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宛城区检察之声》栏目,我们邀请宛城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刘涛走进节目,给听众朋友讲解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这个词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能很多人生活中都遇到过,比如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短信诈骗、中奖诈骗等等。所谓电信诈骗套路深,学好知识好防身。下面我就目前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几种电信诈骗,具体讲一下电信诈骗的犯罪手法、特征以及如何防范,希望我们的听众朋友们能够熟悉诈骗套路,准确识别诈骗分子,避免上当受骗。
一、诈骗手段——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信诈骗
(一)冒充特定身份人员的诈骗
诈骗手法:
1、自称公安局、银行、快递员等,然后准确报出你的资料,引起你的注意;
3、一定会想尽一切借口让你把钱转到安全账号,这个是关键;
4、为了诈骗顺利,会让你到宾馆开房或者到没人的地方,并且高度保密,不能联系亲人朋友;
防范指南:
3、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二)网购退款诈骗
3、打开链接后,是虚假退款网站,要求输入银行账号、密码;
4、最后一步也是关键,套取验证码,完成诈骗。
防范指南
1、网购一定要在正规的购物平台上;
2、淘宝退款要通过淘宝平台、旺旺、客服操作;
3、外部链接不要点,不输入任何个人信息;
4、最重要一点,谁要验证码都不能给。
(三)网络兼职诈骗
2、淘宝刷单:在网上发布刷单兼职信息,承诺帮淘宝店家刷单,返现挣钱;不走淘宝交易渠道,而是直接扫码完成交易;通常第一单会返现成功,后面刷的单就会被骗。
(四)钓鱼网站诈骗
2、短信内容正规,里面有网址,其实是钓鱼网站;
进钓鱼网站后会被诱导输入账号、密码信息,完成被骗。
对于不明来历的链接,一定不要轻易去打开。
(五)猜猜我是谁
2、让存手机号码或者约第二天见面;
3、见面前,找各种理由借钱转账,以冒充领导或帮忙办事、临时救急的居多。
1、随便说一个不认识的人,如果他答应下来,就是骗子;
2、借钱、转账,一定要通过熟知的号码确定或者当面确认。
以上这种种诈骗手段,对人们心理的利用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贪、怕、慌、缺、善五类,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
贪:利用被害人贪小便宜或者满足虚荣心的心理,如娱乐节目中奖诈骗、低价购物诈骗、办理信用卡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校园贷美容贷诈骗等。
怕:利用被害人胆小怕事的心理,如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PS不雅图片诈骗等。
慌:利用被害人遇事慌张的心理,如虚构亲人手术、车祸需要转账诈骗、银行卡被ATM机堵吞后诈骗等。
缺:利用被害人感情空虚或急需资金的心理,如感情恋爱诈骗、网络贷款无需担保诈骗、消除征信不良记录诈骗等。
二、易骗群体——中青老全面覆盖
2、学生群体,近年来诈骗分子又将魔爪伸向了在校大学生,网络兼职淘宝刷单诈骗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虚荣心攀比心作祟,消费远远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结果落入了诈骗分子的圈套;有的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弱、法律维权意识不强。这些违法犯罪给学生的心理、精神造成极大伤害,一些学生因此辍学,个别甚至自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在上述这些中招的受害者中,不乏高学历人士,也有公务员也曾经上当受骗,向这些诈骗分子汇过款。所以,对于电信诈骗,我们要重视起来,无论你认为自己社会阅历有多丰富,认为自己智商还是学历有多高,如果不能及时了解一些防范知识,很容易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三、典型案例
冒充企业领导指示诈骗
下面讲一下我办理过的一个案例。
让你“越借越穷”的网络贷款诈骗
杨某签完合同后发给李某某,李某某称需要先缴纳两万元的保证金,等到贷款审批下来之后这两万元就直接打入杨某个人账户。杨某就用手机银行往对方提供的中国工商银行的账号上转账两万元。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投资
陈某哪里会想到,此时的她正在跌入犯罪分子布下的温柔陷阱。
张某某告诉陈某有一个叫什么什么的彩票App,自己有内幕,可操作赌博网站漏洞,能带她一起赚钱,并展示了自己在线下注的“成果”。在张某某的不断劝说下,陈某于2019年12月5日至13日期间,给该App客服提供的五张银行卡中累计转账20余万元,随后张某某和客服均失联,这个彩票App也打不开,陈某此时才意识到被骗了。
这些都是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警时说起被骗经过都懊悔不已,苦苦哀求公安机关能够尽快抓到犯罪分子,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可是,追回被骗款项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四、为何电信诈骗事先防范胜于事后打击
此外,诈骗团伙为了逃避打击,基本上都是采取跨区域甚至跨国犯罪,这给电信诈骗的侦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因为涉及跨地域甚至跨国,警方在开展侦查工作时也会涉及跨地域和跨国警务合作的问题,此类案件的犯罪侦查工作极具专业性,案件侦查具有一定难度。
有些案件,即使抓到了诈骗分子,这些人可能早已将所骗钱财挥霍一空,根本无力偿还,让他再去退还受害者更是不可能。甚至现实中出现过很多二次受骗,犯罪嫌疑人以能帮助受害人追回钱款为诱饵,要求受害人缴纳所谓的活动好处费,导致受害人雪上加霜。
所以,通过办理此类案件,只有事前防范以免上当受骗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事前防范永远胜于事后的补救。
五、防范电信诈骗,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克服“贪利”思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份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无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易去相信,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消费,不能为了追求享乐、追求物质导致因拜金和攀比心理落入犯罪分子陷阱。
(二)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将家庭、个人资料泄露他人
(三)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不轻信所谓的破财消灾
在这里我也想特别提醒听众朋友们,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也是电信诈骗分子不会错过的作案机会,他们可能会冒充店家客服以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加倍赔付或者其他理由,让消费者信以为真,填写对方发送的二维码信息,使消费者手机银行卡支付验证码暴露,让血汗钱不翼而飞。这些陷阱防不胜防,需要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希望大家听完本期的节目后,能积极参与反电信诈骗法制宣传,多了解电信诈骗各种手段花样,多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普及电信诈骗的有关知识和现实案例,增加法律知识,这不仅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为共同打击电信诈骗做贡献!