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半年光伏成绩单来看,作为光伏大省的浙江地区表现的较为抢眼,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1.64GW,在32个地区中位列第二名。
据分析,14条光伏补贴政策颇为引人注目,531新政之后,宁波、绍兴、嘉兴、杭州、瑞安、金华、衢州、乐清、永嘉、安吉等地区均有补贴!
政策详情如下:
除了在补贴政策上加大扶持之外,浙江地区还做了哪些积极应对措施其市场火爆程度如何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对此进行深度剖析。
户用分布式光伏领跑全国:率先启动光伏“百万屋顶”工程
以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为例,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杭州累计已并网光伏项目18790个,累计装机容量796.76MW。其中,2017年新增已并网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14185个,合计107.10MW。
政府推动力度较大:规划布局做到提前、详尽、完善
作为以政策为主导的光伏行业而言,浙江省光伏市场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浙江政府的介入比较早。从以上政策一览中也可看出,政策配套以及标准的出台等等都是规范光伏市场的有力抓手。
在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分析对比25省“十三五“能源规划中发现,浙江省是25个地区中规划最为清晰且细化的代表省份,其省内每个地区的光伏规划装机容量、具体户数、以及投资额都做到了一目了然。
从2016年11月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上可以看出,至2020年,全省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8GW以上,其中,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3.6GW以上;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4.4GW以上;家庭屋顶户用光伏100万户以上,其中光伏小康工程20万户以上,总装机容量达到3GW左右,其中光伏小康工程1.2GW左右。
而从2018年上半年光伏建设运行数据来看,浙江省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已达9.93GW,已完成十三五规划装机规模,且超出1.93GW;;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已达6.63GW,超出原规划3.6GW的近1倍。
此外,《规划》中也进行了投资估算。根据现有光伏设备市场情况,初步估算浙江省光伏发电项目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参照浙江省已建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造价,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单位千瓦静态投资约7500元/kW、集中式光伏项目约6500元/kW。
根据浙江省光伏项目规划目标,预计到2020年光伏项目投资总额达550亿元左右;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提供清洁电力80亿千瓦时,减少CO2排放97万吨,每年增加税收约12亿元。
分布式光伏“嘉兴模式”值得借鉴
业内流传一句话:“世界光伏看中国,户用市场看浙江。”浙江作为户用光伏的先行身份,除了百万屋顶工程启发了其他省份,还有“五位一体”模式的创新值得借鉴。该模式曾得到国家能源局前任局长吴新雄大力点赞,并一度被视为全国各地推广分布式光伏的范本。
对此,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长王京军也曾表示,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嘉兴“五位一体”等模式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浙江地区光伏发电的应用。
据了解,浙江省政府从2012年12月在嘉兴市秀洲高新区开展了光伏“五位一体”模式创新综合试点。那么“五位一体”模式究竟具体是什么其是集光伏装备产业基地、光伏产业技术与体制创新、光伏发电集中连片开发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应分布式能源的区域电网建设和政策集成支持体系创新于一体。
为了深化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创新发展,构建开放共享的光伏新能源互联网。2017年10月,嘉兴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嘉兴市推进“光伏+”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健全“光伏+”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建筑规划、综合评价等配套制度,目标到2021年底,全市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2800兆瓦以上,同时提出全领域拓展“光伏+”,规范“光伏+”应用市场秩序,多部门和重点地区协同推进。
2015-2017年:浙江分布式光伏装机增幅为236.8%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梳理分析了2015-2016年全国15个地区光伏发电装机量,连续两年浙江的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均为第一,2016年,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为2.07GW。
2017年浙江光伏装机规模继续增大,2017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41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2.92GW。截止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光伏装机容量8.17GW,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4.99GW。
晶硅组件企业布局集中:2017年光伏产业链年产值1756亿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中显示,2017年浙江省光伏制造业发展继续向好,全省产业链年产值1756亿。
2017年浙江省电池片产量约为12GW,组件产量约为15GW,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5.5%和48.6%。
其中,电池产量突破GW级的企业有5家,分别为浙江晶科、浙江鸿禧、浙江正泰、横店东磁和东方日升;
组件企业中产量达到GW级规模的有4家,分别为浙江正泰、浙江晶科、东方日升、乐叶光伏。
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共聚集了来自光伏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共计91家光伏企业。【文后附详细企业名录】
上游企业:硅锭企业4家,硅棒企业4家,硅片企业9家,浆料企业3家,组件封装胶膜企业3家;
中游企业:电池片企业15家,光伏焊带企业1家,光伏玻璃企业4家,接线盒及连接器企业10家,光伏边框企业2家,光伏背板企业3家;
下游企业:晶硅组件企业24家,薄膜组件企业3家,逆变器企业4家,支架企业2家;
优先保障光伏发电接入工程:电费结算率及补贴到位
众所周知,做任何事情,只有“聚合力”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效应。光伏行业的发展同样如此,离不开各级政府,光伏企业以及各方群体的共同努力。浙江省光伏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国网浙江电力公司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建立了政府、电网企业、光伏建设企业三方联动外部协同机制。
尤其针对家庭屋顶光伏快速增长中遇到的并网接线方式不统一、并网设备不标准、运维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国网浙江电力组织各供电公司编制了家庭屋顶光伏并网技术规范,如浙江丽水市家庭屋顶光伏接网技术规范、浙江湖州出台家庭屋顶光伏接网技术规范等等。
对于困扰行业发展的电费与补贴结算方面的问题,浙江浙江电力及省内各市县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和能源监管机构提出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电费结算、补贴拨付等工作的服务水平,据浙江省能监办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省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15142.81万千瓦时,结算上网电费11795.54万元,拨付补贴资金16888.55万元,电量收购率和电费结算率均为100%,2016年浙江分布式光伏电费结算率、补贴到位率继续领跑全国。
浙江地区资源及太阳能资源分析
浙江省基本情况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截止2016年,浙江现设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9个地级市,36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34个县(其中一个自治县),655个镇、274个乡、449个街道。据2017年全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6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万人。
工业生产总值
据《2017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176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4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279亿元,分别增长2.8%、7.0%和8.8%,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0%。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2︰44.8︰51.0调整为3.9︰43.4︰52.7。人均GDP为9205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634美元),增长6.6%。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7万元/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提高6.9%。
太阳能资源
从自然因素方面份析,浙江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较其他内陆省份占优势。浙江太阳年辐射量在4000-4800mJ/m2之间,较我国同纬度的内陆省份为多。全年日照时数在1100-2200h之间。平均气温在15.0-18.0℃之间,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7.4-2.2℃,极端最高气温33.0-42.9℃。
浙江省部分城市具体光伏电站的安装倾角如下表。
【附浙江光伏各产业链企业名录详情】
硅锭企业: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棒企业: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硅片企业: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昊能光电有限公司、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片企业: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晶硅组件企业: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桑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企业:杭州禾迈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企业:浙江同景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