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众多的企业数量、强大的制造能力、齐全的产品类别的重要制造产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装备保障。
2012年之后,受宏观经济及微观产业的影响,投资拉动有所放缓,工程机械行业进入调整阶段;2014年至2015年,工程机械行业陷入寒冬。2016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的实施推进,工程机械行业逐渐回暖,并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增长期。
从市场结构来看,除工业车辆外,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以及压路机等四种工程机械主机占据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挖掘机为工程机械中的主力产品,占据工程机械行业的绝对主流地位,2022年销量占比为59.17%;其次为装载机,占比为27.93%。
挖掘机是基建、交通筑路、房地产、矿业开采等领域必需的工程机械产品,使用范围较广,是工程机械的主要产品。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挖掘机销量受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以及主机更新等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2020年,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32.76万台,同比增长39.00%;其中国内市场销量29.29万台,同比增长40.10%;出口销量3.47万台,同比增长30.5%。
2021年和2022年,销售各类挖掘机34.28万台和26.13万台;其中国内市场销量分别为27.44万台和15.19万台,同比下降6.32%和44.65%,在经历前期的快速增长后,2021年和2022年国内市场销量虽然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计划和海外国家基建计划的陆续推进,海外市场的需求旺盛,2021年出口销量6.84万台,同比增长97.00%;2022年出口销量10.95万台,同比增长59.96%。
(2)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挖掘机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主力产品,也是公司产品最主要的配套领域。在下游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个人住房以及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投资等因素的推动下,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巨大的保有量以及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下的设备更新需求、基础设施投资、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劳动力替代的设备增量需求、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带一路”计划推进的设备出口需求,三方面需求共同拉动了工程机械行业销量的增长,为未来几年工程机械的销量亦提供了强力支撑。
1)更新需求是我国工程机械设备销量的保底力量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结构逐步由增量市场为主转换为存量市场升级、更新为主,市场需求中更新换代的比重逐渐加大。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0年末,我国工程机械保有量合计约为900万台。其中,本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挖掘机,截至2020年末,我国挖掘机保有量约为200万台。
在巨大的保有量背景下,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更新需求,主要受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环保排放标准切换的影响。更新需求主要包括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引致的主动更新需求以及为了满足国家新型环保排放标准切换而产生的被动更换需求,具体如下:
设备的使用寿命
从设备的使用寿命来看,我国整个工程机械市场在1992-2005年之间,处于高度依赖进口阶段。2006年以后,本土品牌逐渐崛起,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低谷期-复苏期”,目前处于复苏期。
1993-2005年,挖掘机行业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这13年合计销量约为16.5万台。2006-2011年,挖掘机行业开启高速增长模式:2009年挖掘机销量约为9.5万台,2010年挖掘机销量约为16.7万台,2011年挖掘机销量约为17.8万台。2012年-2015年,挖掘机销量下滑,行业进入调整阶段,但2012-2013年,挖掘机每年销量仍超过11万台。上述阶段由于挖掘机保有量较少,还未大规模进入存量更新模式。
挖掘机通常使用寿命在10年左右,则2009-2013年销售的挖掘机到了2019-2023年,刚好开始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巨大的保有量背景下,随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到期,更新需求为我国工程机械的销量提供了强力支撑。
环保排放标准切换
随着国家多项排放规定出台,对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排放核查要求越来越高。自2014年10月1日起,“国三”排放标准以下的工程机械将加速退出市场,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不符合“国三”标准的工程机械将禁止销售,不符合“国三”标准的工程机械逐渐被更新替代。从目前污染物排放量占比角度来看,“国一”和“国二”阶段的挖掘机将是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切换中重点淘汰的设备。
根据各阶段设备的保有量来看,“国一”和“国二”阶段的挖掘机保有量约为108万台,其中“国二”阶段的挖掘机保有量约为85万台,“国一”设备不管是从机龄寿命还是环保标准上都已经进入更新换代阶段,“国二”设备刚好处于环保驱动下更新换代的门槛上,“国二”设备目前保有量约为43%,两者占比合计超50%,将为未来更新需求提供持续性支撑。
自2022年12月1日起,“国四”排放标准将正式在全国推行,将促进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工程机械更换需求集中爆发。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标准仍然比较滞后。在目前各国现行环保排放标准中,美国、欧洲、日本均比我们现行“国三”标准更加严格;而我国最新的国四排放标准则和美国阶段四过渡期(2008-2014)、欧洲3B阶段(2011-2013)排放标准基本类似,相比之下我国环保标准滞后了约7-8年。
目前我国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高度重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加强污染治理,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未来我国环保标准升级将是长期且持续的,排放标准逐渐加严是大势所趋,对未来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设备更进一步的更新换代起到持续助推作用。
2)新增需求带动我国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的持续扩张
现阶段我国国内基建和地产投资已步入稳定发展时期,采矿投资稳步增长,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将促进我国工程机械设备保量有的持续扩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新增农民工数量整体减少的大背景下,催生出大量的机器换人需求,为我国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提升提供持续动力。
基建、地产和采矿投资未来
地产投资的平稳增长为将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提供长期的增量需求。另外,随着采矿业投资的稳定增长,以及采矿行业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的日益严格,大部分省份均禁止使用炸药进行矿山作业,促进了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增长。
城镇化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约63.89%5,与日本60年代水平相当,远低于日本目前90%以上的城镇化率,据联合国统计,大多数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处于80%-90%的区间,我国城镇化率仍相对较低。“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中国社科院的预测,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2050年将达到80%,城镇化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未来随着城镇化率的逐步提升,城市化建设正向着精雕细刻的方向发展,人们对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推进乡村振兴”亦成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随着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将促进我国工程机械设备保量有的持续扩展。
机器换人需求
我国农民工面临短缺且平均年龄日益增大,从国内新增农民工数量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新增农民工数量经历5年的逐年下滑后,获得两年的短暂回升,但仅回升至2010年约三分之一的水平;2019年新增农民工数量仅小幅提升不足250万人,2020年却较上年减少517万人,农民工短缺的情况日益加剧。2021年,新增农民工数量较上年增加691万人,但农民工短缺问题仍然突出。
随着人口拐点的出现,建筑业人口红利过去几年已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率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供需缺口的放大将催生工程机械更多应用场景的机器换人需求,这也为我国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持续动力。
3)海外需求为我国工程机械销量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
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地区分布来看,除我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占据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60%以上的市场份额,海外市场仍为工程机械销售的主要市场。我国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设备出口的外资品牌中以卡特彼勒、小松、沃尔沃等为主,国产品牌中主要系三一重工、徐工集团、柳工集团等排名前列的工程机械主机制造商。
另外,随着美国基建计划、G7集团基础设施计划等计划的陆续推进,海外市场对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预计未来海外市场能够为我国工程机械销量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2013年至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均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达到443.02美元,同比增长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