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精选5篇)

1、移动应用的多样性持续激发用户需求。新兴应用激发了用户的需求,刺激用户转变成为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逐步从工具类应用向内容类应用和社交类迁移,例如微博、Flipboard、手机阅读、LBS、移动SNS等新兴应用的兴起,用户对此类应用不仅有一定需求,且对应用有一定粘性。

2、移动互联网终端奠定了用户高速增长的基础。智能智能终端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兴起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导航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承载了移动应用,伴随终端种类的多样性,终端价格的持续走低,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机会也将增加。

3、互联网巨头厂商的推动促使PC网民转化。移动互联网的开放不再把用户捆绑在运营商体系之内,借助互联网的开发放模式,互联网厂商及移动互联网厂商纷纷进入市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移动的互联网",更多互联网应用的迁移促使更多的PC网民转换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

综上,在移动互联网告诉发展的过程中,用户规模仍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超过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移动互联网将对整个互联网市场产生深远的意义,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厂商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加大,反过来有机会在互联网上拓宽市场,另一方面产业间的合作会不断增多,互联网厂商将移动互联网作为自由业务的延伸,新的盈利模式和新的盈利点会不断显现。

整体来看,移动互联网网民的提高会促使市场规模保持较高增速增长,有利于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

欲了解中国应用商店市场的更多内容,请参阅易观国际Enfodesk或联系易观国际(AnalysysInternational)客户服务部。

研究定义:

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数:每季度至少使用1次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不仅包括浏览网站的用户,同时包含使用联网手机应用服务的用户,如移动IM、手机网游等用户。年度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等于当年第4季度活跃用户数

研究说明:

易观国际(AnalysysInternational)相信通过上述产业研究方法得出的数据在行业公认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可以准确反映行业走势与变化规律。

拥有100余位国内知名专业分析师、特约研究员,以及院校专家教授、知名企业CEO、顶尖实战专家,每年度编制近百份电商主题研究报告,并接受企业定制各项报告,承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等专业研究工作,并拥有领先的电子商务行业数据监测系统来实现对行业运行的数据监测、分析。

“新金会”是大众理财顾问杂志社倾力打造的互联网金融系列论坛,旨在为投资者、行业企业、服务机构、管理层搭建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让与会者在这个平台上互通有无、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引发传媒产业链的重构和升级

电子出版物零售市场的领军者亚马逊公司在以网络书店为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推出Kindle电子阅读器的方式从网络媒体向移动媒体延伸。2011年9月末,亚马逊了KindleFire平板电脑,明确体现了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扩展业务范围的意图。谷歌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确立了在网络搜索引擎领域的地位;2010年5月,谷歌收购了AdMob,以提升移动搜索的能力。据2011年11月的数据,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5%的份额,谷歌公司凭借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放性,获得了众多终端厂商和运营商的青睐。

产业链各部分之间的业务融合增强。内容生产商、运营商、终端生产商等传媒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状态。2011年7月,Google宣布正式与亚马逊、雅虎合作,并且在Android上推出多项Kindle服务和雅虎服务。一些国外知名企业,如亚马逊、苹果、微软等,纷纷在全球范围内出台新的融合业务,成为传媒产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纵观全球,不少国际传媒集团在强调内容信息生产的同时,也注重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进军,积极与终端设备生产商和技术开发商合作,加强信息传播的终端建设和对受众群的开发和维护。

促成内容消费模式的变革

Web1.0时代以门户网站为代表,与传统大众传媒相比,门户网站在内容组织与提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同时也对大众信息的传播渠道进行延伸,成为受众接收信息的新选择。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人们对媒介内容产品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消费期望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用户对内容的定制更加个性化,另一方面用户更加注重对数字内容的消费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更能适应受众的分众化需求,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受众的个性需求得以展示、释放,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空间体现在凭借技术融合促进内容融合,进而实现媒介融合的纵深化,最终满足用户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和对社会关系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满足了用户“碎片式”的消费需求。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为代表的终端设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和搜索引擎能满足用户快速获取即时、实用信息的需求。

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开发方面,以苹果和谷歌为代表的企业都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开设应用程序或应用商店,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应用程序商店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利用手机的方式,使手机成为可定制内容的移动终端。美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指出,移动应用下载量在大幅增长。市场研究机构Distimo的《2011年应用商店营收报告》显示,排名前七位的应用商店提供的移动应用数量超过了100万;截至2011年底,iPhoneAppStore、AndroidMarket和iPadAppStore排名前三。不难看出,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苹果公司凭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终端优势,占据了竞争中的有利位置,而谷歌则是凭借AndroidMarket的开放性,赢得了众多手机终端厂商的青睐。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搜索行为发生在移动终端上,搜索引擎成为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服务之一。咨询机构RedGiant2011年5月的美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指出,移动搜索被广泛使用,搜索引擎网站访问量最大。针对“节假日美国用户最喜欢使用智能手机做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51.6%查找店铺地址,47.6%查询拟购买商品的信息,44.1%浏览商品信息,40.4%进行价格对比,35.3%搜索折扣信息。

