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节水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
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措施。节水灌溉工程的推行,任重而道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先进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灌区管理手段,建设更多的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节水灌溉工程。
1我国在节水灌溉方面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节水灌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对于基础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我们对节水灌溉的利用与调控,需要建立在一些基础研究上,但是我国在研究上相比国外在总体上落后3~5年;(2)节水灌溉的设备还不完善。一般表现为: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差;(3)综合性较差,我国目前的节水工程技术大多表现单一,缺少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综合;(4)对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老灌区仅仅修建了一些干渠主干工程,而田间灌溉工程并不配套,还有工程老化失修以及效益衰减等。(5)在管理方面落后,缺少农业节水灌溉的鼓励,并且对节水缺少高效利用与调控手段。
一是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仅为45%左右;二是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三是水分生产率不高,仅有1.0kg/m3左右,旱地农田水分生产率为0.60~0.75kg/m3。而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分生产率达到2.0kg/m3左右。因此,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很大。
2工程节水措施
节水灌溉措施划分为工程类措施、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类措施三大类,其中工程类措施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渠系输水节水措施、田间灌水节水措施和渠井结合节水措施。渠系节水措施通常又分为渠道防渗措施和管道化输水措施。田间灌水节水措施通常又可分为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推广喷灌技术和微灌技术。
工程性节水措施可具体分解为:一是建设防渗渠道区,灌渠用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硬化,如支、斗渠采用砼护坡板,农、毛渠采用砼“U”型槽;二是建设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设施喷灌区,起示范区作用,主要用于高效农业;三是新建、改造机电灌溉站,扩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桥类、涵洞、水闸、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类水工构筑物。
3农艺节水措施
农艺节水措施包括田间径流拦蓄、土地整理以及耕作与栽培技术三方面。
3.1田间径流拦蓄
节水农业的径流拦蓄工程只局限于农田田块的全部天然降水,以及部分边缘坡地的来水。一般说是由山地丘陵地区坡耕地上的坡面治理,坡水疏导拦蓄,以及少量的支沟沟道与塘坝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包括有土建、生物措施在内的水保工程体系。
3.1.1坡面治理工程。主要是改变地面坡度,拦蓄地面径流,增加土壤入渗,改善土体构型,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3.1.2坡水工程。主要是拦蓄、疏导和调蓄在大雨条件下土壤不能完全接纳的地面径流,包括当地降雨和外来水。
3.1.3塘坝与沟道治理工程。工程规模较一般田间水池水窖为大,具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汇水量。工程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地形与水源条件,以小型分散为主,切忌修大弃小,弃旧建新,着重旧塘改造,浅改深,小改大,死改活。
3.1.4植被与生态建设。对于植被和生态建设,在农业体系当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一般来讲就是对于树木和草皮的种植,通过植被建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土壤有更好的蓄水能力,改善生态系统的循环,使其向更有利于生产的方向发展。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农网的建设,农田周边防护林系的营造,专业性的经济适用林的经营管理,在饲草方面的种植等等,这些方面不仅是节水工程的一种体现,对于生态系统的改善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工程是节水农业的田间工程部分,介于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之间的一个结合点,是在节水灌溉工程或水土保持工程基础上对农田作业田块引进整治,充分发挥工程的节水效益,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可以简单地分为土地平整与田块规划调整两部分。
3.2.2田块规划调整。田块规划与调整也是节水土地整理的重要方面。如把坡耕地修成梯田,改大畦为小畦等。
3.3耕作与栽培技术
节水农业中的耕作与栽培环节,即狭义的农业节水,或称农艺节水。主要是通过田间耕作与栽培管理措施,降低作物生长期间的田间耗水量(也包括部分在输水过程中的地面蒸发损失)。是在兼顾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情况下,减少田间的无效水分损失,即降低田间的净耗水量,提高天然降水与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产率。这一部分节水才是真正的资源性节水和效益性节水,是整个节水农业的核心部分。
3.3.1土壤蓄水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水分的供给到最后都是蓄积在土壤当中的,将这些水分保存在土壤当中,然后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经过科学的计算,在一米厚度的土壤当中蓄积的水分相当于在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全年的降水量,所以说这是一个天然的大的储水库,在调蓄方面更的能力比较强,具有很大的潜力。
