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标准:一、本大题为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错填、漏填均不得分。
二、本大题为中译英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错写、漏写均不得分。
三、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四、本大题为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五、本大题为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六、本大题为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一、判断题范围第一章导论一.判断题1.()由于国际贸易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所以国际贸易也可以称为世界贸易。
答案:对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
答案:对3.()按国际惯例,出口额要以CIF价格计算,进口额要以FOB价格计算。
答案:错4.()进口贸易额或进口总额与出口贸易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即为一国的对外贸易额,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对5.()当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被称为贸易盈余。
答案:错6.()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答案:对7.()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
答案:对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状况。
答案:对9.()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普遍比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要高。
答案:错10.()由于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很难直接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
11.()过境贸易不列入专门贸易,但可以列入总贸易。
答案:对12.()有形贸易是指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在通过一国海关时,必须向海关申报,并列入海关的贸易统计,是国际收支的重要项目。
答案:对13.()无形贸易包括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构成国际无形贸易的主体。
答案:对第二章世界市场与国际价格1.()世界市场即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领域或场所。
答案:对2.()世界市场价格,即国际价格,是不同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案:对3.()商品的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物。
答案:对7.()一个国家的生产条件越好,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越有利。
答案:对8.()假如世界市场上所有国家均等地增加劳动强度,世界平均劳动强度增大,则单位商品所含的国际价值量就会增多。
答案:对9.()国际价值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关系不大。
答案:错10.()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生产价格为基础,并以国际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答案:对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1.()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
答案:错2.()国际贸易理论是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
答案:对3.()俄林认为,两国国内不同的分工体系决定了各自的相对优势商品,形成了两国贸易的基础。
答案:错4.()重商主义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国拥有的货币数量越多意味着财富越多。
答案:对5.()要素价格相等化定理认为,贸易的结果将推动两国的要素相对价格以及绝对价格均等化。
答案:错8.()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答案:错第四章国际贸易措施1.()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上管理机构。
答案:对2.()关税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由消费者承担。
答案:对3.()关税具有强制性、有偿性、预定性的特点。
答案:错4.()关税税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对5.()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高,有时甚至高很多。
答案:错6.()普遍优惠制关税目的是通过给惠国对受惠目的受惠商品给予减、免关税优惠待遇,使发展中的受惠国增加出口收益,促进其工业化水平提高,加速国民经济的增长。
答案:对7.()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答案:对8.()自主税则又称国定税则,是指一国立法机构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制定而不受对外签订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约束的一种税率。
答案:对9.()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就禁止进口。
答案:对10.()一些国家还往往针对某个国家采取相应的限制性的关税壁垒,这就使关税壁垒比非关税壁垒更具有歧视性。
答案:错11.()非关税措施,又称为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答案:对12.()关税壁垒比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答案:错第五章公平贸易救济措施1.()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都主要是针对国际贸易中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行为所采取的保障制度。
答案:错2.()当使用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和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均无法确定倾销商品的正常价格时,可以采用结构价格来确定。
答案:对3.()倾销是一种公平的竞争行为。
答案:错4.()根据实施的条件不同,保障措施可分为一般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
答案:对5.()一国货币贬值后,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
答案:错6.()按照倾销的目的划分,可将倾销分为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
答案:对7.()倾销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为了销售过剩产品,有的是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
答案:对8.()保障措施则是保障条款的具体运用,保障条款是保障措施适用的法律依据,实践中有时也把保障条款称为保障措施条款。
答案:对9.()特殊保障措施是针对特定产品或特定国家的产品而采取实施的条件相对宽松的保障措施。
答案:对第六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优惠贸易安排是经济一体化形式中最为低级的一种。
答案:对2.()贸易创造效果使同盟国福利水平下降。
答案:错3.()欧洲是世界上经济一体化产生最早发展最快,取得成绩也最显著的地区。
答案:对4.()关税同盟的成立还会带来各参与国行政费用提高、走私现象增多等直接效应。
答案:错5.()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之一。
答案:对6.()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又可称为无差别待遇原则,是与歧视待遇原则相对应的一项基本的原则。
7.()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本质要求,是作为当事方的成员方处理同其他成员方关系与处理同另一其他成员方关系时,不能有歧视。
答案:对8.()世界贸易自由化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削减关税、弱化关税壁垒以及取消和限制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现的。
答案:对9.()国际贸易争端是伴随着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开始与发展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答案:对10.()欧洲联盟包括了所有欧洲国家。
答案:错11.()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等。
答案:对12.()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联合国专门机构。
答案:错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1.()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货物的交换。
答案:错2.()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垄断性很强,主要表现为全球服务贸易壁垒森严。
答案:对3.()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无形贸易大致可以等同。
答案:错4.()服务贸易不经过海关,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只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答案:对5.()《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大支柱。
答案:对6.()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国际间的以纯技术的使用权为主要交易标的的商业行为。
答案:对7.()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有形商品,而商品贸易的标的是无形的技术知识。
答案:错8.()技术进口方能取得技术标的使用权,而不能取得技术标的所有权。
答案:对9.()国际技术贸易的最主要内容是围绕知识产权的转让展开的贸易活动。
答案:对10.()许可证协议交易标的主要内容只能是专利技术、商标和专有技术三个方面中的一项。
答案:错11.()在专利权的保护期届满后,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不构成侵权。
答案:对12.()在我国利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补偿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已是一种主要的对外技术贸易方式。
答案:对13.()国际技术贸易由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这两方面组成。
答案:对二、选择题范围一.单项选择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指标。
A贸易顺差B对外贸易额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对外贸易量2、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D)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B外国贸易C商业贸易D海外贸易3、一国在其境内设有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B)A大于国境B小于国境C等于国境D与国境无关4、一国关境与其国境相比(D)A关境可以小于国境B关境可以大于国境C关境可以等于国境D以上都对5、以货物通过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D)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总贸易D专门贸易6、转口贸易又称(A)A间接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对外贸易7、贸易顺差是指(A)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C.国际收支为正D.国际收支为负8、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年该国贸易依存度为(C)。
