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的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补贴政策不同,此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其独特之处。会议规格较高,市场对出台补贴的预期也较高。采用“中央+地方+企业”的联合方案,中央占比最高,地方根据财力差异进行补贴,企业占比较小,最终金额保持一致。此次补贴更多侧重在以旧换新,而上一轮补贴主要集中在大家电且以家电下乡为主。补贴金额力度大,中央出资且额度大,预计分流到家电可达200-400亿元,折扣力度也大,一级能效产品折扣达20%,且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覆盖地区范围广,由中央牵头,各地陆续出台细则,全国统一活动,宣传力度大,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官媒陆续进行宣传。
02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一)刺激消费需求放量
补贴政策确实对消费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刺激作用。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0时,511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711万台,享受64.03亿元中央补贴。在国庆假期的7天里,有251.9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超374万台,销售额达178.4亿元。这表明补贴政策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带动了家电产品的销售。
以湖北为例,2024年1-7月湖北限额以上家电音像类商品零售额500.19亿元,同比增长16.6%。以旧换新活动后,2024年8月10日-8月18日,湖北省工贸家电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50.4%。2024年8月10日湖北省以旧换新补贴拉动湖北苏宁门店客流上涨60%。
(二)激发潜在需求
补贴政策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原本就存在的换新需求,还可能激发那些原本没有强烈购买意愿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一些消费者了解到家电还有安全使用年限,在政策的推动下,原本可换可不换的家电现在就有了更换的动力。例如,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市民邓丽辉通过以旧换新政策购买了一台一级能效静音空调,原价4399元的空调,使用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后,到手只花了2000多元,相当划算。
(三)提高消费客单价
以旧换新活动还提高了消费客单价。因为只有一级、二级能效或水效产品才可以参加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品质家电的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消费者纷纷抢购1级能效产品,高端家电也跟着水涨船高。
03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与以往政策的不同
(一)政策导向不同
上一轮补贴主要集中在大家电,以推动保有率提升为主,家电下乡是最主要的补贴方式。而此次补贴则更多侧重在以旧换新,旨在激活存量市场,满足老用户的需求迭代。
(二)补贴力度不同
此次补贴金额力度大,中央出资且额度大,预计分流到家电可达200-400亿元;而上半年地方的补贴在本地几千万到小几亿之间。折扣力度也大,一级能效产品折扣达20%,且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而上半年各地折扣大约在10%左右,单个消费者最高享受补贴金额为1000元。
(三)覆盖范围与宣传力度不同
此次补贴覆盖地区范围广,由中央牵头,各地陆续出台细则,全国统一活动,形成声量,宣传力度也大,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官媒陆续进行宣传。而上一轮补贴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宣传力度也较弱。
04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效果
(一)市场端效果显著
从市场端来看,多地商场家电销售增长明显。商务部数据显示,7月份,主要电商平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以旧换新销售额分别增长92.9%、82.8%和65.9%。这表明补贴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家电市场的销售增长,为家电企业带来了商机。
(二)消费端带来实惠
从消费端来看,补贴政策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拉动了消费需求。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高品质的家电产品,解决了大量用户家中的老旧家电更新换代慢等问题,让很多在家中已经沉睡超过10年,甚至15年的老旧家电,可以主动淘汰。
05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乱象
1.套补、骗补、乱补现象
一些县城和乡镇经销商临时将产品调价涨价,然后再让用户享受补贴,用户实际购买价格没有太多优惠,部分补贴被商家套取。还有少数经销商为了解决“非节能家电”获取补贴,通过产品型号造假的方式骗补。此外,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小作文”,称补贴资金用得很快,马上就要用完了,补贴就要提前停止了,给政策抹黑。
2.消费能力不足
部分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补贴难解燃眉之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尤其是对于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即便有政策补贴,购买新家电所需承担的费用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回收渠道与流程问题
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痛点,如回收渠道不够畅通、流程复杂等,出现了部分企业“收不到旧”和消费者“换新难”的现象。
06
家电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推广适合以旧换新的产品
家电企业应积极推广更适合“以旧换新”的产品,比如采用新材料打造的热水器,内胆更耐热、耐压,也更耐腐蚀;体感智能电视,能通过语音或简单的手势完成多种复杂功能;兼具多种功能的蒸烤一体机,可以在有限空间里实现多种烹饪功能。这样的绿色智能家电产品特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二)强化科技应用
更加强化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在产品中的应用,以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趋势。例如,老板电器率先推出数字厨电系列产品,通过语音、触屏、手机APP等交互方式,只需要将食材放入烹具中,它就能在明火上自动烹饪出一道菜,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三)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消费者“以旧换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更高需求,也促使企业更专注于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符合“以旧换新”需求的产品。
结论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并非完全是在透支消费。虽然这一政策可能会提前透支一部分未来的消费需求,但也应该看到它带来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补贴政策刺激了消费需求放量,带动了家电市场的销售增长,为家电企业带来了商机。另一方面,政策推动了家电行业产品结构升级,促进了绿色智能家电的发展。同时,补贴政策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高品质的家电产品。
然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乱象、部分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回收渠道与流程问题等。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可以不断完善政策,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可以加强监管,打击套补、骗补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企业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出更适合以旧换新的产品;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家电产品。
总之,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就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家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