3.3.3节水灌溉制度。在农业生产中,各项节水措施的实施到最后都是要落实到节水灌溉制度上的,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三个环节,都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争取在有限的水资源利用下产出最大的农作物产量,那么就需要对农业用水进行合理的灌溉制度制定。在农作物的生长期间,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针对不同的生长需求制定出不同的节水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节水灌溉。在进行节水制度的制定方面,要根据当地的质地状况,气候环境和周边的条件等等,来对农田进行节水方面的制定制定,争取取得最大的节水效果。在节水制度方面,不仅要对技术上进行处理,还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力量在节水方面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要在节水宣传方面进行有利的推广,使灌区用户在节水方面提高思想意识,才能够使节水制度得到有利的执行。只有将技术和人的行为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节水灌溉制度的效用。
4对于农村的水利灌溉工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将农业发展好,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的基础生活。那么在全球的水资源日益缺乏的形势下,就需要加强对于水利灌溉工作的管理,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用水机制上进行完善,加大对水利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农村的水利灌溉事业服务。水利灌溉事业既可以改善生态平衡,又是实现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依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雨水利用;建筑节能
当前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用水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
一、建筑用水面临的问题和浪费的原因
建筑用水面临这以下几点问题:
①用水定额偏高;
②非传统水源得不到合理的应用;
③系统设计造成部分用水点压力偏高,冷热水供水压力不平衡,热水管网循环效果差;
④输配水用管材、管件、阀门等产品材质低劣,达不到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的要求,加上安装质量差,维护管理不到位,造成管道不可忽视的漏水损失;
⑤用水终端未采用节水器具、节水水嘴;
⑥计量仪表安装不到位,或质量低劣,致使用水得不到合理控制。
而建筑用水的浪费原因有以下几点引起
1、用水器具的超压出流造成水量浪费
超压出流是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是浪费的水量。由于这种水量浪费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因此可称之为“隐形”水量浪费。
2、建筑输配水管道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管道漏水主要体现在:接口不紧密技术不过关,管网压力过大引起的局部漏水,管网的局部腐蚀年久失修引起的漏水。
3、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
我国居民的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用水浪费严重。尤其在公共建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建筑节水的措施
1、选用新型的节水器具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定义是“满足相同的饮用、厨房、洁厕、洗浴、洗衣等用水功能,较同类常规产品减少用水量的器件、用具。”节水器具一是要节水,二是密封不漏水,三是耐用。
2、开辟新水源,分质供水
城市污水量几乎等于城市供水量,水中只含有0.1%的污染物,远低于海水中3.5%的污物含量,且就近可得,易于收集,再生处理成本远低于海水淡化。因此采用城市污水作为可靠的第二水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的共识。我国如北京等城市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颁布了利用经处理的城市污、废水作为中水供给冲厕等用水的法令,并且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效果。
雨水分布广,是免费的水资源,国外将其称为“天水”。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将雨水处理后回用,或入渗地下补充水源,既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又减少雨水的排放,降低对城市雨水管道的冲击。除了上述开辟中水、雨水非传统水源,用其供给不接触人体的冲厕、浇洒、冷却循环水系统补水外,还应扩大循环用水、重复用水的范围,并通过引用先进技术、推广节水效果好的产品、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将用水量控制到最低。
3、控制超压出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而卫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压宜为0.20~0.30MPa,这样大部分卫生器具都处于超压出流状态。超压出流的后果是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是额定流量的3~4倍,因而造成水量的浪费。有效措施是控制给水系统配水点的出水压力,已有设计单位提出在配水点前安装节流孔板、减压阀等减压措施。根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节水课题组的有关数据研究,得出配水点处静水压力大于0.15MPa时。水龙头流出水量明显上升。建议高层分区给水系统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大于0.15MPa时.采取减压措施。
4、选用优质的管材、器具、设备
管材、管件、阀门是造成管网漏水的主要祸首。据统计,我国城市管网漏损率均高于10%,小区、单体建筑的管网漏损率虽未见统计数字,但由于不少建筑采用低劣管材、阀门,加上安装质量差,其漏损量亦很可观。因此,选用质量好的管材、管件、阀门也是节水工作的重要一环。
5、发展中水的利用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中规定: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适合建设中水设施的工程项目,应按照当地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中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排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在建筑单体中采用粪便污水、厨房废水与其他生活废水分流.粪便污水、厨房废水直接进入市政管网,其他优质排水如胤洗排水、淋浴排水、洗衣排水收集起来作为中水的水源。中水主要用于室内便器的冲洗,室外绿地的浇灌、道路的喷洒。国外资料报道,在不同类型住宅小区内设置污水回用系统,节水率可达20%~70%。北京环保所取得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科研、事业单位设置污水回用系统可节水40%,在居民住宅小区内设置回用系统可节水30%左右。因此中水的利用为建筑节水带来新的切实有效的途径。
6、雨水回收再利用
