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零售发展分析:B2C电商模式以C端为主,B端为辅,平台为主,自营为辅,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发展趋势[图]

一、新零售只是互联网实现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中零售行业发展变化的一个阶段

新零售只是互联网实现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中零售行业发展变化的一个阶段,只不过在这个阶段,进步与变化出现了加速和集中,变得更快,更具有爆发力。当然,新零售概念也有其独特逻辑:新零售发展孕育的背景是行业成本降低、效益增速,其核心动力依然是经济利益,是企业对于市场利润的寻找和追逐;而新零售的实现基础则是科技进步;新零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数字化、全渠道以及更为灵活的供应链;新零售的发展方向依然是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1、新零售的主要动力--经济利益

⑴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线上获客成本攀升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逐年放缓,预计2017年将降至3.6%,线上零售面向的用户总规模趋于稳定,纯线上的开发客户成本越来越高,电商空间收窄,而线下零售潜力无穷,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企业转向发展新零售。

⑵人口存量市场需要“体验式零售”

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速由1997年的1.01‰降至2015年的0.5‰,中国市场由“人口增量市场”转为“人口存量市场”。存量市场下,依靠低价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效果会越来越差,消费者粘性和复购率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企业需要通过对消费者潜在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从而释放消费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求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体验”,零售行业理念由“低价零售”转为“体验式零售”。新零售是更重视体验的零售,而其核心动力,则是寻求更大的市场利润。

2、新零售的重要基础--新兴技术

新技术也衍生了许多新业态,比如智慧商场、新业态零售店、一般便利店、无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等。

新技术也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

3、新零售的隐形动力--需求变化

消费需求是新零售的牵引力,消费者的变化代表着市场的变化,自然也是新零售所要跟随的趋势。

⑴消费者年龄结构变化:主力消费人群年轻化,老龄市场不容小觑,婴幼儿市场潜力可期。

⑵消费升级。新零售的另一个基础就是消费升级。我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也促使居民消费开始追求品质消费和精神满足,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存量市场,提供更佳购物体验去释放消费者需求更为关键,也反映了新零售以人为本的趋势,以及提高消费者体验的驱动力。

4、新零售的特点--融合

数字化:线下场景成为数据节点,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高效统一。

全渠道:线上线下打通,无缝购物体验。从目前已经落地的一些新零售案例来看,未来新零售发展主要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数字化技术改造门店业务流程,提升门店人效和运营标准化能力;

二是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变,建立消费者粘性,形成消费闭环(未来的零售经营,将不仅仅是卖好的产品给消费者,而是卖好的“体验”给消费者);

三是具备线上线下一体化能力(单一的获客渠道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

四是消费升级(两个基本元素:商品品质的提升、体验的提升);

五是“高频业务”会是新零售的主战场(生鲜、酒水等,因为这类快消品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以及体验性打造,对周边的客流容易产生很好的转化价值-流量价值,形成消费习惯之后,更容易摆脱门店的物理空间限制,形成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所以,无论是从高频特征,还是用户体验,还是成本效率,还是消费升级,其新零售的应用空间是最广的,也最具有可操作性。

二、B2C电商模式分析:C端为主,B端为辅,平台优于自营

1、B端VSC端:C端为主,B端为辅

C端需求侧较强、供给侧空白且门槛较低的特点给与电商行业快速进入并渗透的机会。21世纪初,通讯工具的改变带来了消费习惯的改变,移动消费兴起;

B端需求较弱,且电商公司无实际运营经验,供给侧输出能力较弱。21世纪初,除08年经济危机,实体企业发展态势较好,PMI指数稳中有增,对外部赋能需求较少。

从供给和需求角度看电商企业布局C端

2、从运营壁垒看对C端布局

传统电商由于C端运营壁垒相对较低,纷纷布局C端产品。而C端对价格的敏感性又决定了互联网公司只能通过“烧钱模式”跑马圈地,进行传统的流量与用户的争夺。

B端与C端产品运营的差异源于核心逻辑的不同

3、平台VS自营:平台为主,自营为辅

电商时代,呈现平台为主,自营为辅的竞争格局。自营模式,更重视产品流管理,适应线下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环境,通过提供完善和卓越的供应蓝服务以获得规模优势。然而,中国线下市场集中度高度分散,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匹配,以搭建平台、招商引资,善于整合的平台电商更有发展优势。

