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添:很高兴来到人民网,同广大网民就中非关系、中非合作进行交流。我也愿意尽我所能回答大家关心的关于非洲和中非关系的问题。同时也非常感谢人民网给我这个机会,作为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祝大家新年快乐!
主持人:中国人见到黑人有些不习惯,您觉得黑人可怕吗?
林松添:我觉得黑人朋友跟我们是一样的,都是有血有肉,很善良、淳朴的人们。上帝制造了三种人,第一是黄种人,主要是我们中国人;第二就是黑人;还有一种是白人。人类主要由这三种人组成,非洲人生下来就是黑的,可是他们心是红的,特别对于中国人民,他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曾经常驻利比里亚、马拉维、赞比亚,在非洲工作了十多年。我跟非洲人是打成一片的,我跟他们一起吃饭、喝酒、喝茶,我见到他们经常拥抱、贴脸。这都是非常友好的。现在见到黑人我有一种很自然的亲近感,黑人是我们的朋友。
主持人:2014年中国对非洲外交有哪些重要成果?
林松添:2014年是落实习主席、李总理相继访非成果之年,成绩显著。一是中非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李克强总理、李源潮副主席等中国领导人访非,创记录的13位非洲国家总统和总理来华访问或出席重大活动。二是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今年1-10月中非贸易额达1806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全年有望再次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自2009年以来一直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现在非洲每年出口的1/6到中国。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2014年1-9月对非投资流量达29.9亿美元,同比增长27%。三是中非人文交流蓬勃开展。双方旅游、媒体、高校、智库等民间友好交往显著增加,10对高校和研究机构结为“一对一”长期合作伙伴,9名非洲记者在“中非新闻交流中心”项下来华访问交流一年。四是中非在和平与安全领域合作显著加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向非洲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目前在非洲有2500名维和官兵,其中,即将启程赴南苏丹的700名维和人员是中国首次向海外派出的步兵营。中国护航军舰继续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展行动,自2009年起累计派出18批护航编队,完成近6000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
主持人:非洲有艾滋病、疟疾、霍乱等传染病,当前还有埃博拉,那我们同非洲握手、拥抱交往会不会传染这些疾病?
林松添:第三,霍乱主要发生在生活艰苦的地区,所以初到非洲生的东西少吃,脏的地方少去。第四,最近非洲还发生了埃博拉疫情,它的传播也是有限的。埃博拉病毒携带者初期是不会传染的,临终前,医护人员和家人要去救他,或者死者尸体要处理的时候,他的体液会感染别人。埃博拉是非常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尚无药可治,疫苗还没有开发出来,中国等国际社会正在加紧研究开发。你不沾到埃博拉重症患者或死者的体液,同一般人群握手甚至拥抱,是不会传染的。
主持人:非洲在中国的外交全局中到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林松添:非洲有54个国家,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占联合国成员国总数四分之一强。过去、现在和将来,非洲都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最可靠的战略同盟军,是中国外交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和战略依托。可以说,对非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此外,中国的发展也需要非洲。中非发展互为机遇。非洲各国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同我们正在全面实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战略形成难得的历史性对接。非洲是我们产业产能转移、技术转让最理想的海外主要承接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海外能源资源供应地和潜在巨大市场。充分发挥中非传统友好优势和我国资金、技术、市场和经验等发展要素优势,帮助非洲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将极大地造福中非人民,应是今后中国外交的重点努力方向。
主持人:常在报道里看到我们中国人在非洲国家遭遇抢劫,非洲治安很差吗?您有什么建议呢?
林松添:确实有中国公民在非洲遭到抢劫,在一些治安比较差的地方甚至遭遇武装抢劫。当然,抢劫、偷盗各个国家都有,不是非洲的“专利”,关键是我们如何加强防范。在非洲抢劫的目标也不只是针对中国人,但中国人容易成为非洲小偷或者国际上小偷的主要目标,我们自己要做检讨。第一,我们中国人喜欢用现金交易,习惯随身携带很多现金,所以小偷抢劫中国人很容易有所获,而且数额还不少。第二,有些中国人喜欢显富,喜欢穿金戴银,显得自己非常有钱,也容易招惹麻烦。第三,有些中国人喜欢去高档消费场所,甚至赌场,那么也容易成为小偷的目标。第四,有些个体经营者在非洲租住了偏远、便宜的住房,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差,不舍得花钱安装铁丝网、电子防控系统、警报铃等安保设施。赚了钱开车回家很高兴,不注意往后看看反光镜有没有人跟踪,所以经常发生一些遭抢案件。我在外面当大使也经常要应对这些问题,动用领事力量去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要破案很不容易,我们还是应该首先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主持人:西方在非洲根基深厚,而近年来中非合作走在了国际对非合作前列,中国奉行的是什么样的对非政策?与西方有何不同?