《建筑与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4-2007)中规定:设置雨水利用系统的建筑物和小区,其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包括雨水利用的内容。雨水利用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类似于中水,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质标准的用水。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有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人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淀池。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人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入中水管道系统再利用。该方法在雨量充沛的地区,节水效果甚是明显。
7、提高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
加强公民的节约用水的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改善用水习惯。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措施
Abstract: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theconstructionindustryhasenteredapeakperiod,andintheforeseeablefuturetherewillbegreatervolatility.Community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accountsfor30%oftotalenergyconsumption.Inthecurrentsituation,theoveralltrendintheconstructionindustrywillbemadetobemoreenergy-efficientdirection.Thus,thepositionof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willbemoreimportant.Howintheconstructionindustryasmuchaspossibletheuseofwaterandenergysavingtechnologiesandmeasureswillbedirectlyrelatedtothecountry's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istherealityoftheurgentneeds,butalsotorespondtonationalcall.Keywords: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waterandenergyconservationmeasures
能源的日趋紧张,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同时也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全国一线城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实行了限时用水,限时用电一系列的危机均是由于能源紧张而造成的【1】。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能耗中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发,如给水,排水,用水,热水,消防,环境绿化等等,其用量十分的惊人。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看来,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社会各界没有能够基于真正的重视。在各种建筑标准的制定中,有关建筑专业给排水节水节能措施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制定及说明。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之现状
1.1建筑业界节水形势十分严峻
水资源相对于经济发展,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凡的意义,为此,被称为人类的“生命线”。根据联合国最近的调查,在其所的报告中之处,截止到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8亿人口处于水资源短缺的状态,生活状况不容乐观,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的恶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如果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处于水资源短缺状态的人群将会超过三分之二。而纵观整个地球,97%的水属于不可用水,在仅有的3%的可用水资源中,大部分又分布在南极和北极,如此以来,可以供我们使用的水资源更是捉肘见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整体用水量,在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污水废水大肆排放。造成很多水资源污染。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严重影响到国计民生,并且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百座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节约用水已经得到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2水资源浪费真因
根据建筑业的给水排水的设计工作,加以系统的分析和统计,水资源的浪费原因主要存在于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之措施
针对前文所阐述的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中存在的现象,本人经过仔细分析,结合建筑给水排水中系统之具体设计,总结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2.1建筑给排水设计阶段【3】
2.2建筑给排水施工阶段
2.3建筑给排水使用阶段
2.4大力宣传使人们加强节水节能意识
在资源的浪费总量中,人为因素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细究其因,人们在节水节能意识方面还是不到位,为此,在建筑给排水专业领域对节水节能措施的探讨应该在宣传方面同样加大力度,使人们节水节能的意识深入到日常生活,并形成习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赵姝丽,陈玉丽.民用建筑节水措施研究[J].节能.2005(06)
