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ROCMOCDMO产业发展最新趋势

随全球药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药产业链中的分工日趋显著,医药企业呈现出将自身研发与生产业务委托给其他专业化公司开展的大趋势。其由于研究内容的专业化程度的强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融合,促进了从疾病目标研究、药物化合物的筛选和研发、临床试验,到规模化工艺优化、委托生产加工乃至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健康发展,涌现出众多的外包服务机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进了新药物、医械的诞生与市场化的发展,使人类受益。

一、CRO行业概述

医药研发外包,简称CRO,是一个新兴的专属性的科研服务性行业,其是承接生物医药创新型药物研究过程中某一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且又能与研究整体融合互补的工作。其最早起源单纯的药理、毒理的委托,再由此发展成活性物质筛选、化学合成工艺等等内容,其服务内容的分类与创新药物注册政策有关密切的关系;各国药修正为应对政策与科技技术的发展,加速药物研发的产出和降低应专业设置的不足所带来的风险,均有效地采用CRO的研发方式。也使得此科研服务性行业(CRO)的有序发展。

1、CRO公司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CRO外包服务在全球可以涵盖医药研发的整个阶段,国际CRO产业巨头在发展的过程中无一不通过并购与合作,积极拓展核心业务,积极往一站式CRO服务发展。因此从新药研发到新药上市,一般大型跨国CRO企业都能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我国目前CRO整体行业刚刚起步,产业规模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本土CRO企业来说,未来如何打造完整的产业服务链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制药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尽快进入制药工业价值链的上游,更是为了满足我国医药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

据调查,目前在国内CRO业务纵向一体化趋势明显加速,一些国内CRO企业开始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来拓展产品线及服务。另外随着国内优秀CRO企业上市,大量资金涌入CRO产业,并购整合或将加速,产业集中度将加强。

2、国内CRO产业竞争加剧

随着中国加入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之后,国内药品研发、临床试验在准入机制、先进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上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国内CRO企业将面临更加严酷的国际竞争与更加严格的国际标准,是机遇也是挑战。临床试验基地产能瓶颈将被突破、临床试验审批流程和执行速度将加快,临床试验CRO订单数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收入确认周期也将缩短,加快业绩释放。

未来随着CRO产业的不断壮大,竞争必然趋向于国际化。本土企业如何有效与跨国企业合作、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优势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将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3、重磅政策或促进医疗器械CRO产业爆发

最初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比较少,因此有大量的国外企业和国内代理商将医疗器械直接进口进行销售,后来演变为在国内建厂。而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国内的政策法规进行适应,这也是医疗器械CRO的早期业务。这些企业更倾向于去找一些比较大的CRO企业进行合作,因为其平台大,资金充足,能够比较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

然而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涉及领域日益广泛,门类越发多样,产品日趋专业化,许多大的公司不能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服务,因此一些医疗器械企业由于其产品的专业性需要更加专业的配套CRO企业进行服务,这便为一些专业背景很强的新兴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医药生产外包服务企业(医药CMO),是以合同定制形式为制药企业提供临床用药、中间体制造、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以及包装等专业服务的企业。而伴随CMO市场趋于成熟,定制研发生产(CDMO)、产研结合(CRO+CMO/CDMO)等多种商业模式得以快速发展。

二、CMO/CDMO行业概述

从产业链来看,CDMO处于药物研发至商业化销售的中间关键环节,其上游为临床前研发CRO环节,下游为药品上市后持续的CMO生产环节。由于创新药领域不断发展、研发成本和风险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下游医药制造企业会选择CMO/CDMO服务,以便为医药企业节约成本、控制风险并提升研发效率,可以预见CMO/CDMO市场规模将不断放大。

图:医药外包服务产业链条

[Source:公开资料、弘则研究整理]

根据BusinessInsights预测,2017年全球医药CMO市场容量为628亿美元,从2013年至2017年,医药CMO行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2%。预计2021年全球CMO/CDMO市场规模将超过1025亿美元,未来全球CMO/CDMO市场有望持续快速扩容,全球CDMO行业增速保持10%左右,国内CDMO行业增速大概为15~20%。

图:全球CRO/CMO/CDMO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亿美元)

[Source:Frost&Sullivan、国泰君安证券事务所]

图:中国CRO/CMO/CDMO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亿美元)

三、多因素驱动CMO/CDMO行业发展

1、CMO/CDMO是药企风险控制与制造业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风险、长周期、大投入是新药研发的三大特征,如何有效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大型制药公司及创新药企必须考虑的关键点。而CMO/CDMO企业具备人才资源、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等优势,正是制药企业看重与青睐的地方。原研药企业为保持利润率,完善研发管线的同时会选择将专利到期的药物进行外包,而仿制药企业为抢占首仿地位,也会同专业化的外包企业战略合作。由此CMO/CDMO企业成为药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提升实力的坚实后盾。

同时在研新产品技术与现有市场产品生产供给能有效的并存发展,进而促进了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有效地获得双重保障。

2、全球掀起创新热潮,医药研发投入加大

据EvaluatePharma分析,大约50%的新药研发经费集中在高频外包的CMC领域,预计新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将助推CMO/CDMO行业发展。2017年全球药物研发支出为1580亿美元,预计2022年全球研发费用将达1810亿美元。

图:平均单个新药研发成本变化(亿美元)

[Source:Tufts(CSDD)、国泰君安证券事务所]

图:全球及中国医药研发投入金额对比(亿美元)

[Source:EvaluatePharma、国泰君安证券事务所]