主持人:听说中国人在非洲的机场、海关经常被刁难,很多人图省事塞点钱了事,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林松添:我在非洲常驻,确实亲眼看过这样的场面。我曾在赞比亚工作,那边机场的工作人员见到中国人都要看护照,打开行李箱,同一架飞机下来的其他国家人很快就通行了,中国人被卡在最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人语言不通,为了顺利通关就塞钱、给小礼物,后来不给就受到一些刁难,于是大家就给的更严重了。这确实是造成中国人在机场被刁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我们要自我反省。当然,我们作为外交机构对机场也要进行交涉,反对歧视中国人的行为。我们在海关、机场办事,不能携带违规违禁物品,要很坦然地接受安全检查,但一定要改掉塞钱的坏习惯。如遇到过分刁难可以投诉,通过沟通来解决。我在赞比亚就从来没有接受过检查,我有什么事儿主动沟通,所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家携手努力,都得从自己做起,如果少数人改了,多数人还是老样子,受害的还是中国人自己。我们强烈呼吁大家要学会沟通,到哪儿都遵纪守法、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我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主持人:今年非洲的埃博拉疫情是近30年来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听说最近疫情有所好转,您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林松添:在中国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疫区三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下,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总体已经缓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利比里亚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由一个月前的近百例减至不到20例,几内亚在20例左右波动,塞拉利昂依然有40-50例,相对严峻,但总体已趋缓。当然,国际社会仍然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齐心协力战斗到底,彻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把埃博拉尽快控制并消灭在疫区。
主持人: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是如何支持非洲抗击埃博拉的?
主持人:中国为什么费这么大力气帮助非洲抗击埃博拉?这么做值吗?
林松添:疫情无国界。面对西非埃博拉疫情,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今年8月,疫情就曾迅速蔓延并溢出到美国和西班牙等国家,造成国际社会的一度恐慌。中国与非洲国家联手将疫情控制在源头,不仅是在帮助非洲,更是在帮助自己。据统计,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非洲共有2500多家企业、100万各类人员,每年超过100万人次赴非旅游,非洲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和重要投资目的地,双方人员往来密集。如果我们坐视非洲深陷埃博拉泥潭而袖手旁观,那么最终受害的不仅仅是非洲人民,我们自己也难免受到病毒的现实威胁,长此下去必将严重影响中非各领域合作的正常开展。埃博拉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我们倾力支持非洲抗击埃博拉符合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事实证明,我们率先行动,紧急驰援,始终同疫区人民战斗在最前列,不仅充分体现出中非兄弟般的真挚情谊,有效增强了中非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纽带,而且全面展示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培育和增强了中国人的大国情怀。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行动与善举,值!
主持人:我从网上看到您率领很多非洲驻华使节到广东、上海考察,觉得很有意思,您能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吗?
主持人:中国国内还有不少贫困人口,为什么要去援助万里之外的非洲?
林松添:实际上,中非之间的帮助从来都是相互的,从来都不是中国单方面的给予。当年我们渴望重返联合国的时候,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了进去。每当国际上有人制造麻烦企图损害中国利益之时,是非洲这帮兄弟始终跟我们坚定地站在一起,支持中国迈过一道道难关,赢得一场场国际斗争的胜利。汶川地震时,自身并不富裕的非洲兄弟慷慨捐助6400多万元人民币令我们感动不已。中非友谊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对非援助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们最困难时期就开始了。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我们继续援非是尽兄弟之情和国际义务。同时应看到,中国发展了,对世界市场和资源能源依存度上升了,要把援助非洲发展同实现中国的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上策。我们帮助非洲发展起来了,中非合作的空间会更加广阔,反过来也支持了中国更好地发展。帮助非洲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我们应有这样的世界观和博大胸怀。
主持人:近年来,不少人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林松添:众所周知,散布“中国在非洲新殖民主义论”的始作俑者是西方人,而在涉及殖民主义的问题上,最没有资格指责别人的恰恰就是西方人。事实上,中国在非洲的做法与当年的西方殖民者有着本质区别。中非合作最大的特点是平等互利,凡事商量着办,彼此尊重对方。中国从未骗取过非洲一寸土地,从未强占非洲资源,中国从非洲买到的每一桶油都是通过市场行为以公平价格获得的。中国在非洲开发能源资源时特别注重帮助非洲提升深加工能力,在苏丹、乍得等国,不仅帮助他们勘探、开发,还投资建立起整套石油工业体系,使这些国家从石油进口国发展成为成品油自给有余还出口。西方在非洲经营了几百年,对非洲深加工项目投资却微不足道,在非洲独立50多年后的今天,非洲储量最大、品位最好、利润最高的矿产资源及其定价权依然牢牢掌控在西方跨国集团手中,非洲国家从中得到的收益少得可怜。今天,那些利用国际话语权,高喊“中国新殖民主义论”的国家,仍在把非洲当作廉价的原料供应地。谁受非洲人民欢迎,还得由非洲人说了算。2013年美国皮尤中心调查报告显示,非洲人对中国好感度达72%,这是对西方抹黑中国最有力的驳斥。
主持人:近日,安哥拉发生大规模抓扣中国人事件,目前事件进展如何?