关键词:给排水;节能;设计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各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而建筑在能源消耗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建筑设计者应该要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统一。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合理用能和达到节能设计规范要求也是衡量设计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方面。
1给排水设计的节能措施
根据我国目前建筑供水、用水的特点给排水节能设计的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作为建筑热水供应设备;二是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并采用节能效果突出的供水设备;三是节能、节水型的卫生器具,节水型的卫生器具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消耗量,而且对降低供水能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1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虽然每个城市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可能不同,但普遍在0.2-0.4MPa之间,五层以内的建筑的供水压力一般是能够满足的。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高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的楼层远远多于五层,故必须采用二次加压技术来实现建筑供水。此时,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二次加压的能量消耗。这样设计还避免了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带来的生活不便和用水浪费。
1.2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水池、加压泵、高位水箱等是常规二次供水方式的主要设备,但常规二次供水一直都没能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能源消耗相比其他方式也偏大,在新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已经不是最佳方案,而采用环保性更好、能源消耗更少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成为首选。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不需要常规二次供水方式中的水池和水箱,降低了建造成本;二是对环境的污染更小。常规二次供水方式是需要将水输送到水池水箱,水在水池水箱存放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的微生物生长,导致水的污染。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时,水不需要储存,减少了污染;节能效果突出。
传统二次供水方式首先加压将水输送到水池,然后再一次加压进行供水,这样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二次供水,设备的水泵是跟市政管网是直接连接的,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有市政管网压力供水;节水效果突出。常规的二次供水方式的水池水箱都是混凝土结构,抗渗防漏性能一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跑冒滴漏现象,虽然量不是很大,但日积月累,造成的浪费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为了防止水的污染,需要定期清理水池水箱,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方式基本上不会出现上述的这种情况。
1.3充分利用清洁能源
采用清洁能源对减收传统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地热、风能以及目前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太阳能。下面详细介绍太阳能在给排水节能中的应用。
1.4采用节水型管材、卫生器具及配水器具
配水器具和卫生器具方面也大有可为。卫生器具及配水器具位于供水系统的最终端,是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它的节水性能对给排水系统整体节能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用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就显得格外重要。据资料显示,在普通住宅内采用6L左右的小容量水箱可以比9L容量水箱节水12%,办公楼效果更佳,可节水近三分之一;对于厨房、淋浴、盥洗等用水器具的节水则主要从改善给水配件的性能来实现,如采用充气水龙头、脚踏开关淋浴器、节水延时自闭阀等,该类配件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节水节能的功效,并且节能效果和建筑高度成正比,即建筑物越高其节能效果越明显;公共卫生建筑内,传统的定时冲洗对水的浪费极大,目前较为先进的光电数控控制或红外线作用的器具效果非常突出,值得推广。对水的节约就可以减少输送水过程中的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1.5其他节能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在节能方面的应用的措施非常多,如采用自动控制计量、发展建筑中水系统、雨水回收利用、在热水管道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塑料管材以代替原来的金属管材等。
(陕西奥德曼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要求的基础上,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这是每一个给排水技术人员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住宅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和节水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住宅;给水排水;节水节能
Ontheresidentialdrainagemeasurestosavewaterandenergy
LiuXin-wei
(OldmanShaanxiEnvironmentalEngineeringCo.,LtdXi´anShanxi710000)
【Abstract】AsChina´seconomycontinuestodevelop,supplyanddrainageindustryhasmadegreatprogressinfullymeetuserrequirements,basedonthewater,wealsoneedtoconsiderenergyconservationandconservationofwaterresources.Thisisaproblemeveryplumbingtechnicianmustbeconsideredinthedesign.Withreality,totalkabouttheapplicationofresidentialdrainagedesignofenergy-efficientandwater-savingtechnologies.
