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压力大、烦恼多。长期来说,根据统计,寻求心理咨询度过困难时期的人,平均每一年都比前一年至少增加15%,心理咨询已经是个逐渐普遍、越来越进入大众视野的专业服务。但即使在寻求心理咨询的群体当中,“知道”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的人也仅占很小一部分,更不用说普通大众了。
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从生涯解惑到感情咨询,从压力调适到抑郁焦虑,都有心理咨询的着力点。也有研究指出,在与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师进行6-8次会谈之后,个人的问题会在各方面得到看得见的进步,但它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时候会需要呢?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在做什么?
二、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咨询寻求帮助是否代表我很软弱或问题很严重
三、我想要预约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会怎么进行
四、心理咨询如何产生效果?
五、如果我还不确定我是不是适合心理咨询,我可以先试试看吗?
六、我已经预约了心理咨询,我需要事先做准备吗
七、我要怎么选择咨询师
八、心理咨询要谈多久?要花多少钱
九、如果我觉得这个心理咨询师不适合我的话,该怎么办?
十、如何可以让我的心理咨询更成功?
心理咨询在现代是相当普及的,心理咨询是在一个安全的空间里,与心理咨询师一起讨论、厘清和处理问题,并讨论出应对办法。
它所处理的议题相当广泛,例如,升学、亲子教养、失恋、失业、工作压力、找不到兴趣、对人生感到迷茫、空虚孤单……等等。
心理咨询的谈话与聊天不同,它是具有方向性、目的性、疗愈性、保密性的。心理咨询师所说出的话是经过考虑分析后才说出,且为得是追随个案的脚步或带领着个案前进而说,咨询不只注重谈话的内容,更注重的是双方谈话内容之外的历程、脉络与意义。
若你想要对自己的问题做更多的探索、对自己的生命历程感到好奇想知道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便很适合做心理咨询。
如果把心理咨询称作于心灵的保养,我们每天都会清洁及护理皮肤,而心理也像肌肤一样,需要持续地照顾与细胞修复。每天我们在与人互动的千百个历程中,随时会经历“碰撞”,这些碰撞可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立场、习惯、价值观与文化的不同,也可能来自于我们过去的挫折经验重新被唤起的不适。
为了生存,多年来我们的心通常会长出厚厚的铠甲,以足够抵挡这些碰撞,发展出适应社会的能力。但累积久了,看似微小的压力也会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瞬间跑出“我不行了”、“想放弃”的念头,或是注意到自己开始夜不成眠,工作跨越了私生活的界线,无法停止思考等现象。
此时通常也是人们会想寻求资源以协助自己的时机。懂得寻求帮助与愿意接受帮助,反而是内心开始勇敢面对问题、不再逃避自己或他人的展现。
大部分的心理咨询相当注重语言,是一个讲求科学验证与数据搜集的过程,所以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通常是一个:“你说我听”的过程,心理咨询师说3成、听7成,个案则相反。
强调心理咨询师要先将自己的内在议题放在一旁,去同理并进入个案的世界,所说出口的话是为了帮助个案才说。心理咨询师会反复核对个案透露的信息,来贴近与分析个案所说的话,后设观点在咨询中是重要的。
但除了语言信息外,咨询历程也相当重视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依据不同的年龄或是取向,也有以游戏、绘画、舞蹈或是戏剧等方式为主的模式。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共通会经验到的历程:探索、厘清、产生新的经验(想法、感受、行为)这些过程,并感受到被同理与支持。
你可能会通过心理咨询,感觉心情比较好、感到比较平静,找回充实、自在的感觉、解决人际问题、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而往往根据不同的个案,会带来不同的主题,就算是谈同一主题,不同个案与不同咨询历程,也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只要可以针对个案独特的需求,从旁协助达成个别化的咨询目标,即具有疗效性。
不同或同个议题都可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设定,这与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思维程度(psychologicalmind)、所欲解决问题复杂度、以及个人期待有关。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当下,正处于强烈的情绪,但却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也不知道要不要咨询,不知道咨询是否能帮助自己。
很多人一开始会有点焦虑,不知道要如何和一位陌生人讲自己的事情,这些都很自然的。如果你已经有想谈的议题,可以事先做点准备,有些人会把想讲的东西事先都写在纸上,有些人会记下想讲的重点。
但如果没有事先准备也无妨,想到什么讲什么也很好,有不少的人甚至表示,原本想讲的,到了现场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与引导下,会出现不同的东西,我常常都会跟来访者说,这些自然出现的内容更加珍贵。
慢慢地我们可能会发现,跟陌生、专业的人讲心事比较没有负担,不用担心会被批评、被轻视,说出的话是可以被重视、被认可的,依靠着这段安心的关系,让人可以在生活中看见不同的视野,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七、我要怎么选择心理咨询师
找到适配的心理咨询师是重要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与你建立适当舒适的关系,并依据对你的了解做个别化的处遇。
以“问题或困扰”来分:
你可以针对你想要处理的心理困扰进行初步筛选,例如:疾病的治疗,压力调适,职场议题,人际议题,伴侣相处议题,亲子教养等等的困扰。如果您的困扰涉及到两人以上,会考虑两人以上来进行咨询,那么则需确认心理咨询师是否有此项专长与训练。
以“年龄层”来分:
一般来说,我会区分为六岁以下,六到十二岁,十二到十八岁,十八岁以上到中年,中年到老年等几个区段。不同的年龄层需要的技术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越小越需要使用一些非语言的技术。到了成年以上,会面对的人生议题则又会有所不同,所以背后需要的心理学知识背景也会有所不同。
以“取向”来分: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依“长度”可分为:
1.心理咨询与评估;2.六到十二次的短期咨询;3.十五次以上的长期咨询。
(一)心理咨询与评估
协助您对于自身的问题有更多认识、了解,同时拥有更多的选项。
(二)短期心理咨询
常见的有认知行为、焦点解决取向。
大约七成的人可通过短期咨询的方法受益。平均会谈次数为六到十二次。
(三)长期心理咨询
多采取动力或是精神分析取向,也有采取整合模式者。
适合议题或是问题较为复杂,同时有多种问题者,例如:同时有抑郁诊断,以及过往创伤经验,除了工作问题,也同时有人际问题。此外,一些心理细致度高,内化倾向高(个性上较为内向、理智、压抑),偏好领悟,对于自我成长需求高者,也适合进行较为长期的咨询或是探索。
建议您先与原本的心理咨询师讨论觉得不适合的状况,您有任何对咨询的想法或对心理咨询师的想法都鼓励您开口坦白告知心理咨询师,这个不适合的情形可能来自于您也可能来自于心理咨询师,或是来自于你们两个之间的关系。
对于专业、权威的形象提出挑战,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困难的,但同时,一位好的、专业的心理人员会有足够的能力承受和有责任去厘清您这样的疑问。
若真的无法开口,您可以将自己的状况告知客服,我们将协助您寻找解决办法,例如,鼓励您与心理咨询师沟通、再尝试看看,或者换其他心理咨询师。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个案的反馈,其实心理咨询的成功,大体上会有几个要素,包含:开放的心态、改变的动机,以及搭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和合理的目标规划。
相信你的直觉或评估后的建议,找到适合的治疗师,并和你的治疗师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后、一起确实订定目标,并且给予这段疗程一个承诺。心理咨询的过程是诚实面对自己、挖掘内在的过程,会是辛苦且不容易的,但只要你不放弃坚持下去,同时信任你的咨询师的话,你将会从中获益。
原作者名:psychouser
转载原标题:心理咨询在做什么?心理咨询师:这十个问题完整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