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淘日用品、衣服这些物件儿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是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近年来网购家电尽管涨幅有减少,但仍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不论是电视、冰箱空这样的大家电,还是榨汁机、吸尘器之类的小家电,考虑到网上的价格通常要比卖场的价格便宜,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在网上购买。
除了价格的吸引力之外,网购家电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送货上门,这样方便到家的便捷服务对于想要购买电视、家庭影院这样的大家电的朋友们来说,真是再省事儿不过了。
不得不说,网购的优势确实让人很动心,编辑本人也经常会在网上买衣服和日用品,可是对于网购家电这事儿,也许是强迫症作祟,我一直都不太放心。首先是考虑家电到底是不是正品,还有就是运输途中会不会不保险,再就是售后之类的问题。
其实,网上很多人和编辑一样对于网购家电这事儿是否靠谱都充满疑虑,那么,具体网购家电的风险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风险一低价诱惑质量低劣
风险二转账支付耍手段
有时候,可能我们和卖家联系,产品和价格都已经谈妥了,下一步就到支付了,一般来说,网购几乎都使用先付款再发货的支付方式,通过支付宝这样的中转工具来进行。但是如果对方以种种理由说不需要中转工具,要你直接汇款到他的账号上,这个时候要注意,不排除是一些骗子的诈骗手段。
风险三包装不注意细节运输碰撞易损毁
家电和普通的日用品和衣服不同,在运输上需要更多保障,小家电可能还好一点,大家电就很难保证,特别是在双十一那种卖家忙的发疯,物流濒临崩溃的时候,可能只求运输速度,对于产品的包装,尤其是没有注重其他运输方面的很多细节,可能会被忽视。
风险四退货时推三阻四故意拖延
以上我们只是罗列出了一些消费者经常会碰到的网购家电陷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在虚拟的交易平台上的陷阱又何止这些,很多欺瞒诈骗行为都让人防不慎防。
网购家电的实惠确实不少,而且品种齐全,方便快捷,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风险也在某种程度上伴随而来。那么对于以上的一些网购风险,有没有比较有效的规避方法呢,以下编辑总结了几点,以供大家参考。
别嫌麻烦详细咨询产品细节
在网上进行交易,看起来不太靠谱,但是随着现在的电商平台越来越透明化,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和店铺卖家协商,所以在网购家电的时候,一定要向卖家咨询货品渠道,对于一些家电价格和实体店相差太远的产品要向卖家询问清楚,以确认它的正规性。在购买小家电的时候,最好确认它是不是有CCC的质量认证书,同时要对产品的材质、规格或者附赠的产品等一些细节进行确认,一定要向卖家索要购物发票。
莫贪便宜到正规的电商平台购买
一定要在比较正规的电商网站上进行购买,例如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国美在线、1号店、天猫等等,通常在这些交易平台上购买东西,都会有一个类似于支付宝的中转步骤,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支付环节上碰到的不法侵害。涉及到价格较高的家电购买的时候,务必和商家协商货到付款。
除了到正规的电商平台购买,还要记住查看店铺的消费记录,浏览其他商家的评价,如果一页中的差评超过三条就需要重新考虑是否购买了。
验货确认无误再签收
对于在运输途中可能遇到的碰撞问题,一定要再之前和商家进行沟通,提醒它在发货的时候,注意的细节,并且一定要在付款前确认产品的完整性。不论是什么产品,都最好当着快递的面拆箱通电检查,记住最好通电检查,因为有的从外观看很难看出差别,但实际上有可能内部某个重要小零件丢失,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立即当场拒收。
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是自己私下开箱验货才发现产品受到损毁,找到卖家投诉,可能卖家会将其定论为已被开箱过或者运输途中造成,这样的鉴定结果可能他就会将所有责任推干净,不认账的事情常有发生。
保留聊天记录索要发票
在购买家电的时候,你一定要多跟卖家进行沟通,确认商品如果有质量问题是否可以调换,购买的家电是否有上门安装以及售后服务,保修期多长等等,这些聊天记录一定要保存,它可以作为产品出现问题后谁负责的重要证据,并且一定要再向卖家索要电子发票。
网站是一个相对来说自由并且虚拟的平台,尽管在网上购物价格实惠,方便而且省事,但这些优势也不能掩盖网购,尤其是网购家电产品有风险的事实。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往往由于缺乏证据而出现难以解决的纠纷,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有很强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网站进行购买,即使价格稍高一点也一定要买的放心,其次就是一定要再购买之前,详细向卖家了解产品的诸多细节,包括产品整体、发货、售后以及物流的配送情况。最后收到产品之后,一定要通电检测,有什么问题最好能当场发现,注意到这些细节,一定能将网购家电的风险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