A发达资本主义B发展中C不发达资本主义D转型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B)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D世界进口差额13、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个进口商品,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是(B)A贸易依存度B贸易条件C贸易结构D贸易比率14、具体商品的进出口属于(A)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进出口贸易D商品贸易15、当货物运输的过程中经过第三国的国境,对第三国来说这种贸易是(C)A进口贸易B出口贸易C过境贸易D转口贸易1、国际分工形成的阶段是在(D)世纪时期。
A.11-12B.14-15C.16-18D.18-19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D)。
A.自然条件B.人口规模C.资本的国际化D.国家的出现3、各国的(A)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A.生产力水平B.市场规模C.自然条件D.社会制度4、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D)之间进行的。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宗主国与殖民地5、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世界市场是(B)A.封闭市场B.自由市场C.垄断市场D.北美市场6、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是(A)国际分工A.水平型B.垂直型C.混合型D.交叉型7、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是一种(A)A.垂直型分工B水平型分工C混合型分工D三大产业分工8、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A)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9、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B)的差异。
A.比较成本B.绝对成本C.要素禀赋D.要素组合比例10、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A)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B.产品垄断优势C.产品密集程度D.产品保护程11、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学说。
A.绝对成本B.比较成本C.动态比较成本D.要素禀赋12、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C)A.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B.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C.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13、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什么之间存在的矛盾(C)。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14、在当代的国际分工格局中(C)A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B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D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工占主要地位15、国际市场价格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总是围绕着:(D)A国内价值上下波动B国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D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A)的传统理论。
A.获取交换价值B.发展生产力C.增加社会财富D.提高福利水平7、按自由贸易精神签订一系列条约是(C)A谷物法B航海法C“科伯登”条约D都不是8、重商主义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学说,也是(A)A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保护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9、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B)。
A.重量B.质量C.数量D.总值7、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A)措施。
A.特定的临时性措施B.普遍采用的措施C.经常性措施D.被禁止的措施8、A国规定2005年从B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100万只,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C)A、“自动”出口配额B、关税配额C、国别配额D、全球配额9、以下哪种关税不属于进口附加税(B)A反倾销税B差价税C反补贴税D报复关税10、属于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C)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进口最低限价D“自动”出口限制11、《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D)A.普惠税B.差价税C.最惠国税D.特惠税12、最惠国税是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其待遇给予的方式是(B)A单向的B双向的C多方的D非互惠的13、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B)A.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B.普通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D.普遍的、歧视的和非互惠的14、关税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一种间接税。
、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是(D)A、特惠税B、反倾销税C、反补贴税D、差价税15、关税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日益下降的是(A)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保护国内生产C调整贸易格局D调节经济结构2、买方信贷是为了促进商品的出口,是一种约束性贷款,其贷款必须用于(C)A进口商品B出口商品C购买债权国的商品D购买债务国的商品3、卖方信贷是指(A)A.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4、卖方信贷是一种向进口商提供(D)的方式A短期贷款B中期贷款C长期贷款D延期付款5、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为政治风险提供担保的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A)A、80%—95%B、70%—85%C、75%—90%D、80%—90%6、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担保期限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其短期的期限为(A)A半年左右B一年C一年左右D二年7、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D)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C.超额退还间接税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8、出口补贴问题是贸易谈判的长期话题,在乌拉圭回合任何产品禁止使用出口补贴,(B)除外。
A工业品B农产品C半制成品D制成品9、关于掠夺性倾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以倾销方式在国外时常抛售“剩余货物”B.长期以低于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C.通过倾销排挤竞争者后再提高价格D.对进口国损害相对较小10、出口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的行为,称为(D)A出口配额B出口国家垄断C出口行政组织措施D商品倾销加上课后习题选择题三、名词解释1、出口信贷是指出口国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出口国政府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银行向国外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
3、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国内供货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定单的待遇,从而造成对外国产品及其销售商的歧视。
4、海关估价是指以海关所确定的进口货物的价格为依据,计算出应付进口关税额5、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进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6、GPA:是指《政府采购协议》,主张贸易自由化,强调非歧视待遇原则,明确规定各成员方不得通过拟订、采取与实施政府采购的法律、规章、程序和做法来保护国内产品和供应商,歧视外国产品和供应商。
7、自由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不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惠,力求消除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自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自由竞争与合作,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合理配置。
8、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竞争。
9、超贸易保护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种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10、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商品的范围上不断扩大、限制手段上更加歧视和隐蔽、贸易制度的管理上法律化。
11国民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12、国际分工:是指超越了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
13、绝对成本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
14、垄断价格:是指在世界市场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利用其经济力量和市场控制力量所决定的价格15、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16、对外贸易量: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是指该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17、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国在一定时期里(如一年)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叫做该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18、易货贸易:是指两国之间不使用货币而是以货物作为偿付工具的商品交换活动,即以货换货19、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20、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21、互惠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法人或自然人以对等的权力和待遇。
22、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进口国通过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对进口商品交流各种严格、繁杂、苛刻而且多变的技术标准、假释法规和认证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实施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入、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
23、投资乘数理论:对一个部门的追加投资,不仅会引起该部门收入的增加,而且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其他有关部门获得新的收入,致使收入总量为最初投资的若干倍。
24、外汇倾销是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