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循环经济发展与社会消费理念的变化,消费者对于闲置物品回收和购买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闲置物品的买卖交易需求也随之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蕴藏着巨大商机。创立十年的万物新生集团,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市场机遇下成长起来的。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环保”类型的新零售企业,万物新生集团深耕闲置物品回收再利用领域,创造性地践行循环经济之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互联网+;二手3C行业;ESG发展;供应链;新零售
案例正文:
循环经济领域,二手房、二手车、二手3C产品等多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百花齐放,每个行业的发展都证明:想要真正释放出市场需求,并追求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势在必行。
标准的建立,是二手3C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整个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万物新生集团建立的质检分级标准体系,不仅在自有业务上投入使用,也开放给全行业,帮助行业建立规范,从而让行业和用户都能从中受益。
新技术:科技赋能供应链,打赢降本增效“硬仗”
技术能力是万物新生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新零售转型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融入其链条各个环节,以算法、数据、自动化为关键核心的科技手段与二手3C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出一系列更具实用性与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以用户普遍担心的手机回收后的隐私安全问题为例,由万物新生集团自主研发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信息清除系统——“爱清除”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对回收来的电子产品进行多次覆盖擦写处理,杜绝在产品流通过程中用户数据可能遭到的恶意恢复,达到有效避免用户隐私泄露的目的。
针对二手3C产品使用后呈现非标准化的特点,万物新生集团自主研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针对手机细微划痕自动检测的“拍照盒子”系统;针对硬件产品功能自动插线和检测的“007”系统;不拆机即可拍照识别手机部件是否有更换和拆修的“X-Ray”系统。配合自动化流水线和机械立库,整套系统自动化率高达90%以上,分拣失误率小于0.01%,手机质检精准度达99%以上。这套系统改变了过往依赖密集型人工质检操作导致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行业状态。
新业务:搭建城市绿色产业链,推进垃圾分类减量
近年来,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基于这个背景,万物新生集团孵化出城市绿色产业链业务——“爱分类·爱回收”。该项目的目标是打造“智能回收-清运处理-循环再生”体系,实现互联网和垃圾分类深度融合,激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可回收物交投,从源头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
“爱分类·爱回收”项目落地模式,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商超、办公楼宇和产业园区等人流密集的区域设置智能可回收物回收机,实现各类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
相比传统的废品回收方式,“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可回收物回收机全天24小时都可以投递使用。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由微电脑感应,并实现智能称重。截至2020年底,“爱分类·爱回收”项目已经回收超过8万吨的城市垃圾。
案例评点:具备社会价值的公司才有长远的商业价值。在万物新生集团的努力下,我国二手电子产品流通产业链效率及周转率大幅提升,交易环节得以缩短,交易体验更加稳定。如今,企业又运用技术优势积极赋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垃圾减量等民生服务领域。万物新生集团十年的选择和坚持,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不一般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成为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结合共振的创业典范。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同济大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郑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