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好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加有效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稳定总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于近期印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通俗讲就是今年有经济下行压力,搞基建带动下需求,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可是大规模地搞基础建设,那规模真是吓人)
什么是政府专项债券
地方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如土地储备,棚改等)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其债券投资者主要为金融机构,俗称收益债券。与其对应的是政府一般债券,指政府为了缓解资金紧张或解决临时经费不足而发行的债券。
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银行在展开各项业务,得从自己的裤兜里提取一些本钱作为资本金。银行资本金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就是满足资本充足率,该指标也是监管条件中最主要的一条。资本充足率,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银监会提出的资管新规: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不良率提升),为了应对监管要求,各银行都在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近期,许多银行就通过发行优先股与可转换债券来补充资本,从而实现资本充足率的提升。
从资本占用角度看,政府专项债券(AAA)的风险权重为0,这可帮助银行降低风险加权资产,从而提升资本充足率。举例来讲,假设一个银行拥有10万的资本,50万贷款与50万的同业存单,那么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为60万(50+50*20%),资本充足率为16%。那么当银行将同业存单替换为政府专项债后,其风险加权资产为50(50+50*0),资本充足率提高为20%。
所以,当银行更多地展开政府专项债时,其资本充足率也会得到改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一举两得。
具有较高的资产收益率
如下图计算结果显示,5Y专项债是商业银行性价比较高的投资品种,比同业存单,信用债及一般贷款都高。未来专项债将用于更多的基础建设(港口,机场及环保设施),利率收有望继续攀升。这么大块投资肥肉,银行会放着不管嘛?
拓展商业银行基础客户
为了丰富专项债投资群体,国家推动地方政府债券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在本地区范围内向个人和中小机构投资者发售,扩大对个人投资者发售量,提高商业银行柜台发售比例。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债券柜台发售的定价机制,增强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适时研究储蓄式地方政府债券。
商业银行的资产运作是建立在存款基础上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专项债必然会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配置,帮助拓展商业银行基础客户,从而增加商业银行存款(现商业银行拓展客户主要通过信用卡,理财产品等方式吸引储户)。
风险提示
补充:
为什么需要政府专项债券
在城镇化建设中,城市环保建设,公路建设,机场建设等基础配套设施需要大量资金,仅靠每年公布的财政预算远远满足不了地方政府建设需求。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可有效引导社会资本金,保障重点领域建设需求,加强有效投资,优化经济结构,发挥专项债券对国家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政府专项债券仍处于发展阶段。规模上,2016年美国发行了4458亿美元(约3万亿元),占美国全部债券品种发行量的6.15%,而我国2018年发行的专项债券为1.35亿元。用途上,美国专项债主要用于港口,机场,供水设施等公共产品,而我国近期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土地储备与棚改,投资项目提升空间大。
为什么专项债纳入社融统计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反映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用途是有现金流的公益性建设项目(收费公路、轨道交通、棚改等),大多为金融机构持有,反映了金融对经济建设的资金支持。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概念与实质并重”的处理方式,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具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