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我担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时,举办了“文化中国走进东盟”大型活动。我率领70多人的代表团出访东盟多国,首站即定在泰国。代表团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图书展示等活动,让泰国民众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文化魅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山东歌舞团演奏由泰国先王普密蓬作曲的《雨丝》时,泰国观众激动得热泪盈眶。泰国人民对普密蓬国王的那份真挚感情,令代表团全体成员动容。
2019年3月,我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宋卡总领事,带着中国人民对泰南人民的情谊,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中泰是传统友好邻邦,政治互信深厚,就国际和地区问题长期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近年来,中泰高层往来密切,习近平主席向哇集拉隆功国王致加冕贺电,向诗琳通公主颁授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李克强总理赴泰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泰国进行正式访问,泰国总理巴育等领导人多次率团访华,彰显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发展的战略引领与直接推动,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新的更大发展机遇。作为总领事,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同时也充满信心。
自上任以来,我访问了泰南许多地方,举办和出席了上百场活动,当地民众传递出的乐观、热情、开放、包容深深感染着我,让我真切地感到,中泰友好的基石,在于两国民相亲,心相通。
——民相亲,心相通,源于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中国渔船就曾到过泰国,拉开了两国交往的序幕。公元10世纪左右,两国商贸往来愈发密切。到12世纪时,华人开始到泰国定居。此后,中泰两国官方和民间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带动了贸易的大发展、文化的大交融。以泰国传统九皇斋节为例,泰国民众循礼要白衣素食,修身养性,而在中国的广东、云南、河北等省,也有类似的风俗礼仪。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推动中泰两国在互通有无中实现了繁荣兴盛,在交流互鉴中绽放了灿烂文明。
——民相亲,心相通,闪耀着命运与共的时代光芒。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泰两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生动诠释了两国风雨同舟的真挚情谊。我不会忘记,在武汉疫情最为严重之时,泰南于2月14日举办驰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募捐大会,从耄耋老人到黄牙稚子,都为中国献上浓浓爱心,很多小学生掏出零用钱,还画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简笔画,予武汉以坚定支持。我不会忘记,5月29日,在泰南全力抗疫之际,我馆向宋卡府和泰南十四府联合救灾机构转赠武汉市人民政府捐赠的抗疫物资,这批物资寄托了武汉人民对泰南人民的感恩之情,承载了武汉人民对泰南人民早日战胜疫情的美好祝福。患难见真情,在彼此抗疫艰难时刻,中泰两国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对方最宝贵支持,这是“中泰一家亲”的真实写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注脚。
当前百年大疫和百年变局不期而遇、叠加共振,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风险挑战,中国砥砺奋进,御风前行,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第三季度增长4.9%。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调高至2%和1.9%。多家权威国际机构预测中国将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个日益开放与发展的中国将为包括泰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创造广阔的发展机遇,为“后疫情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愿同泰方共同努力,继续秉持和睦共处、包容共济、合作共赢的原则,为新时代中泰关系添砖加瓦,让两国民相亲、心相通的真挚情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