【Keywords】Hous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Waterandenergyconservation
我国水资源缺乏这是不争的事实,加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水污染,水资源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节水问题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完善、合理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除了追求外型美观外,内在的实用性和环保节能性能更加重要。给排水作为耗能大户——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分项工程,是建筑业的耗能大户。同时,建筑节水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要真正把节水节能放在重要位置,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明确各类建筑的设计用水定额,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及水资源状况确定用水量的取值,釆用合理的供水系统。通过利用市政水压供至合理楼层,并合理给水分区的划分。按规范选取,缺水地区应选低值。
1.使用节水节能型设备
(2)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建筑物一般都在五层以上,这就需要进行二次加压。满足二次加压,主要是运用分区供水方式与新型供水设施来进行。同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将市政水直接引入生活贮水箱比较常见。尤其是贮水箱位于地下室时,更是浪费了市政管网的可用水头。
2.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宅热水加热的节能技术措施
(2)根据现在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按集热器形式可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
(3)平板型:在住宅中使用的小型热水器中,目前多釆用自然循环方式,且为单循环,即集热器内被加热的水直接进入储水箱提供使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抗冻能力弱。
(4)真空管型:全玻璃真空管结构简单,价格适中,水在玻璃管内直接被加热,其组成的家用热水器一般是将真空管直接接入非承压水箱,采用落水法取热水。也在釆用金属热管组合的承压式及采用U型管组合的分离式,在不同地区都全年使用。具有抗冻、耐压和耐冷热冲击能力。
(5)热管型真空管,其管内无水,具有抗冻、耐压和耐冷热冲击能力,可连接承压水箱,釆用双循环系统,更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热水系统,价格较高。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选择方式及节能效果:具体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情况确定,在土建施工阶段预留热水器进出水管及管道井,在管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第一种供水方式,根据现有太阳能热水器技术,使用全玻璃真空管比较经济合理。
3.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和采用新型供水设施
3.1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釆用合理的分区供水方式,可节约釆用市政直接供水部分楼层的加压能源。在城市供水中,根据城市供水规模不同,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均在0.24MPa~0.5MPa之间,只能满足3~6层多层建筑供水压力,现在城市城区土地利用率均较高,城区住宅高层建筑增多,且一般多层住宅楼层均在6层以上,供水压力要求釆用二次加压。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釆用分区供水方式并采用新型供水设施,可以减少二次加压能耗。
3.2采用新型供水设施——无负压供水。
3.2.1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无负压管网自动増压给水设备”是由分腔式稳压补偿罐、无负压流量控制器、能量储存器、储能与释放双向调节装置、增压水泵、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直接与市政管网连接,采用无负压流量控制器时刻监测市政管网的压力,可调节市政管网输出流量的大小。当用水高峰市政管网压力下降趋向最低服务压力时,流量控制器开始工作,在确保市政管网的水压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此时,能量储存器释放带有一定压力、一定压缩体积的气体,使稳压补偿罐中的水始终带有一定的压力从高压腔一恒压腔补充市政管网供水的不足;当用水高峰过去,通过双向补偿装置由用户管道与稳压补偿罐连通,将其补充满水,保证了整个系统供水的平衡性。
(2)无负压供水设备采用微机控制:变频水泵利用自来水原有的压力叠加增压,差多少补多少,能确保用户所需要的恒定压力,主要技术指标如增压压力范围、流量和节能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报道的产品,且结构设计新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在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3.2.2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特点。
无负压管网自动增压给水设备的主要特点:减少设备投资、节能、安全、供水高品质(解决了二次供水污染)和低噪声。
