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遇上“双11”“小家电”映射“大活力”

“能用‘国补’吗?”今年“双11”,无论线上、线下买家电、家居,这句话成为消费者最常用的开场白。10月14日起,各大商业平台开启“双11”促销模式,当“国补”遇上史上最长的“双11”,叠加商家补贴、平台补贴,“真金白银”的实惠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所谓“国补”,指的是今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措施指出,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家电方面,此次政策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等7类家电产品以及电脑给予以旧换新补贴。随着政策“大礼包”落地,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投入和消费支出,实现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眼下,各大线上、线下平台已陆续发布了自己的“双11”成绩单。京东数据显示,全国超过90%的县域农村地区均有消费者通过京东进行以旧换新,扫地机器人、烘干机等在内的519个家电家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200%;苏宁易购数据显示,“双11”一站式以旧换新销售同比增长247%;11月11日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7.01亿件,同比增长9.7%,创历年“双11”当日新高……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激发市场活力,带来了消费市场繁荣,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的一个生动写照。

在政府补贴支持、平台组织推动以及商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双11”呈现出超预期的增长态势。当然,作为“国补”上线的第一年,“国补”在实践过程中也不乏“吐槽”之声:“线上使用‘国补’跳转APP有些麻烦。”“同样的品牌,同样的型号,为什么有的尺寸有补贴,有的就没有?”可以期待,明年的政策能够更加简单化、整体化,让平台、消费者、企业都更方便,真正让买家电从“大事”变“小事”,从“烦心事”变“顺心事”。(武小轩刘承鸿)

THE END
1.补贴支持叠加消费旺季,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每经AI快讯,近期,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正在加力推进。在中央与地方政策的协同联动以及“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下,叠加“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双11”等重要消费节点,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加快显现。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1月8日24时,2025.7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045.8万台,带动销售1377.9亿元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MTKDF90512B07B.html
2.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政策解答新余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稳妥推进,自2007年12月起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商务部研究认为,有必要加快推进家电下乡,以http://www.xinyu.gov.cn/xinyu/qtjdxs/2008-12/10/content_7077c83aef1e47f68931e102704643d5.shtml
3.36氪专访丨当一家卖出几千万台电饭煲的公司,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36氪:过去几年国内厨房大小家电品牌涌现,国内做厨房商品的逻辑? 杨华:大白电的话,用户两次装修的间隔至少15年,所以大家对这类品牌的认知是15年才换一次。如果15年连续这个牌子越做越好,你才可能选这个牌子。 小电器跟使用寿命都是有关系,换代周期越短,品牌的投入时间越短,出圈的可能性越快。这是厨房商品的逻辑。https://www.saikr.com/a/527535
4.家电以旧换新造假骗补普遍存在“家电以旧换新是国家惠民政策,却被一些商家利用。”一名湖南电器行业人士介绍,违规套利在湖南的家电销售企业中曾经普遍存在,多数企业在长沙市商务局的调查处理后,收敛了许多。 时至11月,本刊记者在长沙苏宁电器的部分门店仍然发现有多个品牌存在违规套利行为。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0/11/id/437269.shtml
5.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补”给了谁?央视新闻客户端家电下乡实施财政补贴,本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但是,近段时间以来,江西省许多县市对此开展了清查工作,有人透露,家电下乡期间,各种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现象层出不穷,清查工作正是针对这些违规骗补行为,清查出来的资金也是数额惊人。 在江西南部一个乡镇,记者走访了多家家电经销商。经销商告诉记者,当地纪检部门正在http://m.news.cntv.cn/2013/12/23/ARTI13877758056602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