移动互联网满足了用户对消费体验的要求。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无论是亚马逊、苹果还是微软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以移动互联网领域作为发力点,在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方面不断升级产品,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在硬件方面,亚马逊多年来致力于开发的Kindle使电子阅读器这一终端产品得到普及和推广。之后,亚马逊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对其电子阅读器产品不断改进,从Kindle到KindleDX,每一次产品的升级都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体验,也为其赢得了大量忠实的用户。而历来以科技领先为动力的苹果公司在硬件方面后来者居上,凭借智能手机iPhone、平板电脑iPad,走在了同类产品的前列,延续了其产品一贯的高科技含量,强调先体验后消费,注重用户的消费感知。

此外,倡导云服务也成为几大行业巨头进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云计算的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即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为用户按需服务。云服务的出现使用户可以将大量的媒体内容存储在互联网上,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终端下载和接入。无论是苹果的iCloud、亚马逊的CloudDrive,还是微软的WindowsLive,都为用户接收和使用媒体内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自主空间,无疑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

互联网改变卡民媒体习惯

日益上升成为“第一媒体”的互联网,在信用卡营销中将同样扮演重要角色。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互联网既是媒体平台,也是生活、消费、支付和学习的平台,其有能力为信用卡发卡行提供很重要的信息,即持卡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兴趣、使用习惯等。“充分了解持卡用户的互联网行为,借助互联网展开信用卡营销、创造差异化服务,将有效帮助银行扩大用户规模。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支付、网上还款的盛行,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传统业务差异造成的信用卡竞争壁垒。”郭田勇说。信用卡的网络营销已经成为顺应用户媒体习惯的必然要求。

制造文化标签,

网络营销刺激开卡

伴随着以康盛创想(Comsenz)Discuz!X1.5为代表的跨界融合产品的普及应用,网络社区在拥有论坛(BBS)、个人空间(SNS)、门户(Portal)、群组(Group)、应用开放平台(OpenPlatform)融合渗透之后,将更具竞争优势。

据了解,本次调查活动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当前中国互联网社区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和热点问题,为互联网社区领域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在线调查自7月24开始至9月5日结束,收集到社区网民样本数量为5929个,社区经营者样本数量为3551个。调查成果《2010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将为网络社区市场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和方向指导。

THE END
1.电商数据分析要做到准确大数据再看对电商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输出的电商数据分析报告,其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它像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为品牌的多方面运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例如在营销决策方面,品牌方可以依据报告中关于不同产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销售热度、用户偏好等信息,策划出更贴合市场需求、更能吸引消费者的营销活动,精准地投放广告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09BUGU05562CMI.html
2.电商大数据的应用嘲与技术分析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商平台产生的数据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和用户行为,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电商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和竞争对手情况,从而优化运营策略,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商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揭示大数据的价值所在,并介绍https://blog.csdn.net/YONG823_API/article/details/144157021
3.电子商务产业分析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技术,实现商品与服务的交易与传递的商业行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领域。本文将对电子商务产业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探讨。 http://www.flash2.cn/ds/36088.html
4.探究电商发展趋势,剖析当前市场现状与未来动向展望1、直播电商行业持续发展,2023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养成了观看直播的习惯,各大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布局直播业务,直播带货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已成为电商直播的核心商业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2、直播行业正处于爆发期,国家层面的整顿和规范为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互联网和直播市场的快速成长预示着未来http://9213.net/3D5A4d00275B.html
5.大数据营销论文利用物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分析对关注用户已经形成的庞大数据流进行科学分类和精准营销,将会使传播效果无限扩大。其传播方式可以归纳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核心内容+终端促销+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世界具有备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的终端设备,已经超过100亿台,并且以每两年成几何倍数速度增长。网络将大众带https://www.youfabiao.com/fanwen/19954.html
6.网络营销全部20.下列属于移动大数据精准营销核心功能的是()。 A.用户画像B.全媒体广告投放C.全网品牌宣传.D.无差别的信息推送【注释】:第十章第三节 第286页 移动大数据精准营销的核心功能包括1、用户画像;2、精准广告的投放及服务信息的推送;3、用户服务改进 21.“为发现、满足和创造顾客需求,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市场开拓、产https://www.wjx.cn/xz/261160017.aspx
7.电子商务调研分析(精选6篇)电商调研分析 自去年开始,双十一已经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节,俨然已经成为万人狂欢的“电商节”,今年仅仅一天时间,天猫创收350亿。那么什么是电商呢?电商即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0pt30a0.html
8.跨境电商的市场动态机遇与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2.1 数据分析 行业数据的飞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88万亿元,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如同“火箭发射”般震撼。 用户基础的扩大:全球线上购物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跨境电商的潜在用户几乎覆盖了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市场红利可谓触手可及。 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66525
9.互联网产品分析报告9篇(全文)用户需求分析:(基于互联网用户的在线购物习惯) 通常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来源有四个:朋友推荐、网络口碑、广告及大众媒体宣传和销售员讲解。(来源:《网络口碑在购买决策中扮演的角色》,CIC,6月)在影响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可供消费者参考的信息来源,朋友推荐可信度最高,网络口碑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d94cj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