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洋垃圾”进口剧降99%,澳洲叫苦!生态环境部:不放松,力争“零进口”

这种“洋垃圾”进口剧降99%,澳洲叫苦!生态环境部:不放松,力争“零进口”

2017年进口583万吨,进口额222亿元;

到了2018年,进口量剧降99.1%,跌落到只有5万吨,进口额也仅有2.6亿元。

——进口废塑料一年内天差地别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洋垃圾”进口禁令的巨大效力。

2017年,我国对“洋垃圾”启动进口管理,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种类不断增加。事实上不光是废塑料,废纸和废金属的进口量,也分别从2017年的2572万吨与807万吨,下滑到2018年的1703万吨和534万吨,降幅都超过了1/3。

作为“洋垃圾”出口大国,欧美多个城市垃圾堆积如山,当地市民首先扛不住了,接着韩国也因为垃圾无法出口且缺乏足够能力及时处理,而造成民怨沸腾。最近,澳大利亚也因为中国不断加码的“洋垃圾”管控叫苦连连,甚至有城市的居民在州政府前堆放大量废物,抗议政府在垃圾回收工作方面的无能。

此前曾有媒体猜测,中国是否会放松“洋垃圾”管控,对此,生态环境部3月28日给出了官方说法——中国将力争到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澳对华废物出口下降41%

据澳大利亚国内SBSnews、7news等媒体报道,维多利亚州各地被迫将大量可回收物倒入垃圾填埋场。近期,有抗议者在维多利亚州政府前的台阶上放满瓶瓶罐罐,并通过抗议的纸板告诉州政府,要严肃对待此次垃圾回收“危机”。

由于中国的垃圾进口禁令,再加上澳大利亚几个回收工厂已经关闭,维多利亚州政府被迫在当地的垃圾填埋场处理数吨可重复使用的废物。

参与抗议的安妮·卡明斯(AnineCummins)女士表示,“我们的回收系统已经崩溃了。早在一年多以前,中国已经明确表示拒绝接收我们的回收废品。我们需要一个可依赖的回收系统,但州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是政府的失败。”

以前,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固体废物平均每年达到61.9万吨,几乎是悉尼海港大桥重量的12倍,这些固废的价值高达5.23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25.4亿元)。而在中国固废进口禁令生效的第一年,即上一个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废物出口下降了41%。

中国对可回收垃圾的进口禁令,让澳洲各地都异常头痛,这些垃圾需要澳大利亚自行进行回收填埋,这不仅使其地方政府承压,也让垃圾处理商、废品回收产业链面临巨大挑战。

维多利亚州推出了规模为3700万澳元的回收系统计划,此项计划包括投入大量资金,以提升对10万吨可回收材料进行分类加工的质量。

此外,南澳大利亚州政府也宣布,将出资300万澳元重新启动塑料回收业务。

澳洲回收企业叫苦连连

中国对可回收垃圾实行进口禁令之后,不仅迫使澳大利亚各州政府部门纷纷出资、出招,更是让当地回收企业叫苦连连。

Visy,SKM是澳大利亚国内很活跃的垃圾回收公司,以往他们会向各地政府支付每吨60~70澳元,买下居民黄色垃圾箱里的可回收垃圾,再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中国。

作为垃圾回收商,他们可以从地方政府预算中,领取到用以处理垃圾的补贴。与此同时,他们再将垃圾当成可利用的资源转卖给中国回收商,靠着两次收费来获取巨大收益。

中国“洋垃圾”禁令使Visy这类垃圾回收商瞬间掉入寒冬。现在它们必须要付出额外的资金,彻底去除材料中的污染物,使可回收垃圾达标,才有可能出口到中国。

阿德莱德市一家名为RecyclingPlasticsAustralia(RPA)的企业总经理斯蒂芬·斯基勒说:“中国禁止从澳大利亚回收废物,这使得街道收集系统和回收系统都处于极端的压力之下。”

新南威尔士州一家垃圾承包商表示:“在短期内我们很可能会将一些未加工的可回收物进行填埋,以此来渡过这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中国退出全球回收市场,通过抑制需求和造成过剩的可回收废弃物过剩,也严重影响了回收商的盈利能力。

花旗银行表示,每吨混合纸从北美出口到亚洲的平均价格,已经从最高时的150美元,最低降至5美元。

欧美多个发达国家“吃不消”