平台B/C2C模式VS自营B2C模式比较

电商时代,自营电商在获取GMV增长时天然受品类及SKU的短板影响,因此必须扩充品类,但自营电商在扩品类时,必须考虑库存增加面临的风险。以此来看,在电商时代,自营电商必定会向平台电商的切换,实现两条腿增长。

三、电商时代末期,平台电商面临瓶颈,电商巨头如何破局

从电商设施——用户流量——用户场景的竞争,线上线下零售已进入商业模式创新深水区。并且大流量平台的崛起,新兴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电商。随着熟人社交电商商业模式跑通,陌生社交也开始电商变现探索,例如“抖音带货”走红,这对原有较为稳定的电商格局的冲击不容小觑,目前头部短视频MAU超过了头部综合电商。

1、新零售为线下赋能

盒马为例:线上+线下明显提升坪效

从电商发展角度讲,新零售巨头面临线上流量增长瓶颈,向线下索要流量的商业模式的探索。

巨头通过自身巨大线上流量以自有流量、社交流量、IP流量、商业流量形式对线下零售商进行流量赋能。线下零售商通过构建自身的APP、小程序等,也将线下自然流量引流至线上,线上线下流量融合贯通。线上与线下逐渐交融,数据逐渐打通,能更精准的识别用户、管理商品,打造以顾客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以盒马为例,线上+线下的模式在流量和坪效方面都明显领先传统模式。盒马坪效约为5.84万元/平,传统超市坪效一般在1万元/平上下,盒马坪效是其5倍左右。

仓配/店配一体化模式解决物流链路问题

生鲜是新零售引流的关键品类,传统生鲜电商模式受制于履单和引流费用居高不下,模式难以走通,生鲜电商的迭代本质是物流链路的优化。无论是店配模式还是仓配模式,都将增加线上消费本地化属性,一二线本地化即时消费潜力充分被挖掘。品类方面,核心聚焦餐饮、日用品和生鲜等。

导流效果显著但仍与巨头差距较大

即使新零售发展如火如荼,但目前从导流效果来看,想通过线下向线上输客仍存在一定难度。截至2018年12月,盒马月活用户864亿,与目前综合电商巨头3-5亿月活仍有较大差距,但通过线上导流为线下提高坪效功不可没。

2、社交电商玩转沉淀流量

社交电商近几年融资金额情况(单位:亿元)

社区拼团——社交电商商业模式的衍生

社区拼团实际上是社交电商的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的衍生,本质是社交电商。

3、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1)、产业互联网现状:处于“数字化原料”采集阶

B2B的本质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重新改造和互联网化。区别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能够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帮助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但目前中国的产业互联网刚进入“数字化原料”采集阶段,未来还需精耕细作,以最高效的方式为产业赋能。

前端消费互联网数字化程度全球领先、后端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处于发展阶段;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的制造业领域数字化发展迅速,发展意愿高,但仍在追赶中;

我国产业互联网仍处于“数字化原料”采集阶段。

数字化工厂发展程度调研:中国数字化工厂所占比例为欧美的一半左右2017(N>1,000)

(2)、从互联网巨头资金流向看电商未来布局

阿里巴巴近几年战略组织架构调整梳理

(3)、从互联网产品端调整看电商行业B端布局

新零售竞争的背后,本质是供应链的竞争。各大电商巨头开始布局快消行业B2B,各项产品积极链接B端,目前主要有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为背靠一线电商全国布局的零售通、掌柜宝等;第二梯队的有具有跨省运营能力的掌合天下、中商惠民等;第三梯队则来自区域性的订货平台,例如全家和快客等。