(1)节约总投资。节省人力、物力,节省占地、安装工时,不用建水池或设水箱,与自来水管道直接连接加压供水,可充分利用自来水原有的压力,大大减少了开泵、切换和停泵次数,减少了对设备的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节水。全封闭结构,与自来水管道直接串接,杜绝了跑、冒、滴、漏、渗等现象,避免了定期清洗、消毒等浪费水资源的情况。
(3)节电。目前一般的变频可使泵转速降低20%。而达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可充分利用自来水管道原有的压力叠加增压,差多少,补多少,自来水压力满足要求时,设备就停止工作,节能效果极其显著。在用户低峰期用水时,靠无负压补偿罐即可满足用户用水需求,而不再启动水泵。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设备夜间扰民的现象发生。
(4)水质纯净。纯净的自来水经过设备加压后直接供到用户,密封连接,水源不会受到任何污染,解决了二次供水污染的问题。
4.结语
一、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材不易老化,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又避免了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使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有效,便于农产田间管理和精确控制灌水量,达到高效农业用水的目的。
二、技术设备
膜下滴灌是利用灌溉渠道与大田水位差和地面的自然坡降实施自流灌溉的一种节水措施。以首部设备(井灌或经过过滤设施的库水、普通渠水)为中心,铺设主、支管道,农作物播种铺膜与机具铺设滴灌毛管道同时进行,并在播种后连接安装支管和毛管,通过四通管件连接组成管网系统。膜下滴灌通过地表下的滴水器(滴头)施水,灌水器流量与地表滴灌大致相同。根据滴灌水压的区分,该设施分为常压式和加压式滴灌系统。
(一)常压式膜下滴灌系统。该系统是将渠水按原渠系通过渠道引到地头,再通过铺放到地头的管系将水直接引入作物行间的软管(毛管)内,通过阀门控制,进行滴灌。该系统主要包括主管、支管、毛管、铺膜铺管播种机。
(二)加压式膜下滴灌系统。该系统是通过首部设备(水泵、过滤器、施肥、施药装置等),将水、肥、药经过地埋部分的主管道、支管道压至地面的滴管。该系统主要包括首部设备、地埋部分(主管、支管)及地面毛管、铺膜铺管播种机。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1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应用
1.1渠道防渗漏技术
早期我国农田灌溉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渠道,但是渠道输水过程中,渗漏问题比较严重,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研发了渠道防渗漏技术。目前,渠道防渗节水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农田灌溉的关键性技术。按照渠道防渗漏材质类型,可以划分为土料施压防渗漏技术、三合土防渗漏技术、沥青节水防渗漏技术等。渠道防渗漏技术能够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使渠道整体输水能力显著提升。
1.2喷灌技术
喷灌节水技术也可以称之为喷洒灌溉技术,主要是借助专用设备,其中比较常见的设备有水泵、管道等,通过增加水压,或者选择一处自然落差比较大的地方,直接将水运送到指定的灌溉区域。由喷头散播出小水珠,向四周农田进行灌溉。喷灌技术系统主要是由水源工程、管道、水泵等构成。喷灌技术可以分为3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具体见表1。要想充分发挥出喷灌技术节水灌溉的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喷头组合间距。不同的组合方式,喷头间距不同,最终的控制也有比较大差别.
1.3滴灌技术
2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3提高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效率的方法
节水灌溉工程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切实解决好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推动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发展。
3.1做好统筹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措施的应用需要考虑到诸多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抗旱,提升农作物产量。因此,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应用,要做好施工全面的统筹工作,进行周密考量,规划出科学合理的节水方式,依据目前现有情况,推广最为适宜的灌溉技术。
3.2做好规划工作
节水措施的应用规划工作主要对灌溉区域地面水使用进行规划。一般情况下,地面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进行使用:①如果是灌溉区域之内的地面水,就可以采取阻拦蓄水的方式进行利用;②如果是灌溉区以外的地面水,可以采取引水系统方式进行利用。无论哪一种方法,只要做好规划工作,都能够有效地缓解灌溉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3.3提高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3.4做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4结语
作者:谢宇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新友谊农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217-217.
[2]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32-33.
[3]吉荣亮.浅谈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113-113.
