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据悉,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但我国存在着新能源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为低下的问题。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加之,我国提出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化的方针,并大力规划、发展新能源产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近几年来,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在产业政策的周期起伏中,有过高光之时,但也遇到了至暗时刻。然而,站在2019年底回头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各项指标中已经全面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新能源发电是指利用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源等实现发电的过程。其中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最为显著,产业投资十分活跃,新增装机规模屡创纪录;同时技术进步迅速,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一、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总体概况
1、新能源市场营收规模分析
图表: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营收规模(亿元)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1.1万亿元。
2、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7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8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3、新能源市场结构分析
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从前几年的总体宽松转为总体平衡。其中,区域市场结构上,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份局部性、阶段性电力供应偏紧;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一是全社会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二是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三是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提高。四是电力燃料供需总体平衡,地区性时段性偏紧,煤电企业经营仍比较困难。
一丶新能源行业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到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38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0%,新能源发电装机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1.8%,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
2019年,新能源发电量达0.74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同比增加约1060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1.01%。
二丶新能源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2019年,全国新能源电力供需形势从前几年的总体宽松转为总体平衡。其中,新能源区域市场结构上,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区域新能源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份局部性、新能源阶段性电力供应偏紧;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
一是全社会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二是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三是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提高。四是电力燃料供需总体平衡,地区性时段性偏紧,煤电企业经营仍比较困难。
2021年全球新能源需求将增长4.6%
具体来说,202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540万桶,同比增长6%;在电力行业的带动下,全球新能源煤炭需求量今年预计将强劲反弹,同比增加4.5%;受亚洲和中东市场推动等因素影响,全球新能源天然气需求也将同比上涨3.2%。
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同比增长8%以上,预计将达到8300太瓦时(TWh),这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的新能源年度增幅。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将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的三分之二。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预计约占全球的一半,其次是美国、欧盟和印度。
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投产新能源521万千瓦,开工新能源535万千瓦,圆满完成新能源发展年度目标任务,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加快新能源的发展,国家能源集团在2020年年初“新能源发展两个500万千瓦”目标的基础上,年中提出“新能源500万+”行动实施计划,要求确保年底投产新能源项目508万千瓦,开工新能源项目532万千瓦。
十四五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预测
2020年,国华投资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159万千瓦。在国家能源集团“500+”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国华投资公司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紧盯发展目标不放松,并全力抢抓机遇,立足自建与收购并重,实现新增新能源装机159万千瓦,其中新建116万千瓦、收购43万千瓦,超额完成100万千瓦的计划目标,新能源规模持续迈上新台阶。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政策力挺。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多地瞄准千亿市场空间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加快产业布局。政策利好正使新能源汽车站在风口上,销量也随之回暖并递增。合肥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千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质量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广东提出,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速建立系统、完备、高效的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有所下降,原油、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电力生产较快增长。以2019年4月份为基期,原煤、原油、电力生产两年平均增长稳定,天然气生产增长较快。
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和装备制造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新能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偏低和新能源效率较低的问题逐步凸显,具体表现在消纳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减弱,新能源发电陆续迈入平价甚至低价时代。对新能源企业来说,当前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一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二是新能源发电项目市场化招标竞争加剧,相互竞价压价比较普遍,新能源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5月31日上午,“电池茅”宁德时代再度发威,盘中最高升至429.90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元,有望成为创业板首只万亿市值股。与此同时,A股市场上,锂电电解液、锂电负极、锂电正极、动力电池等概念板块纷纷冲高,助力创业板指盘中站上3300点。
银行打响基金代销争夺战2021基金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自去年以来,受益于基金市场行情向好,银行基...
五大保险龙头总市值缩水逾5800亿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保险保费规模也越来越大。据媒体报...
2021金融业ocr识别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据了解,金融业ocr识别管理平台是将OCR识别模块整合与行业痛A...
2021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在智慧养老需求方面,国外主要是对信息化的需求态度和信息化养老服...
2021基金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我国宏观金融环境的优化和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基金行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