”的原则,允许老年人家属有条件进入养老机构进行探视。具体探视程序包括:
二是扫码“北京健康宝”。探视人员需现场扫码“北京健康宝”,显示“绿码”的才可进入养老机构。
对于重度失能等不便移动的老人,探视人员可在上述探视要求基础上全程穿戴隔离衣、脚套,在工作人员的导引下,进入老人房间探视。
设置探视专区鼓励室外探访
针对家属探视工作,将实行“一院一方案”。
《通知》要求养老机构要设置探视专区(探视室)。探视专区(探视室)应设置在通风较好、不形成人员聚集的场所,不得设置在老人生活区,并做到一人次一消毒一通风。在天气、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室外探视。
对于来院探视人员,均需登记并保存记录。
春节回家再返院需两次核酸检测
春节回家老人返院应采取“先预约、后返院”原则。具体程序如下:
1、开展“一次调查”。落实填报《养老机构收住人员申报承诺表》。老人与其他人员共同居住的,应对共同居住人一并调查。
2、进行“两次检测”。老人返回养老机构前,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入院实施院内隔离;隔离观察14天后,再进行核酸检测,仍为阴性的方可返回生活区。
因养老机构缺乏隔离观察场所导致老年人难以返院的,由各区民政局指定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统筹设置集中隔离观察过渡场所,用于返院老年人隔离观察。
住院就医返院需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
临时外出就医老人(含透析、化疗人员)在做好防护措施前提下,就医结束后不应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在院内隔离观察满14天无异常后,可返回生活区。
对于透析、化疗人员,由于需要定期去医院,建议安排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区(室)生活。
住院就医老人,在核酸检测、血清抗体(IgM和IgG)检测无异常后可返回养老机构,并经院内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可返回生活区。
可以接收新入住老人
养老机构在具备隔离条件、护理能力的前提下,可接收新入住老人。程序参照春节回家返院老人程序执行。
员工通勤返岗“四不”明确不得坐地铁
《通知》指出,养老机构新入职员工及返岗员工须在养老机构外指定场所隔离观察14天、且经核酸检测无异常后可上岗。实行全天自我健康监测和日报告机制,不得带病上岗。
通勤员工要求“四不”:不离京、不外出聚餐、不乘坐地铁上下班、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与老人密切接触员工须在服务过程中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接触服务对象前、执行服务过程中、接触服务对象生活废弃物后、清理环境卫生后四个“洁手”环节。
检查、维修、医护等必要保障服务人员,在落实防护措施后,可入院工作。入院后尽可能避开院内老人,减少接触。
适度恢复驿站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通知》明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有条件恢复居家养老服务,并优先满足困难老人照护服务需求。
开业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参照快递、外卖等人员社区防控要求,提供“无接触”服务。
具体流程为:由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服务区域的社区(村)为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办理小区出入证。持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可允许其进入小区。
不过,入户服务和集中就餐、麻将、跳舞、讲座等聚集性活动继续暂停。
热文推荐
原标题:《北京:增加1亿元补贴养老机构运营,5月18日起可探访,仍封闭式管理“七进八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