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主题和思路——“三助四创”打造双螺旋上升通道
同时“树洞君”将心理咨询信息交互文本进行数据清洗,形成《心语简报》,利用平台单向隐匿性特征直接定位到学生身份信息,最大程度上缩短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时差,最大程度减少网络隐匿性带来的学生定位误差,“树洞君”网络心理健康育人平台的“单向透光”既能保证学生倾诉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令平台后外管理者数据透明。“树洞君”的心理咨询信息还可反向指导平台建设及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双螺旋”数据交互通道相辅相成,推挽发力,打破学生心理文本信息孤岛,实现心理数据流量的集约统筹,为心理情感分析注入澎湃动能。
二、“三助”助校园和谐屏障
云倾诉平台“树洞君”的存在源于学生个体情绪情感宣泄的需要,在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期间,矛盾也在不断滋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都隐藏着多种矛盾,当情绪情感不断积累,便成了不知何时会爆发的定时炸弹。个人通过“树洞君”倾诉“秘密”从而达到宣泄的目的,因而云倾诉平台“树洞君”发挥着校园安全阀的重要功能,自2016年至今,“树洞君”共预警校园心理危机事件5起,疏解较严重不良情绪89起,转介线下心理咨询服务13人次,接收学生树洞投稿信息6万余条,特别在疫情期间校园闭环管理情况下,为学生树立了校园安全稳定的心理健康屏障。
心理自助平台主要包括心理测试常模、心理知识科普、心理放松与调适(音乐、阅读、电影等)和情绪自我管理教育。在心理测试方面,平台提供《90项症状清单(SCL-90)》、《归因方式问卷(ASQ)》等自测量表及成人常模、量表各因子及其意义,注明使用注意事项。
心理互助平台包括秘密树洞、表白墙,打通学生心理倾诉、心理疏导、互助通道,缓解心理压力。将学生来稿分类别、分专题、匿名化进行定期推送,目前已推送表白墙58期、树洞君悄悄话109期、暖心故事特辑24期、清明节特辑7期,开通“留声机”功能,举办“线上文本心理剧”3期,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心理援助平台包括文本心理咨询与心理疗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可选择“树洞君”平台在线咨询或心语邮件咨询,心理服务团队中具有心理学教育背景和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成员轮流值班,为学生进行“云端”文本心理咨询。
三、“四创”创延展性情感空间
(一)创新运营思维提升传播成效
(二)创新环形作用模式打破信息孤岛
案例云倾诉平台“树洞君”育人创新案例将心理咨询信息交互文本进行数据清洗,形成《心语简报》,利用平台单向隐匿性特征直接定位到学生身份信息,最大程度上缩短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时差,最大程度减少网络隐匿性带来的学生定位误差,“树洞君”网络心理健康育人平台的“单向透光”既能保证学生倾诉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另平台后外管理者数据透明。
“树洞君”将心理咨询信息还可反向指导平台建设及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形成环形作用模式,“双螺旋”数据交互通道相辅相成,推挽发力,打破学生心理文本信息孤岛,实现心理数据流量的集约统筹,为心理情感分析注入澎湃动能。
(三)创新育人合力促全员全方位育人育心
将开展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力量,即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业助人者)、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半专业助人者)、朋辈队伍(非专业助人者)等形成教育合力,各自发挥所长形成合力。专业助人者完成科学有效的心理专业咨询服务和心理建模,半专业助人者维护运营心理自助与心理互助功能、发挥新媒体育人特长,非专业助人者依托平台积极网络互动、达成朋辈育人成效。三大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在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之下各自在育心体系中找准定位、找到价值、找好抓手,促进全员育人育心、全方位育人育心局面的形成。
(四)创新文本咨询技能支持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的文本信息作为心理咨询及分析中鲜活的“一手”资料,为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心理概念的描述、解释和预测研宄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语言探索和词频统计被广泛用于探索语言使用的心理意义,情感倾向分析能够自动化挖掘文本的情感态度。“树洞君”服务团队运用百度情感倾向分析、基于依存句法和情感词典的情感倾向分析,两种算法自动化计算分析咨询服务教师和咨询学生的语言风格匹配及情感相似性与咨询过程之间的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探索咨询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咨询服务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语特点,更直观地理解学生个体以及两人的互动关系,同时促进咨询服务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提升咨询服务水准。
四、意义和实施成果
通过“树洞君”网络工具载体,构建的“三助四创”育心体系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具备六大功能:自助互助、信息反馈、预防预警、咨询服务、心理测评、心理调适,实现线上线下相联动,形成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共同体;立足隐形宣传和显性教育相结合,注重引导非教导、多用软文非教条、加后台强管理形成单向匿名化网络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