除了澳大利亚外,韩国及欧美多国也早已深切感受到中国“洋垃圾”进口禁令带来的压力。

2017年,中国发布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随后,原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分别向WTO递交通知,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四大类24种“洋垃圾”,其中包括废纺织原料、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等。

按世界银行的统计,高收入国家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16%,却制造了34%的垃圾。其中,在百慕大、加拿大和美国,每个人每天的垃圾“产量”达到2.21公斤。同时,在高收入国家,塑料、纸张纸板、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占比高达51%。

据路透社报道,一名美国代表在日内瓦表示,“中国对再回收商品的进口限制,已对全球金属废料供应链造成根本性破坏,导致这些废料无法进行有效的再利用,走向废弃一途。”

中国的一纸禁令,无疑戳中了发达国家的痛点。美国是世界上的垃圾出口大国,更是世界第一大废塑料出口国。据环球网2018年3月报道,中国的进口禁令让美国垃圾出口商措手不及。美国西海岸的许多州从2018年1月开始,就面临着废品堆积的问题。

针对中国的进口禁令,欧盟被迫推出新的限塑方案,称至2030年将对全部塑料包装实行回收,不再使用咖啡杯等一次性塑料,以此抗击污染问题。英国还颁布了新的25年环保计划,希望在2042年之前能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包括塑料袋、吸管、大部分食品包装等。

中国的禁令让这些发达国家恐慌并非没有道理。据美国废弃金属回收工业协会(ISRI)统计,2016年中国总共从美国进口了价值56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19亿美元的废纸(共计1320万吨)和4.95亿美元的废塑料(142万吨)。

另据统计,英国出口的2/3塑料垃圾被运往了中国,而德国有1/7的塑料垃圾也被运往中国。

生态环境部:明年底前力争实现固废“零进口”

“洋垃圾”进入中国后,除了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外,其中也夹杂着大量不可回收利用且难以处置的垃圾,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上述文件还要求,将不锈钢废碎料、木废碎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9年12月31日起执行。

对于社会上有关中国是否会放松“洋垃圾”进口管控的讨论,生态环境部给出的回答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绝不会放松、放宽要求”,下一步,有关固体废物进口的管制还将进一步加码。

2019年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改革实施方案和“2018~2020年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到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THE END
1.废品回收站一年能赚多少钱?新手怎样开一家废品回收站?政府鼓励个人和企业开展废品回收业务,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 2.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品产生量逐年上升。同时,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废品回收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为废品回收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 产业链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不断发展,废品回收、加工、再利用的产业https://www.jiamengfei.com/xm/298330
2.畅通家电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链条发展“绿色产业链”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 于可利:现在的话呢,我们也看到更多的这样的一些这个销售平台,包括我们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都在建设自己的这样一些体系,也是和我们的回收处理企业进行合作确保的话呢,我们的这些废旧的家电呢,进入到我们的正规企业进行处理。 将废旧电器处理发展成“绿色产业链”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268240
3.从互联网+看废品回收行业的发展首先,我们了解下传统废品回收的模式。 整个再生资源产业链可分为废品收集、材料循环再造、产品再制造和重新进入消费市场四大环节, 产品流向从居民——>流动回收商——>大回收商——>多级分拣商——>末端回收商——>处理厂 / 二手市场。在传统模式中,国内城市废旧品回收一般有三种运作模式: http://www.zgfeipin.cn/Article/Show.asp?ID=10721
4.互联网+废品回收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互联网+废品回收的想象空间:从资源回收产业链改造的角度去说,互联网取缔了“回收站点”,将零散的回收从业者个人统一起来,使旧物直接从用户家中到达回收基地(大型回收分拣处理企业),缩短了产业链流程以节约成本,包括单人、单点覆盖面的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层层转手产生的二次成本。如果从规模上来说,在完全规模化以后https://blog.csdn.net/w840980261/article/details/80969736
5.废品收购站里的中国记忆上门收废品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体系的回收制度,这个行业似乎很容易崩溃。 而另一面,城市规划正在加速进行。 2016年夏天,随着城市功能的疏散,各大城市废品交易集散地陆续被废止,只剩一棵独苗。 不少人要么只能黯然离场,要么只能转战地下。这帮淘金者最终只得退往城市边缘,但能留给他们的利润也越来越少。 http://www.ljnhs.cn/h-nd-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