3、全球掀起创新热潮,新药研发项目增多

根据Pharmaprojects资料,全球药品研发线在2001-2017年间翻了近三倍,从5995个增至14872个。同时,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数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增涨,于2017年批准了46个,创20年来历史新高。

图:全球各研发阶段的药物数量

[Source:Tuftscenterforthestudyofdrugdevelopment、Pharmaprojects、弘则研究整理]

图:FDA批准上市新药数目

[Source:EvaluatePharma、渤海证券研究所]

4、中小型生物科技企业兴起

近年来中小型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支出方面大有盖过大型制药企业之势。目前全球在研新药项目中,有超过80%来自中小型药企,其中小型药企占比近三年稳定保持74~84%。同时FDA所批准的新药所属公司将近一半是中小型企业。由于中小型创新生物药受固定资产投资、人员配套限制,在新药研发的流程上将更大程度的依赖于能够提供全流程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的CMO/CDMO公司。

四、我国CRO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CRO行业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分布集中的特点。进入21世纪后,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CRO企业的创立,标志着我国CRO行业的正式起步。2003年,凭借NMPA推出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RO企业迅速成长壮大。2007年,药明康德登陆纳斯达克,2012年,泰格医药登陆创业板。在资本的追逐下,我国CRO行业正式迎来黄金发展期。2017年,我国CRO市场规模达561亿元,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4%,行业规模显著提升。

图:我国CRO市场规模及增速

在地域分布上,我国CRO企业主要集聚于北京、上海和江苏。在企业规模上,北京拥有昭衍新药和康龙化成等上市公司;昆泰、药明康德、精鼎、美迪西等龙头公司集聚上海;江苏省则集中培育了一大批新兴CRO知名企业,如华威医药、金思瑞等。

图:国内CRO企业营收规模分布

五、我国CRO行业发展趋势

高速增长,行业规模跃升。短期来看,通过对标国际CRO行业的发展路径,我国CRO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行业规模逐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审评审批的加速、研发投入的加大、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人才队伍的扩充,CRO行业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强者恒强,行业整合加剧。长期来看,我国CRO行业整体规模的提升,带来行业竞争的加剧。竞争的加剧推动行业内活跃的兼并收购活动。通过兼并收购,CRO企业推动实现原有业务的拓展,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源整合能力,促进业务纵向一体化、横向全球化的发展。目前,行业内整合已初具规模,如药明康德收购NextCoDE、Crelux,加强精准医疗布局;泰格医药收购方达医药,加强临床前CRO业务等。从目前的趋势看,未来CRO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升,药物一体化研发能力趋于成熟,行业洗牌加剧,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THE END
1.2024年十大景气行业,前景如何?数字芯片是用于处理不连续的数字信号的芯片,按照使用功能,数字芯片可以分为逻辑芯片、存储器、微型元件等。我们常见的CPU、GPU、内存都属于数字芯片。数字芯片行业下游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汽车、手机、安防、物联网、医疗等。 中国芯片行业发力较晚,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从大趋势看,中国数字芯片设计行业的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411161082893
2.有哪些行业具有发展前景?这些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基金频道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多个行业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首先,科技行业无疑是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科技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例如,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https://funds.hexun.com/2024-10-25/215129533.html
3.大连市人民政府最新公开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3.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必然会带动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行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到2020年市场需求总量约10000架(其中20%为公务机,30%为直升飞机,50%是用于飞行培训、通勤、作业和私人飞行等用途的轻型固定翼通用飞机),通用飞机需求容量将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1.5万https://www.dl.gov.cn/art/2013/12/30/art_7547_2201791.html
4.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72358425685393931
5.项目管理工具的最新发展趋势与行业分析(2024年版)项目管理行业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项目管理工具在企业和团队的运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项目管理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本文将深入探讨 2024 年项目管理工具的最新发展趋势,并对行业进行全面分析。 一、项目管理工具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工具是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有效地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的软https://blog.csdn.net/qq_29893481/article/details/143569637
6.2024至203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42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投资领域选择建议 42评估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维度的风险因素 43制定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 442.案例研究与最佳实践分享 46成功案例分析:成熟企业或项目的经验总结 46失败案例警示:教训与启示的提炼 47行业专家观点收集:对未来趋势和策略的见解分享 49摘要2024至203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现状调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6276841.html
7.2023年蛋鸡产业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产经企业核心提示:本文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总结了2023年蛋鸡产业生产与贸易概况,并归纳了我国蛋鸡产业技术研发的最新进展,包括遗传改良技术、营养与饲料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生产与环境控制技术、蛋品质量控制及加工技术等。此外,本文根据2023年度蛋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蛋鸡产业下一年度发展趋势的展望,对2024年蛋鸡产业发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2/681354.html
8.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如何?四、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进一步提升,充电时间将缩短,成本也有望降低,这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功能提升,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 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94224058/
9.十大新技术解读纺织行业未来发展新趋势十大新技术解读纺织行业未来发展新趋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纺织产业能否借助新技术的力量,完成华丽的功能化转型?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研发成果中一探究竟。 十大纺织新技术 1、EPFL开发出新型弹性纤维,或改变智能服装 图片来源: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开发了一种由弹性体制成的微型纤维,该纤维http://tfc.usx.edu.cn/info/1598/2952.htm
10.疫情危机后:行业发展将迎来哪些景象二、经济动向与行业发展专家观点 疫情冲击是短暂,长期经济趋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此次疫情作为经济发展的偶发冲击事件,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及完整且富有弹性的产业链,经济增长具有强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217138601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