关键词:建筑;节水措施;可持续利用
1建筑给排水节水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节水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供水紧张问题。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逐年攀升。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和用水设备的科学选择都能有效节约建筑用水,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
其次,建筑节水有利于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城市用水成本不断升高,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费都包含在水费里面,实施建筑给排水节水,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
再次,建筑节水也有利于倡导人们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建筑节水一方面依托于节水技术,一方面也和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开展建筑节水,有利于树立人们珍惜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理念,培养公民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的良好习惯。
2建筑给排水水资源损耗分析
根据实践经验,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的损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道、水阀泄露,这是最为常见的情形。管道、密封件因为老化、锈蚀等造成漏水;马桶水箱因浮球阀损坏而不停地进水、放水;质量较差的水龙头关不紧,形成细水长流,据统计,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以造成70多升的水量损耗。
四是居民用水不注重节约用水。如洗手、洗碗时人为开大水龙头,洗衣超时、超量用水,如厕时频繁冲水等等。
3加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措施
笔者认为,加强建筑给排水节水控制,应从两个大的方面考虑:一是节约能节约的水,二是收集仍有利用价值的水。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针对前文分析的水量损耗的原因,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加强建筑节水措施。
3.1合理设计流出水压
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要求过于宽松,因此导致超压出流带来的水量隐形浪费问题比较普遍。解决超压出流的有效方式是控制出水点的供水压力,在实际运用中,应充分利用好市政管网的水头压力,对楼层较低的住宅设置屋顶水箱以满足高峰期的用水需求,对高层建筑设置变频泵进行竖向分区供水。同时通过安装必要的减压阀、减压孔板或节流塞等来降低出水压力,一般安装减压孔板可以降低20%左右的用水量。
3.2选择更适合的热水循环方式
开启热水时出现大量无效冷水问题往往是因为冷水压力高于热水压力所致,影响无效冷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热水循环方式的选择。热水主要有以下三种循环方式:干管循环;干管、立管循环;干管、立管、支管循环,三种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和投资成本相应提高。《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不建议单纯的干管循环,而干管、立管、支管热水循环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又不太现实,因此一般情况下,较为理想和经济的方式是保证循环系统中干管和立管的热水循环,有条件的可做到支管循环,从而减少无效冷水的浪费。
3.3选用节水器具
选用理想的节水设备也是实现建筑节水的关键措施和有效手段。如采用陶瓷芯节水龙头,可比普通水龙头减少三分之一左右的出水量,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具有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型淋浴喷头每分钟出水9升,而普通喷头每分钟出水高达20升,节水量在50%以上;6L以下的小容积节水型马桶也得到广泛使用。此外还有延时自闭水龙头和光电控制水龙头等都能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很多公共卫生设施可采取光电控制冲水系统来减少用水量。
3.4加强中水回用
中水指的是各种排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如对冷却水、洗衣水、洗浴水等的收集、处理及回用等。中水在国外已有广泛应用并被证明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时中水回用也是项系统工程,是我国今后建筑节水的重要发展方向。
3.5加强消防用水节水
对于同层建筑或成片小区来说,可以共用一个消防水池、一个消防水箱和套加压系统,即以区域集中消防加压取代各单体建筑各自的消防加压贮水系统,从而减少大规模贮水和定期换水带来的水资源浪费,同时贮水池定期更换时可作为景观用水、冲洗用水,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6加强雨水收集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展开了对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如德国、日本在部分城市的建筑设计中都设置了雨水收集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社区绿化、洗车、道路冲洗、厕所冲洗和冷却水补给等,甚至也可以深度处理后供居民饮用。因此,雨水收集利用也是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
3.7重视用水计量装置的使用
水表是用水量计量和水平衡分析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重视水表使用,在必要的位置设施水表,才能精确查找漏水环节,节水措施更加有的放矢。水表前阀门也应有较高的质量要求,以保证水表能够精确计量和运行。
3.8加强宣传,增进公民节水意识
建筑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所,建筑节水更加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在推广节水技术和开发节水设施的同时,笔者呼吁应加大节水宣传力度,使公众充分认识到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如小心开启水龙头、洗衣水冲洗厕所、洗菜水清洁地面等等,以实际行动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4总结
