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结果毫无疑问是令人欣喜的,正面肯定了茶艺师资格证书存在的积极作用。但并不足以令人喜大普奔,更不应就此觉得可以高枕无忧。茶艺师资格证书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隐患犹在。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然眼下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就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否则早晚会沦为名存实亡的境地,则悔之晚矣。
回顾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分类,属于技能人员资格水平评价类,本次公示更是将其明确归类为“餐饮服务人员”,确定了茶艺师的第一属性是服务人员,以技能评价水平的高低。这有非常明确和积极的意义,对于茶艺师职业资格恢复本来面貌有引领作用。
茶艺师设置的初心本来就是围绕茶行业设定的技能服务岗位,在后来的不断演化中异化严重。以致于有茶行业的老板报怨:本来干得好好的员工,自从学了茶艺,有了证书以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肯从事日常服务性的工作,只愿意坐在茶台前泡茶。更有近年衣袂飘飘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化方向发展的不良趋势。心甘情愿的作茶行业的花瓶。羞于学艺,急于用世,好为人师,种种积弊丛生。倘能此番接受当头棒喝,迷途知返,则善莫大焉。
茶艺师分为五个等级:五级为初级茶艺师,四级为中级茶艺师,三级为高级茶艺师,二级为茶艺技师,一级为高级茶艺技师。直到今天,还有人常常一脸迷惑:“高级茶艺师不是已经到头了吗?”不得不多费口舌再行解释。寄望未来尽快启动对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修订,呼唤将茶艺师工种的名字改回“茶艺员”。分为五个等级:五级为初级茶艺员,四级为中级茶艺员,三级为高级茶艺员,二级为茶艺师,一级为高级茶艺师。真正做到实至名归。
这并非是异想天开,而是有先例可循。评茶员工种就是如此。评茶员划分为五级:五级为初级评茶员,四级为中级评茶员,三级为高级评茶员,二级为评茶师,一级为高级评茶师。
对于今后新开展的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应当尽快解决实施鉴定与监督管理彻底分开的原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回复到自身的角色,只负责监督管理的职能。而应将实施鉴定的工作彻底交由行业,继往是由供销合作社、农业部两条线。行业作运动员,人社部作裁判员,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现行人社部门既从事监督管理,又负责鉴定实施,相当于又作运动员,又作裁判员。加剧了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混乱。
在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中,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要“考培分离”。实际上,太多考培不分,甚至于有些成为变相的贩卖证书,有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尊严。当下,茶艺师的培训与鉴定,完全由当事方把握尺度,几乎成为一个良心活。这个是非常不正常的,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凡不合格的该清理清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对于今后茶艺师培训,寄望于在行业与院校打破藩篱。茶艺原本由社会上兴起,而后进入院校。而现下院校、行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甚至相互指斥。作为一门以服务为第一属性,以技能水平评价高低的实用技能,一句话的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闭起门来搞培训,尤其是全国性的茶艺大赛,舞台表演性作主导的不良倾向应该尽早加以纠正。而在行业间的培训,理念正确至关重要,各种名义而行实质将年轻人引向虚无主义的作法,于行业危害深远。
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到工业社会以后,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为了提升岗位人员的技能而行设定的。现在关于茶艺师标准种种的论争,很大原因是仍然在用传统农耕社会的标准来衡量,这本身就是扭曲的价值观。身处工业化的进程中,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该是茶艺师承担的职责,服务、技能,一个也不能少。不该由所有茶艺师都承担的技能,不应该强加给所有的茶艺师。比如舞台茶艺表演之类,不作为通用要求,而作为个体的自己行选择。
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最终得以保留,福兮祸兮?但愿能藉此促使其涅槃重生,相必是众多人士共同的心愿。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愿与大家共勉!
作者简介:马哲峰,云南西双版纳益木堂茶仓高级顾问,湖南安化连心岭茶业公司高级顾问,湖南长沙岁越茶业有限公司茶文化顾问,广西梧州市广生祥六堡茶有限公司顾问,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所长,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