四、零售市场增速放缓,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发展趋势

我国80后、90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崛起,00后消费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新一代消费群体自我意识更强,更为注重购物过程体验,我国零售市场以供给方或渠道方为主导的格局逐步转变,正在向消费者领域转移,我国零售市场进入消费者主导时代。零售行业发展也更为重视消费者需求和体验,销售模式逐步转型升级。

经过不断发展,我国零售业态逐步形成了以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诸多模式相结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体验。但2014年以来,我国零售市场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蓬勃发展,销售总额增速以高于零售行业的增速增长,占比不断扩大。

质服务体验的需求,随着网络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电商巨头开始向线下传统零售行业寻求合作。同时,传统零售行业与电商渠道融合,不仅可以拓宽销售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以分析消费者行为,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实时预测,并可以深度挖掘和引导客户需求,提高销售能力。

阿里巴巴入股苏宁、京东投资永辉都表明我国零售行业正在步入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阶段。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实体门店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实现数据互通,为消费者提供跨渠道、无缝化购物体验的新零售模式也将是零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新零售模式可以实现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市场双赢的局面,将会为零售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电商数据分析要做到准确大数据再看对电商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输出的电商数据分析报告,其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它像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为品牌的多方面运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例如在营销决策方面,品牌方可以依据报告中关于不同产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销售热度、用户偏好等信息,策划出更贴合市场需求、更能吸引消费者的营销活动,精准地投放广告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09BUGU05562CMI.html
2.电商大数据的应用嘲与技术分析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商平台产生的数据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和用户行为,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电商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和竞争对手情况,从而优化运营策略,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商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揭示大数据的价值所在,并介绍https://blog.csdn.net/YONG823_API/article/details/144157021
3.电子商务产业分析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技术,实现商品与服务的交易与传递的商业行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领域。本文将对电子商务产业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探讨。 http://www.flash2.cn/ds/36088.html
4.探究电商发展趋势,剖析当前市场现状与未来动向展望1、直播电商行业持续发展,2023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养成了观看直播的习惯,各大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布局直播业务,直播带货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已成为电商直播的核心商业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2、直播行业正处于爆发期,国家层面的整顿和规范为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互联网和直播市场的快速成长预示着未来http://9213.net/3D5A4d00275B.html
5.大数据营销论文利用物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分析对关注用户已经形成的庞大数据流进行科学分类和精准营销,将会使传播效果无限扩大。其传播方式可以归纳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核心内容+终端促销+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世界具有备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的终端设备,已经超过100亿台,并且以每两年成几何倍数速度增长。网络将大众带https://www.youfabiao.com/fanwen/19954.html
6.网络营销全部20.下列属于移动大数据精准营销核心功能的是()。 A.用户画像B.全媒体广告投放C.全网品牌宣传.D.无差别的信息推送【注释】:第十章第三节 第286页 移动大数据精准营销的核心功能包括1、用户画像;2、精准广告的投放及服务信息的推送;3、用户服务改进 21.“为发现、满足和创造顾客需求,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市场开拓、产https://www.wjx.cn/xz/261160017.aspx
7.电子商务调研分析(精选6篇)电商调研分析 自去年开始,双十一已经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节,俨然已经成为万人狂欢的“电商节”,今年仅仅一天时间,天猫创收350亿。那么什么是电商呢?电商即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0pt30a0.html
8.跨境电商的市场动态机遇与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2.1 数据分析 行业数据的飞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88万亿元,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如同“火箭发射”般震撼。 用户基础的扩大:全球线上购物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跨境电商的潜在用户几乎覆盖了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市场红利可谓触手可及。 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66525
9.互联网产品分析报告9篇(全文)用户需求分析:(基于互联网用户的在线购物习惯) 通常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来源有四个:朋友推荐、网络口碑、广告及大众媒体宣传和销售员讲解。(来源:《网络口碑在购买决策中扮演的角色》,CIC,6月)在影响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可供消费者参考的信息来源,朋友推荐可信度最高,网络口碑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d94cj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