[1]高鹏.浅谈建筑给排水节水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11
[2]王蒲君.针对建筑给排水节水问题的几点看法[J].工程技术.2009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必须加强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对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节水措施;农田水利;灌溉
一、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现状
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同时由于资金紧张,导致某些新技术还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与发展。同时,由于水资源匮乏,人均拥有量少且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也对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改进灌溉方式,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农业水利灌溉问题分析
(一)节水灌溉理念落后,水利建设积极性不高
(二)灌溉设备与设施老旧
许多农田水利设备因为年久失修和陈旧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缺乏保养与完善,已经失去了灌溉的功能,既无法在干旱时起到灌溉作用,也无法在洪水来临时起到防洪的作用,失去了灌溉的功能,沦为无用的老旧设备。农田水利设施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障,由于很多灌溉渠道为土质渠道,开挖的随意性较大,在灌溉用水冲刷及雨水侵蚀的影响下,导致水资源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灌溉效率明显降低。
(三)节水技术应用范围小
目前在一些地方,农民群众对节水灌溉技术认知程度较低,节水意识比较淡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不具备危机意识。所以节水灌溉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推广范围比较小,都是针对经济作物作为示范工程来做,达不到节水灌溉普遍化和规模化应用的目的,严重制约和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资金投入不足
一个节水灌溉工程需要灌水器、分水器、输水管、水处理设备、取水设备、动力源等多种设备,一次性投入资金巨大,在后期还需要定期维护,后续资金还要不断投入。就目前情况来看,节水灌溉工程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原有灌溉工程的正常维护以及新建工程的资金需求,限制了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效益。
(五)监督与推广力度不足
三、农田水利节水措施
(一)工程措施
1.输水、蓄水工程。扩建地表蓄水工程,例如修建水窖、水池、水库;修建渡槽、涵洞、水闸等水工建筑用以疏通水道。
2.灌溉工程。在抗旱保苗是尽量采取先进灌溉方法,如微灌、渗灌、低压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3.防渗工程。将明渠改为管道输水,对渠道进行防渗漏处理,安装计量水位装置,配套完善管道、渠道间的阀、闸配置。
(二)管理措施
科学利用水源,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指导灌溉;落实节水责任制、健全节水规章制度、完善基层用水管水组织等;加强节水培训、经验交流以及节水宣传,普及节水意识;调整水价,用经济当做杠杆促进人们的节水行为。
(三)灌溉措施
1.畦灌技术。畦灌是一种地面灌溉技术,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用畦埂把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小畦。一般畦田大小为30~60米,宽为2~4米,通常沿地面呈坡向布置,如果土壤透水性强,畦可稍短,反之稍长。灌溉时将水引进畦内,借助重力作用使水流沿畦长方向流动,湿润土壤,形成薄水层。
2.滴灌技术。滴管即滴水灌溉,原理是通过压力将水由管道系统输送到毛管,之后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孔口、滴头等将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均匀、准确的滴入土壤,以满足作物的用水需求的灌溉方式。滴灌的优点是灌水均匀、不占用地,可以保持土壤的最佳湿润状态,保持作物的最佳用水量,有利于作物生长,增产明显,适用于经济作物、温室、大棚。缺点为孔口、滴头容易堵塞,影响灌水效率,严重者导致系统失效。
3.渠灌技术。渠灌即渠道灌溉,在田间修筑小型水渠,抽水或引水至水渠,进行漫灌。渠灌水量大、水流急,来得快去得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这种方式费水较为严重,是以前使用的主要灌溉方式,目前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然是主要的灌溉方式。在渠道内部进行防渗衬砌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普遍采用的材料包括膜料、土料、刚性材料等。采用防渗技术之后,会比土渠引水节约60%~90%的用水量。
4.喷灌技术。喷灌即喷洒灌溉,利用水的自然落差或利用水泵等设备将水送到需要灌溉的地段,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管道末端的喷洒器喷洒到空中,对作物进行浇灌。喷灌的覆盖面积大,持续性强,但是在喷洒过程中容易造成喷洒不均匀,同时渗透性较差。喷灌技术的适应性很强,适用于任何地形。同时喷灌可以人为控制水量,可以对作物进行适量适时的灌溉,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灌溉质量较高。
四、发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节水技术体系
(二)提高节水管理的制度管理水平
(三)加强节水设备、节水技术的制造研究
研究部门要提高节水技术,提高生产的效率。针对我国复杂的地形条件,研究适宜的灌溉技术,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条件下,降低灌溉难度,节省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