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心理学

弗洛伊德主张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构成;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与生俱来。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危及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主张性欲论,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第一阶段:口唇期(0一1岁)也称口欲期、口腔期。该阶段原始欲力(力比多)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并因此感到快乐。如果未得到满足,成人阶段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如贪吃、酗酒、吸烟等行为表现及悲观、依赖、苛求等性格。)

第二阶段:肛门期(1一3岁)也称肛欲期。该阶段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培养孩子对排便的控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阶段:性器期(3一6岁)也叫生殖器期、俄狄浦斯期。该阶段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认识到两性之间解剖学上的差异和自己的性别,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出现“恋父”“恋母”情结,也因此是性别认同的重要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

第四阶段:潜伏期(6岁一青春期)。该阶段因道德感、美感、羞耻心等心理力量的发展,和儿童兴趣的拓展,原始欲力呈现停滞或退化的现象,处于潜伏状态。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情感上较疏远。性的冲动转向自然、体育、歌舞、艺术等方面。

第五阶段:生殖期(青春期一成年)也叫两性期。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达到成熟。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或第二大力量。

六、现代认知学派,也称为信息加工心理,代表人物是奈瑟、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注意、知觉、学习、记忆和遗忘、思维语言等各方面。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如计算机模拟。认知心理学强调意识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重视各心理过程的联系和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关心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独立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的“第三势力”,或第三大力量。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主义、精神分析主义、现代认知主义研究的都是意识,但研究的是意识的不同部分。构造主义研究意识元素;机能主义研究意识流;格式塔主义研究意识整体;精神分析主义研究无意识;现代认知主义研究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一般经过五个阶段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一般考察的是单选题,重点是理解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这一阶段发展对成年后的影响。

①口腔期(出生~1岁左右)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②肛门期(2~3岁之间)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③性器期(大约4~7岁左右)

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于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④潜伏期(大约7~青春期前)

七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THE END
1.两性心理学本课程介绍两性之间差异的生理基础以及形成原因,分析了在现实社会中男性和女性面临的社会压力以及生活中因差异引起的不协调,了解两性地位发展的历史,了解两性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明白两性相处的理论和技巧,通过理论和课堂实践练习,促进同学们更好的和异性相处,达到互相尊重和认可,从而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https://www.stuaff.fudan.edu.cn/lxxlx/list.htm
2.体验过两性心境的人,谈为什么男女的性心境差距那么大——女人想我觉得男性跟女性在性心理上的最大区别就是,男性对女性太过于物化,女性对男性总是“注重情感”。对此我有很多解释。 为什么男人会物化女性呢?如果把历史视角放长远来看,我觉得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历史上的巧合。即,电影电视互联网这些大众媒体(有了大众媒体,才有了大众)产生、市场化运作并兴起的年代,刚好赶上了女性政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4575077/
3.《两性心理学》免费韩剧在线观看神话剧《两性心理学》剧情:黛玉让其他人回宫,自己索性展开身法而行,。https://app.mmmono.com/vodplay/3167a899621.html
4.《滚床单心理学》:最重口味的两性心理学《滚床单心理学》 内容简介 很多人对性都有大的误会,并因误会而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心理焦虑;同时在性心理上,男女两性之间对彼此也存在着许多的误会,而这会让他们之间的沟通变得不顺畅,并影响到关系的发展。所以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希望藉由文字的传播,让人们对性有更加客观、健康、积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生活,https://www.hnr.cn/hnr/3g/3gbook/3gremai/201301/t20130114_301472.html
5.《两性心理学》情感篇《两性心理学》情感篇 “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同理一个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https://www.jianshu.com/p/7b1d01f0f48c
6.两性情爱心理:当代实用心理学馆藏纸本 图书详情 两性情爱心理 :当代实用心理学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7800888401 出版年:1997 作者:杜洁 学科:生物科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心理所书库在架上59.883/DJ 2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84d3855e35bde6bbf36d65f54ef41563
7.性心理学,青春期性心理特点,青少年性心理降,两性心理勤思心理网-两性心理频道,提供大量案例关于性心理学,青春期青少年性心理及健康问题。并且解密男性性心理,女性性心理的奥秘,勤思心理网,让生活更加精彩。http://www.iqinsi.com/xinlixue/sex/
8.两性心理学成年女性性心理特点→MAIGOO知识摘要:性欲的存在是人类的本能,而性欲的心理、生理状态和体现形式,男女之间有些差别。在女性心里,引发性欲的主要心理因素是爱情。丈夫对自己炽热的爱与温情,全身心地关心与体贴,常常比满足性欲更重要。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两性心理学,了解成年女性性心理特点。 https://m.maigoo.com/goomai/216871.html
9.两性心理学——爱情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在1988年提出理论,认为爱情不过是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边(不等长)分别是:激情、亲密和忠诚,所有爱情不同的面目不过是这三个边的长度来回变化而已。 早在斯滕伯格之前,加拿大学者约翰·李在收集了从古希腊时代到上世纪70年代的数百篇文献之后,通过4000余种对爱情的描述将爱情分成了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1424
10.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虽借鉴了不少当代国外两性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但主要论述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两性问题,争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尽一份微薄之力。在写作意图上,我们力图将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以便不同层次的读者均能接受。 3目录 编辑 上篇https://baike.sogou.com/v429576.htm
11.两性心理学*2. 您认为恋爱中男性和女性对爱的表达是否有差异: 是 否 *3. 您认为恋爱中男性和女性对爱的理解是否有差异: 是 否 *4. 您的性别: 男 女 *5. 当女生(女朋友)在向您表达她的想法时,您是否会理解她的真实意图: 是 否 *6. 当您在听女生(女朋友)对不开心的问题的倾诉时,您的表现为: 不耐https://www.wjx.cn/jq/116023150.aspx
12.夫妻走向离婚的时候,都有什么征兆两性情感心理学修复婚姻00:00/00:00 夫妻走向离婚的时候,都有什么征兆两性情感 心理学 修复婚姻 拳击那点事发布于:江西省2023.12.14 00:00 分享到 夫妻走向离婚的时候,都有什么征兆两性情感 心理学 修复婚姻http://mt.sohu.com/a/743942132_100114195
13.部落动物:关于男人女人和两性文化的心理学书籍手册这个秘密,一直隐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进化、人际、心理、婚恋、职场、商业……回溯到部落时代。《部落动物:关于男人、女人和两性文化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创造的文化,将男人作为消耗品,鼓励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以胜过其他文化、得以发展和存续。直到今天,现代男人和女人身上依然保留着远古遗风,而我们的社会也http://www.bzfxw.com/soft/sort011/xinlixue/193257550.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