主持人:中国企业和个人赴非越来越多,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主持人:听说肯尼亚近日发生大规模电信诈骗案,有不少中国人被捕。您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主持人: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对非外交有哪些亮点可以期待?
主持人:有网友“风中舶”问,请说黑人的手掌心不是黑的,是真的吗?
林松添:黑人的手掌心确实不是黑的。听说他们生下来也是很红润的,长大以后颜色就变深了,这是上帝的经典之作,为了区别人类他们生产了三种人,即: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
主持人:我计划利用春节假期去非洲旅行,您能推荐几个国家吗?中国有没有到这些国家的直飞航班吗?
林松添: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我们外交官经常讲,没去过非洲怕非洲,去了非洲爱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我希望你利用春节期间去非洲领略一下非洲的生态和人文,这会给你人生留下深刻和美好的回忆。你们可以去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确实非常壮观。肯尼亚有直航,也可以经香港去。还可以去毛里求斯,不仅有直航,而且可以免签,这个季节去那边气候还特别好。那里是海边,环境非常美,在那里渡假几个星期,绝对是人生的享受。埃塞俄比亚也有直航。赞比亚或者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非常壮观,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埃及是文明古国,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可以领略的历史文化很多。南非也是一个理想的旅游渡假好去处,开普敦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之一,比勒陀尼亚也非常美,我刚从那边回来,气候也很好。
主持人:有网友“重庆大厦的九个凤梨罐头”问您觉得中国梦与非洲梦有融合性吗?
林松添:我觉得有高度的融合性。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各国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繁荣振兴的非洲梦。中国梦和非洲梦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和非洲梦高度契合,我们愿意助力非洲实现非洲梦,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主持人:有网友“木卫三54133”请问林司长,中日韩三国对非援助合作还会继续下去吗?在目前,哪些方面三国合作潜力比较大?
林松添:中国对同美、日、韩、欧等国际社会在非洲开展三方合作持积极开放态度,只要有利于非洲的发展,有利于帮助非洲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都愿意积极地开展合作。但是,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中国等国际社会在帮助非洲过程中,要坚持非洲需要、非洲同意、非洲参与的原则。
主持人:有网友“清云素然”问司长,您以前也担任过驻外大使,在您看来应该怎样履行好大使职责?
林松添:我认为主要应履行好三大职责。首先,大使是国家元首的特命全权代表,在驻在国履行国家职责,负责与驻在国各部门沟通、协调、交涉,办理国内职能部门交办的事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国家间友好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内发展大局。其次,大使是中国政府的代表,有责任引导、协调、管理、服务在驻在国的中国企业和公民,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并为他们在驻在国的正常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第三,大使还应领导、统筹、管理国内各派出机构,形成合力,确保各领域、各部门对驻在国友好交流与合作健康有序开展。
主持人:有网友“我爱薄荷糖”问,“海上丝绸之路”曾在非洲东海岸留下了延续上千年的中非交往足迹,您觉得中非关系的发展应该如何把握好发展“一带一路”的机遇?
林松添:600多年前,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目前的索马里、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还有中国船员跟当地人结婚生子,这些人的后代都以此为荣,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就延续到了非洲东海岸。“一带一路”战略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对外开放大战略,横跨欧亚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涉及60多个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利于“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及相毗邻国家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连通、人心相通、货币流通,为有关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非洲正在致力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正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非发展互为机遇。相信中非关系也会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