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链各环节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再生资源产业的逐步发展,目前已形成从废旧物产生源排放,经回收散户或企业分类分拣,加工企业资源化加工,最终到再利用企业的完整流程。再生资源产业链主要包括废旧物资回收、资源化加工处理和资源再利用三个环节。
(1)废旧资源回收现状及问题
废旧物资的产生源头数量众多并且地域分散,包括居民、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等。回收者将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废旧物转卖给专业回收者或集散交易市场进行集中处理,整个环节以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
目前废旧物资的回收从业者主要是素质不高的个人或小型企业,回收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低,交易方式落后,大量废旧物资无法得到有效回收或分类,回收效率低下,难以达到支撑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资源数量和质量。
(2)资源化加工处理现状及问题
废旧物资经过初步挑拣分类后,根据其剩余的使用价值,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有部分使用价值的废旧物进入旧货市场后,一部分被稍加修理、组装后成为二手货,重新销售到用户手中,剩下的没有修理价值的再度进入废品集散交易市场;
已经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部分,被直接卖到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集散交易市场的废旧物资,经过初加工进入到专门的资源化加工企业,深加工成再生原料,并销售给再利用企业。资源化加工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规范的、综合性的资源加工企业。
(3)资源再利用现状及问题
再生资源产业链的第三个环节是再利用环节,通过此环节,再生品进入到消费者手中。目前,这一环节主要由两种类型的企业参与:一是原有的各加工企业,二是新建的专门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
其中,缺乏消费群体基础是再生资源利用环节最关键的问题;相比原生资源产品,消费者对再生资源产品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消费理念较弱,一半不会主动购买再生品。
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模式分析
(1)回收模式主要类型
从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来看,主要包括分散型回收模式、层级回收模式、点对点回收模式、柔性管理模式和承包协议模式五类。其中分散型回收模式是由大量分散回收者、小型初级拆解者、生产作坊,以及数个废旧物资集散地组成,分散的回收人员将废旧物资收集起来,经过初级的分类拆解,到废旧物资集散地出售,此模式最为常见。
(2)各类回收模式分析比较
各种回收模式按照组织成本从低到高排序的结果为:分散回收模式、柔性管理模式、点对点回收模式、承包协议模式、层级管理模式。
各种回收模式按照回收效率从低到高排序的结果为:分散回收模式、柔性管理模式、承包协议模式、点对点模式以及层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